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防雷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2017-07-09黄朝善李勇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8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

黄朝善+李勇

摘要:本文分析了校园普通存在的防雷安全主要隐患和原因,提出了相关技术措施和预防对策,以便为学校完善校园防雷设施和强化其防雷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防雷 隐患分析 防范对策

引 言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雷电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陡增,校园的雷击事故也屡见不鲜,典型的“07.5.23”重庆市开县某小学雷击事件,就造成了7名学生死亡、39人受伤的惨剧,让人触目惊心。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剖析当前校园防雷安全工作存在的隐患及原因,深入研究校园防雷技术措施和预防雷灾对策,以彻底消除校园雷灾隐患,保障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1 校园防雷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

1.1直击雷防护存在的普遍问题

(1)建筑物没有安装防雷装置。这些建筑大多为二层以下的校舍、食堂、厕所、传达室、运动场看台等,有的为旧时建筑;

(2)防雷接闪器不符合规范要求。校舍维修及防雷装置日久缺乏维护等原因,造成接闪器倒伏、断裂、锈蚀严重,避雷带支柱脱落;接闪器材料规格偏小;楼顶不同高处接闪器布设不完整;楼顶上架设的天线、热水器、空调外机或广告架等金属构件未采取有效防雷措施或没有与防雷装置连接;

(3)建筑物设有接闪器,但无引下线,易成引雷祸端;引下线间距过大或敷设部位不符合要求;引下线材料规格偏小、腐蚀严重甚至锈断;

(4)接地电阻值不符要求。金属屏蔽管、配电柜的PE和金属构件等未作接地连接,或虽已连接但阻值超标;

(5)运动操场等开阔地带未受雷电防护装置有效保护;

(6)旗杆未可靠接地,未设置警示牌等。

1.2内部系统防雷存在的普遍问题

(1)电源总配电柜、机房配电箱没有安装SPD或安装的SPD已损坏。

(2)防雷电流感应、防雷电波侵入措施薄弱。架空线缆、各类弱电进线未作埋地、屏蔽措施,线缆缠绕在防雷接闪器部位;

(3)配电箱、机房、多媒体教室、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等设备未接地;消防管等金属构件未作等电位连接;

(4)计算机房设置在顶楼,或计算机房设备未作等电位连接、防静电地板没有接地措施等。

2 校园防雷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分析当前中小学校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2.1对校园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学校对防雷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防雷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雷电防御知识普及宣传缺乏。

2.2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制和具体措施不到位

防雷安全管理责任制不健全,具体责任部门和防雷安全管理人员不明确,许多学校没有建立防雷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年度检测等防雷安全制度和防雷应急预案,防雷安全未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范畴,未建立相关工作档案。

2.3旧校舍雷电防护设施没有实施有效改造

学校建校历史普遍较悠久,旧校舍的防雷设施相对不完善,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造;有些实施了改造,但设计和施工不规范,给校园防雷安全留下隐患。

2.4部分新改建校舍使用前未进行防雷验收

新改建校舍特别是农村、郊区学校存在建造前未经过防雷装置设计技术审查,建成后未经防雷竣工验收就投入了使用。

3 校园防雷安全防御的具体对策

针对校园防雷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问题和原因,为完善校园防雷设施、强化防雷安全工作,应采取科学的防雷技术措施和预防对策。

3.1进一步提高校园防雷安全重要性认识

校园的防雷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要高度重视,认清校园防雷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提高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校园防雷安全万无一失。

3.2建立健全校园防雷安全工作责任制

(1)学校要建立健全防雷安全责任制度,完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落实责任部门和防雷安全管理人员,建立防雷安全工作档案;

(2)各级教育和防雷安全监管部门要履行好对校园防雷安全的监管职责,强化防雷安全常态化检查,督促学校将防雷安全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范畴,落实好各项防雷安全措施。

3.3抓好校园防雷安全隐患的整改实施

要在排查检测鉴定的基础上,把校园防雷安全隐患整治纳入校舍安全工程改造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和施工,防雷技术措施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1)外部防雷技术措施:

①校园各类建(构)筑物应安装避雷带或避雷针,其布设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以有效保护建(构)筑物;

②引下线宜均匀对称布设,间距、材料规格、敷设部位要符合要求;明敷引下线应牢固、平整,且远离人员活动区域,距地面上方1.8 米部分设绝缘保护层,设置警示牌;

③接地装置应完备,接地阻值符合相关要求;

④楼顶架设的金属构件应作可靠接地,接地阻值宜≤10Ω;

⑤有线广播、信号网线、电话线等线路不能缠绕在防雷接闪器部位;

⑥运动操场等开阔地带应受周边建筑物防雷接闪器的有效保护,未处于保护范围内的,应增设避雷线或避雷针;

⑦旗杆、路灯桅杆要按要求进行可靠接地,旗手站立处应放置木板、胶皮等绝缘脚垫,并设置警示牌。

(2)内部防雷技术措施:

①架空电缆线、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套管不少于15m埋地进入,进入端要作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保护接地;

②电源总配房、机房配电箱应安装相应规格SPD;有电化教室的楼层需安装两级SPD,设备要作保护接地;

③卫星接收装置、信息网络接口、交换机等端口处应安装信号SPD;

④教学楼金属楼梯扶手、消防管及室内金属构件等应作可靠等电位连接或与防雷装置连接;

⑤计算机房应考虑设置在中间楼层,设备应做好等电位连接;静电地板要多点接地。

3.4强化校园防雷安全的源头管理

(1)新改扩建项目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新建校舍的防雷装置设计需经技术审查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开工;校舍完工后,应进行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机构实施防雷装置检测。

3.5切实落实防雷设施日常维护与定期检测

(1)加强校园防雷装置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制定常规检查和维护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2)防雷装置实行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测制度,应主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进行年度定期检测;

(3)对年度定期检测中发现的防雷装置安全性能隐患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消除校园雷灾隐患。

3.6推進师生防雷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

(1)加强防雷科普宣传教育,增强师生依法防雷、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提高师生防雷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并不断地推动全社会对科学防雷的认知;

(2)定期组织师生开展雷电灾害防御演练,着力提高应急处置雷击事件的能力。

4 结束语

校园是教书育人、学生聚集的场所,校园安全事关到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建筑物不断增多增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校园雷灾隐患也随之增加,防雷安全工作越显重要。因此各学校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雷电,增强综合防雷能力,确保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12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防范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走出去”政治风险研究
应收账款审计风险浅议
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