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语汇“走马灯”的语义演变与认知分析
2017-07-08袁耀辉
袁耀辉
摘要:以民俗语汇“走马灯”的语义分析为基础,依据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基于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民俗语汇分析模型,识解[(V+N1)+N2]型民俗语汇层级组构模式的认知途径。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folk vocabulary "Zou Ma Deng",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model of autonomous dependen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lk vocabulary based on the metaphor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 By constructing the model of folk vocabulary analysis, the cognitive pathways of [(V + N1) + N2] type folk vocabulary hierarchy structure pattern are construed.
關键词: 民俗语汇;走马灯;语义演变;认知分析
Key words: folk vocabulary;Zou Ma Deng;semantic evolution;cognitiv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240-02
0 引言
“走马灯”最早源于宋代,《汉语大词典》中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指供玩赏的一种花灯,中置一轮,轮周围置纸人纸马等像。轮下燃烛,热气上腾,引起空气对流,使轮转动,纸像随而旋转,又叫马骑灯;二是形容动作忙碌而不断重复。[1]上个世纪以来,“走马灯”在语篇中使用增多,随社会发展产生了新的义项。
1 “走马灯”溯源及语义演变
“走马灯”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发明,本义指一种彩灯。《通俗常言疏证》载:“又范成大《上元节》诗:‘转影骑纵横。自注云:‘马骑灯。”[2]我们据此推定宋代范成大《上元节》诗即《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为“走马灯”最早语源。通过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对“走马灯”进行穷尽式搜索,共查询相关古代语料49例,现代语料262例。古代语料中清代数量最多,包括宋代1例,元代1例,明代8例,清代32例,民国7例。在古代49例语料中,本意条目10例,其余都为引申义:一是强调一个接一个;二是强调空间上相关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转动;三是强调动作不停;四是强调来来回回,表示忙碌;五是强调出现的事物或现象不同。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语义引申的轨迹,即本义指一种彩灯→表示忙碌→强调空间上相关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转动→强调动作不停→强调出现的事物或现象不同→强调一个接一个。而“强调空间上相关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转动”所占比例最大,为57.1%。
现代语料262例“走马灯”中,很多沿用古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但是又有所变化。除本义外,还有其他几个义项:一是强调本义;二是强调空间整体转动;三是强调动作不停;四是强调忙碌;五是强调事物不同;六是强调周而复始;七是指潮州影戏;八是形容职位变动快;九是表示粗略;十是强调短暂出现。所占比例见图1。
通过图1可以看出,“走马灯”的语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义项在原来基础上得到增加,各义项在语料库中所占比例也发生很大变化,本义所占比例相对稳定,强调忙碌和形容职位变动快成为其表意的主体。在现代语料中,有82例义项指称职位或岗位变动时间快,在语义表达色彩上比较一致。例如:①派去的干部人心思走,8年间,有7任县长走马灯似的来去匆匆,最短的只干了8个月。(《1994年报刊精选》)②这里的产品,也像厂长那样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市场报1994年)
上例中“走马灯”全部强调某一事件频繁发生或出现,常用于形容职位变动时间快。但从语用角度进行分析,意义又有所差别。例①通过8年7任县长“人心思走”、“来去匆匆”和“最短的只干了8个月”来暗含县长职位人员频繁更换,具有贬义色彩。例②运用“走马灯”说明“厂长”频繁更换,通过“产品”和“厂长”二者“换了一茬又一茬”这点上的相似性,体现出贬义。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走马灯”除了强调某一事件频繁发生或出现,常用于形容职位变动时间快之外,还还蕴含贬义或讽刺意味,表达论述者一种主观看法。通过现代语料分析,我们发现其中65例含有贬义或讽刺意味,占据该义项总数的79.3%。由此,我们认为将其“强调某一事件频繁发生或出现,常用于形容职位变动时间快”这一义项可以进一步诠释为“强调某一事件频繁发生或出现,常用于形容职位变动时间快,多含有贬义或讽刺意味”,这样就符合“走马灯”语义发展的实际,而不拘于词典的解释。“因此,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3]
2 “走马灯”的认知分析
“走马灯”是由动宾短语“走马”做定语构成[(V+N1)+N2]型定中结构。“走马”一词初见于成书春秋时期的《诗经》。《诗·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4]春秋以降,“走马”一词相继沿用,史书多有记载,如:③天下有道,欲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④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荀子》)⑤行十五里回头望西,见辛长史走马趁来,三对行官遏道走来,遂于土店裹任吃茶许多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上述各例不同时期文献中出现的“走马”主要有两个义项,例③和例④中“走马”表示“善走的马”之意,例⑤表示“驰马,比喻疾驱”。我们以“走马”为关键词通过语料库古代语料查询达500例,反映其在古时较为常见。比较“走马灯”一词所载时间,我们认为“走马”与“灯”组构结合是伴随宋代重视节庆尤其是元宵灯节而产生的。曲彦斌认为“民俗语汇,是指那些反映不同习俗惯制主要特征或民俗事象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俗语,和一些江湖切口、行话、隐语等社会习俗语”[5],“是各种反映了民俗事象或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汇”[6]。“走马灯”反映了宋时民俗节日习俗,作为一个涵化了民俗事项的俗语词,整体结构比较紧密,已经固化单独使用。作为典型的反映传统民俗事项的民俗语汇,“走马灯”一词自宋以来即被纳入俗民文化生活中,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产生新的义项。
“人们基于身体经验体验社会,通过范畴化、意向图示、隐喻、转喻、心智空间等认知世界。对于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通常需要考虑意向(视觉的和非视觉的)、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3]“走马灯”作为一个人们认知事物的概念,在形成过程中认知语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知语法(Langacker,1987)认为,层级性(hierarchy)是人类认知的基础。认知处理包括多个层级,在一个层面一个成分和另一个成分联结为一个复杂的成分。”[7]“走马灯”在形成过程中毫不例外也是在层级基础上形成的,更进一步说是通过认知语法配价关系基础上建立的自主/依存聯结结合而成的,与人们的认知模式密不可分。牛保义(2008)在深入探讨认知语法配价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7]。我们根据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对民俗语汇的认知层级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在其基础上对“走马灯”式民俗语汇建立了如下分析结构模型,见图2。
图2方框A1表示概念自主成分,D1表示概念依存成分,C1表示由A1和D1联结而成的合成结构。A1中小圆圈代表自主成分凸显的侧面或次结构,D1中的小圆圈代表依存成分凸显的图式性次结构。箭头代表阐释关系,用来连接A1和D1两小圆的横线代表凸显的对应关系。上图读作A1和D1、C1和A2为自主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A1凸现出来的侧面和D1的图式性次结构之间的阐释或对应关系以及C1凸现出来的侧面和A2的图式性次结构之间的阐释或对应关系建立起来的。A1和D1联结得到合成结构C1。该合成结构的语义继承了组成部分D1的语义凸显,即把A1看作是D1的一个论元。C1与A2再次联结得到第二个合成结构,即“走马灯”,该结构继承了D1的语义凸显,A2对C1的语义凸显进行阐释,形成更高一层的言语结构。
通过上述以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走马灯”内部结构进行自主依存层级分析模式分析,我们探索对民俗语汇内部组构模型进行语法分析。这一过程中,认知隐喻机制起着主导作用,体现了语言经济性原则。对“走马灯”语义演变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在隐喻机制循环运作中实现丰富的意义表达,由本义向引申义不断延伸,将“原始域将推理类型影射到目的域”[8],“语言的创造性就来自于通过隐喻或转喻等把具体的词语嵌入语言句式中,形成了句式的多义现象(constructional polysemy)”[9]。民俗语汇作为人类认知社会、感知社会的概念形式,产生于民间,基于认知,来源于民众,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人们的体验紧密结合,人们通过隐喻、意象图示等认知模式建立概念,识解外部。通过对民俗词“走马灯”进行分析,尝试性地探讨了与民俗语言密切相关的民俗语汇识解的有关问题,希望这些讨论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撰处.汉语大词典(第10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073.
[2]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0:630.
[3]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4]程俊英.十三经译注:诗经译注[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14.
[5]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83.
[6]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中国社会语言学[M]//曲彦斌.民俗语汇:人类最基本的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民俗语汇”的界定与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1-49.
[7]牛保义.自主/依存联结—认知语法的一种分析模型[M].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8]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9]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J].外语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