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7-09袁奕
袁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趋势与定局,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妥善解决企业生存危机是重中之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多环节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就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准确的研究与分析。本文着重阐述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涵,并对影响经济效益提高的问题与阻碍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献出一份力。
关键词:企业发展;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前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一个企业的盈利亏损不再是其企业自身的问题,也往往影响到对其进行投资的社会群体。因此企业的盈利水准近年来备受社会大众的关注。当前业界公认的影响企业盈利的因素主要有生产、成本、员工构成等几个部分构成。想要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首先要扫除制约其顺利发展的问题。为此要尽可能提高生产总值、降低生产成本、精兵简政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1.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过程中存在的阻碍与问题
1.1由于主客观原因,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总值受限
企业能否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一是企业的整体管理制度是否优化得当,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客观因素;其次是企业内部员工是否活跃,是否有广泛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观因素。只有在主客观原因都被解决的情况下,企业才有提高效益,突破自我的可能性。当前企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想要节约成本,可以从薪资、待遇上入手,通过节流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其实这是错的,在企业对员工吝啬的同时,员工的思想也会发生转变,进而出现磨洋工、靠时间的现象。这样反而无法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又损害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偿失。其次企业的客观原因影响也十分重大,在管理体制、日常生产流程显失科学化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员工翘班、“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及时,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导致盈利始终无法有质的提高。
1.2生产方式较为粗放,成本较高
一直以来我国各企业都延续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即注重生产总量,忽略了其中的附加值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生产方式确实有它的优势:它能够保证产品的大量生产,供给能力强。但时间一长,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还是很多的。首先单纯注重生产总量必然导致生产细节不到位,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水准没有保证。其次生产效率会因此得不到保障,较为粗放的生产模式会使得原料大量被浪费,员工没有节约意识,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再加上产品质量不过关,在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分割中难以占据有利位置。生产过程千篇一律,不懂得创新的意义与价值,对产品的更新考究不足,长此以往,无法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必然导致竞争中的失败。
1.3企业员工素质良莠不齐,有待提高。
企业员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石与根本,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盈利水平。当前很多生产企业的基层员工都是从各乡镇地方招录,或是各大专科学校毕业学生。他们大多未能接受较为良好的教育,专业技术水平也不算过硬。这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与不便。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总需要及時更新技术,引进最新的生产设备,在新技术、新设备的设计使用中,这些员工不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在短期内无法将知识储备转化为生产能力。当前企业员工大多要应对计算机、网络媒体,很多员工没有经验,不懂得如何去学习运用相关技术,难以满足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在信息化时代,员工的素质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模式、管理机制,长久之下,必然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以不利影响,需要特别重视。
2.解决相应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2.1改革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改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总值
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盈利水平,必然要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整改。首先从主观上讲,企业要通过薪资调整、待遇提高等方式直接或间接的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要使企业更具有亲和力,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减少枯燥乏味。其次要增加员工福利,从侧面照顾企业员工的饮食起居。在客观上要积极改革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以生产效率与质量作为评判标准,从而对员工的生产经营能力进行评估,进行划分,一改以往“干多干少都一样”的观念。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对偷奸耍滑的行为严加防范。从以上方式提高生产总值。可以试着招录优秀的管理学人才,对有特殊才能的人员及时任免,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在管理方面的天赋,从而为企业内部正常的运行与管理机制提供帮助。
2.2改粗放式生产方式,推行集约化的产品生产模式
当今时代是知识与科技迸发的时代,不懂得运用知识科技的企业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为此,生产企业要学会与时俱进,适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要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学习,动手使用新设备,从而提高对设备技术的掌握。要一改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在成本消耗上要有显著提升,对于生产原料进行宏观与微观的联合把控,从而减少原料的使用。对于新设备要组织员工进行参观学习,及时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快速启用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推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构建生产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加强与各零售网点、销售地区的沟通与交流,形成长效增长机制,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构建商品区,形成规模化效益,从而打开市场,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加强产品科研,从产品本身进行考虑,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得消费者愿意购买、放心购买。要注重企业形象的维护与宣传,加大宣传投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成为声誉良好、品质优秀的生产企业而努力。
2.3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要组织生产一线的员工进行定期的组织教育、技术学习,从而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新资讯、新技术。要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的素质水平,对有必要的,可以推行夜校教育,适当调整生产工作与学习的规划,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避免鼠目寸光、得不偿失。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掌握可以邀请相关厂家的技术人员开展专业讲解与交流,使得员工能够及时了解最新技术,在实践中有的放矢。对于较为聪慧的员工可以组织其到其他企业进行交换学习,增强其对于企业生产的理解与认同。对有特殊才能、极具发展潜力的员工可以特殊对待、特殊管理,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成为企业生产的基石。
结语:
企业效益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想要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就要从其运行发展的多方面进行考虑与研究,企业如何能够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如何能够提升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水平都是企业要思考的问题。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与根本,要从各方面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使得企业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只有形成融洽的氛围才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水准的提高。笔者多年从事相关工作,对企业生产方式较为了解,希望该文能够对促进企业发展有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敏,刘胜,王永锋.基于粗糙集的定制企业经济效益灰色分析[J].机械,2012,39(3).
[2]吴秀敏,严莉.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四川、河南两省80家企业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