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2017-07-09王君华钱淼华
王君华+钱淼华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日益突显的人际交往问题及其特点、遇到的困惑及其应对方法,旨在对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43-02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交流、情感与心理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反映着人们为了满足个人和团体的需要,所进行的心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1]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满足精神的需求,有益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处于压抑和紧张的状态,精神方面相对孤寂,会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我们正处于渴求人际交往、渴求被理解和被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
2 人际交往的心理发展阶段
根据欧文阿特曼和达尔马斯泰勒的社会渗透理论,从人际交往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定向阶段。即交往双方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在这个阶段中,由开始时的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可以映射出交往者的兴趣特征、心理特点和某种需要倾向。
第二,情感探索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沟通和探索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发展。在这个阶段中,交往双方开始角色性的接触,如打招呼、聊天、学习和生活上的互相帮助。
第三,情感交流阶段。即由角色性的接触,向建立在基本信任基础上的较深情感的卷入。在此阶段,双方会谈论一些私人性的问题,讨论各自家中的情况,诉说烦恼和分享快乐。
第四,稳定交往阶段。即交往双方由于逐渐接触,彼此的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从而进入稳定交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更深更广,心理距离不断缩小,情感愈发密切,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一定程度的融合和依恋。这标志着人际关系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表现为彼此关心增多,互相分享生活空间包括私人的情感和财物,并且两人一旦分离或发生冲突,交往者会出现牵挂、焦虑和烦躁的情绪。
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困惑
3.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3.1.1 自主性强范围广泛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随着身心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不愿顺从别人,希望独立自主,喜欢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性格。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更加广泛的特点。
3.1.2 注重内容,注重形式
大学生校内外生活和实践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各具特色,人际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伴随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人际交往的手段日渐多元化。电话,短信,QQ、微信,邮箱、交往的形式越来越多,具有更多的开放和互动。
3.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主要有羞怯心理、猜疑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和自傲心理等。
3.2.1 羞怯心理
羞怯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现象。大学生的羞怯心理包括两个方面:害羞和胆怯。具有羞怯心理的人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在同陌生人或异性的交往中,常常表现为腼腆、动作不自然,严重者表现为脸色绯红、手足冒汗、语无伦次等。有严重羞怯心理的大学生常常怯于交往,经常宅在宿舍里,对交往采取回避态度。
3.2.2 猜疑心理
猜疑表现为总觉得周围的事情与自己有关,对他人言行过于敏感,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猜疑经常导致无中生有,甚至曲解他人善意的言行,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3.2.3 自卑心理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情绪低落,学习效率较低,在困难面前畏葸不前,自我效能感较低,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待人接物过于敏感。
3.2.4 嫉妒心理。
大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将自己与其他同学比较后,发现自己在学习成绩、能力特长、社交活跃程度或者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愤怒、怨恨、羡慕、羞愧等组成的复杂情绪。[2]
3.2.5 自傲心理
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说话不注意分寸和方式,只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容易引起他人的攻击和反感。
4 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应对方法
人际交往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塑造个体的人格,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的应对方法如下:
4.1 克服羞怯心理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培养自信,清除消极的自我暗示,学会肯定自己。其次不要过于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患得患失;最后要学习必要的交往技巧,进行心理训练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能力。
4.2 克服猜疑心理
首先,要培养面对问题时理智处理的能力。其次,要学会客观全面地认知他人和客观事物,不要以短暂的交往经验就做出结论,避免以偏概全。再次,要拓宽胸怀,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隔阂是正常现象,要学会主动与他人沟通。
4.3 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要自尊自爱,正确看待自己,评价自己,欣赏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增强人际吸引力;二是寻求他人帮助,如向心理咨
询师倾诉求助,三是学会自我调控,积极参加活动和运动,逐步培养自信心。
4.4 克服嫉妒心理
一是正确认识嫉妒心理的普遍性,并相信这种情绪可以克服;二是改变认知,见贤思齐,让自己的心胸逐步变得开阔;三是转移注意力,化嫉妒为动力,努力提高自己;四是,学会自我宣泄,找他人开导。
4.5 克服自傲心理
首先,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尊重;其次,要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自我觉察,不断地自我反省;再次,去培养群体意识,在集体的活动中,在他人的交往中,不断融合,不断适应,克服自傲的心理。
总之,大学生想要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需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同时注意提高自身人际魅力。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主編.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2] 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作者简介:王君华(1995-),女,四川人,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钱淼华(1967-),女,湖南隆回人,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处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