APP下载

营造“深入浅出”式园林景观

2017-07-09林正年李娜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8期
关键词:风格主题园林景观

林正年+李娜

摘 要: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社会、城市、人群对城市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对城市基本建设,还是对城市配套设施,还有对城市园林景观的需求和配备也越来越高。

高速的城市进程、紧张的生活节奏,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从心底渴求更多的公共空间,渴求更多的公共园林景观和私享的微型园林景观。对于现代城市采用的多种园林景观风格和表达的内容,随着人们从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的提高,对城市园林景观的高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出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多样园林景观形态,但是无论采取哪种风格形态的园林景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感受到、认知到园林景观,更多的去体会放松、休憩、运动等功能,所以作为园林景观从业者,一定要从最基本、人性化入手,打造一种“深入浅出”式园林景观。

关键词:营造;园林景观;风格;园林要素;主题

所谓园林景观,就是在一定的地域或区域内,运用设计、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对自然、人工各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小品等)进行巧妙的结合,并伴有对地形进行一定的改造(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小品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结合休憩、认知、活动、聚散等多种功能的一个空间或是对某地区进行的环境改造的优美公共空间。

园林景观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优美公共空间的营造,是对原有自然因素的改造,同时结合艺术和工程手段处理的人工因素而营造的公共空间,并最终让人们去感受、去认知、去触摸、去享受优美园林景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符合人性化特征,园林设计以意立景,已景生情,要能引起人们的审美之感,要让人触景生情,使人与景交融。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园林设计要考虑地理位置和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基础上,做到以人为本,立意紧扣主题,同时要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同时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所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总而言之,园林景观的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让人能够感受、认识并且使用其优美宜人的功能空间。

现阶段园林景观的有多样的风格和展现形态,同时也表达出不同的取义。尤其是现阶段的城市园林景观形式丰富多样,有中国古典园林、现代中式园林、日式园林、现代园林、英式园林、地中海风格、德国园林等,这些不同风格的园林通过特性园林要素进行展现,并且配合项目主题、建筑风格等要求进行设计,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园林景观。

超速的城市建设以及一大波的抄袭,不但让整个城市建设、社区建设走向了误区,也导致了现阶段园林景观发展暴露出更多的诟病,同时在发展和研究方向上也表现出错误导向。而这些错误导向和没有思考的抄袭,使得原本有着内涵和表达意义的园林景观变成了粗制滥造、毫无内容的复制品,抑或是各种园林要素的堆砌品,偶有项目想要展现有良好的立意和展现主题,但是又出现了各种让人莫可名状或是无法进行理解的园林景观。

在房地产开发的前几年里,所谓的地中海风情社区泛滥成灾,全国各地所有的社区都是一个样子,项目的园林景观也是相互抄袭的地中海风情,各种暖色材质的使用,陶罐小品的摆放,各种水景的堆砌,甚至不合时宜的异地花木种植,没有表达的主题,没有园林景观存在的意义,只是简单粗暴的附和所谓的设计风格。这也正是现阶段园林景观发展的弊病,无谓的园林成本高投入、园林小品的随意堆砌、各种花草苗木的高密度种植等,完全忽略了园林景观的内涵,更是不理睬園林景观要素的合理使用,比如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将南方树种直接栽植到北方,无视地域性、经济性、景观性,只是为了简单满足现代都市人群对绿色和园林景观的渴望。

那么什么是“深入浅出”式园林景观?我认为无论是中国园林、西方园林,或是其它各种园林景观风格,都要从自然要素和人群为基础着手,通过设计、工程技术手段,营造出一种有内涵、有主题、有意义的园林景观,同时这种理念服务于人群并且能够被大众所能广泛认知和轻松理解的园林景观,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能够很“浅显”的认识有“深意”的园林景观,既是“深入浅出”式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的类型按照取景的主题可分为5种类型:地形主题、植物主题、建筑景物主题、景饰小品主题以及人文典故主题。下面就这五种主题进行介绍。

地形主题:地形是园林景观的基础,指之然姐的平地、土丘、丘陵、山峦、山峰、河湖、凹地、峡谷及人工创造的各种地形,能反映出不同的风景主题。平原、平坦地势、宽阔的湖面给人开阔空旷的感受;山体的雄壮秀丽险峻奇特;溪流的多变幽深等,都可以贯穿于园林景观,用来创造不同的空间,成为园景的表现主题。

植物主题:植物是园林的毛发,是园林环境美的主题,具有显著观赏特点的园林植物,以树形、颜色、高度形成不同的群体、单体、季相等风景主题。如以种类取胜的牡丹园、芍药园等,以季相为主的枫林,再如以植物特性产生比拟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三友园等。

建筑景物主题:建筑是园林的眉目,在园林中起点缀、点题、控制等作用,利用建筑的风格和位置组合关系表现出园林主题。例如,同一格式的建筑,可以从材料、外观造型等体现一个的园林主题;利用建筑位置创造良好的观景点,形成景观或景点主题;利用建筑组合形成园中园,可表达造景意图,创造出建筑景观主题。

景饰小品主题:园林中的雕塑作品、水池喷泉、山石小品、图腾华表、花坛瓶饰、造型灯具等,常具有画龙点睛、出奇制胜的景观效果。在现代园林中,常作为某个局部环境的“亮点”,而成为观赏的焦点。

人文典故主题:用历史人物典故作园林主题,可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产生深远意义。用历史事件做园林主题,可以产生纪念意义,通过游园可使游人缅怀、了解文化历史,达到教育、科普、爱国宣传等目的,如延安的红军驻地景观、美国二战纪念公园等。人物主题,以名人为中心介绍生平事迹的展示来使游人了解名人,了解相关文化等。如杜甫草堂纪念诗人杜甫及其大量诗篇,兰亭展示书法家王羲之以诗会友、曲水流觞而成兰亭集序故事等。

园林景观的主题不局限于单一主题,有时由多种主题集合而成。无论是哪种园林景观主题,都能够将项目特色进行体现,同时也要能够让人能够体会到这种主题含义,就像迪士尼公园的童真、童趣,又如方特公园的冒险刺激以及身临其境,也可以像郑州碧沙岗公园的纪念缅怀敬仰,又或是美国二战主题公园的安静肃穆,又犹如中国园林“三友园”通过简单的三种主题植物让人感受那种文化气息,或是通过沙漠植物的营造来感受那种生活氛围。通过这些有“深意”主题的展现,让人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浅显易懂”的园林景观,这就是做“深入浅出”式园林景观的目的所在。

作为园林景观从业者,一定要注重对园林景观历史、地域文化、园林要素、地理文化、人文文化、环境特点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总结,从中能够总结各种园林景观主题,能够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工程营造过程时,做到有主题、有内涵、有意义、有情趣,同时让游览和使用人群能够轻松的了解、感受和认知园林景观主题,真正做到园林景观营造的本意,做出“深入浅出”式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征.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62.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6]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7]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风格主题园林景观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