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诊改

2017-07-09刘磊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8期
关键词:岗位需求情景模拟调研

刘磊

摘 要: 《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本文从该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序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诊断,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地方物流产业用人需求,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诊改方案。

关键词: 调研;实践;岗位需求;情景模拟

采购与供应管理岗位是物流企业核心技能岗位,在物流管理岗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工作,对个人能力的锻炼和长远发展都非常重要,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的腾飞,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加入到采购与供应管理工作中来,高职对培养这一岗位人才也肩负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迫切地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岗位需求,进行新一轮课程诊改。

一、《采购与供应管理》设置的必要性

1.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市2011即颁布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襄阳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未来5-10年,襄阳应把现代物流作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把我市建设成为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运转的全国性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截止目前,襄阳市物流企业达到1000多家,其中省级重点物流企业51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59家(5A级2家、4A级35家、3A级17家、2A级5家)。进入2017年,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湖北自贸区共设武汉、宜昌、襄阳三个片区,其中襄阳片区面积21.99平方公里,位于高新区范围内,东起奔驰路、东风汽车大道与希望路,南至新城路,西至平行焦柳铁路的规划道路和名城路,北至机场路和平行汉十高速的规划道路,选址内包括襄阳保税物流中心、铁路物流基地以及东风股份、康明斯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自贸区建设发展为地区物流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物流行业关键岗位的采购及供应岗位还有大量的缺口。

2.专业工作的需要,与就业对接

随着我国外向型服务 经济产业的迅速扩张,面对物流市场國际化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不仅对我国从事采购管理业务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降低物流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水平,因而科学采购、强化管理、严格控制物流成本既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高低,也成为物流企业运营与管理的首要任务。

3.课程定位

《采购与供应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采购与供应管理岗位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通过课程教学,要掌握采购计划的编制规范,选择与管理供应商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制订采购谈判方案,正确拟定采购合同,审核确认采购合同。

4.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采购对象的价值和伴随的机会与风险编制采购计划;

2)能够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科学管理;

3)能够根据企业的采购需求先把相应的采购方式,并能运用降低采购成本 的方法与供应商进行谈判;

4)能够对采购流程进行合理管理,并进行简单的采购业务操作;

5)能够正确拟定采购合同,对已拟定的的采购合同进行审核确认。

(2)知识目标

1)理解采购及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了解采购基本流程;

3)掌握采购对象的细分方法和规格说明方法;

4)掌握企业常用的采购方式及各种方式通常适用的采购对象;

5) 熟悉常用的采购部门设立原则及方式,掌握采购部门及采购人员的职责;

6)采购采购申请步骤与方法;

7)掌握供应价格分析方法及降低采购成本 的方法;

8)掌握供就商的评估与选择方法;

9)理解招标采购流程,掌握招标采购方法;

10)学会MRP采购方法;

11)掌握库存控制方法;

12)理解JIT采购内容与方法;

13)理解供就链采购概念,掌握供应链采购的实施条件;

14)理解电子商务采购的步骤与方法;

15)掌握采购谈判技巧,学会采购谈判的组织与管理。

(3)态度目标

1)依法采购的法制观念,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保守秘密、勤奋敬业、谨慎细致、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的职业态度;

3)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和良好心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关于沟通与表达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序化

在对物流行业和相关企业进行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行业企业的实践型专家、课程专家和教学一线教师,调研已毕业学生在采购供应管理岗位工作的技能要求及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研讨和论证,内容选取遵循一个主要原则是依据采购部门所需岗位的工作任务的业务流程。

将课程划分为多个任务功能模块,每一个模块包括若干案例及任务。案例涵盖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完成从散点知识到知识整体性的转化。任务设计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突出业务岗位技能的训练。

选取了三大任务情景(采购与供应管理认知、采购业务流程、先进采购技术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根据物流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岗位技能需求调研结果,又将采购业务流程确定为三大任务情景中的核心工作任务,包含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与管理供应商、采购谈判、采购合同拟定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不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兼容并包,使之更加适合当前教学的需要。

1.将高职教材与助理采购师资格培训教材组合使用,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专业性;任课教师要与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充分联系沟通协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采购及供应岗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积极关注反馈效果,实现理论知识与实中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此外,教师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培训,引入行业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技能标准,鼓励研究室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编制适合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需求的特色校本教材。

2.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紧扣职业能力需求,以任务驱动为中心,以理论教学指导与企业实训为基本点,不断创新,有效实现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在情景模拟过程中,鼓励学生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岗位进行角色扮演,并完成对应的岗位工作,通过填写供应商资料卡片、编制采购计划等实践活动反复锻炼采购与供应基础技能水平,通过輪岗模拟操作提升学生对岗位体系的认知,加深课程整体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扮演结果进行检验修改,使教学与实际岗位相贴近。

4.注重网络教学的使用,比如引导学生关注海关微博等,将知识技能制作成微视频,将课堂讲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回顾。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改革更加注重过程的考核,特别是实践能力的测评,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结果综合评价,使考核的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课程教学效果。

1.以平时操作成绩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占平时成绩的60%,其他的考勤和作业各占平时成绩的40%。

操作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课程操作演示,一部分是专项实践操作。课程操作演示,是对所学操作知识的课堂巩固,区别于理论知识的作业练习; 专项实践操作则是专题实践操作部分,如以“供应商选择方法”为题的专题实践操作,通过确定实训目标任务,以学生分组操作的方式,对给定的2-3家供应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详细记录分析过程,并结合过程分析给出相应结果。

2.期末考试仍以书面理论考试的形式来考核,但这些理论全部是围绕与岗位操作相关的知识点内容来考核,针对性强,并且考试题型丰富、灵活多样,这也是另外一种对学生掌握程度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骆建文,《采购与供应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4月.

[2]郑成武,刘敬严,《采购与供应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3]曾益坤,《采购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5 月.

猜你喜欢

岗位需求情景模拟调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Materials Studio软件在材料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情景模拟在“公共关系学”礼仪与技巧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效果的探讨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