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猪热应激反应的综合防制措施

2017-07-08雷磊

新农村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防暑降温圈舍猪只

引言

荣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海拔多介于350~45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主要特点是高温高湿,天气炎热,降雨集中,旱涝交错,特别是在每年的5-10月气温较高且湿度较大,35℃以上的天气经常出现,2006年,2009年和2013年夏季均出现过连续20~30天的,这种天气对养猪业的影响相当大,养殖条件差的养猪场户饲养的生猪极易发生猪热应激反应,如果防范和处置不当,会给养殖场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现代的一些防暑降温技术,针对这种异常天气提出在夏季猪热应激反应的综合措施。

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致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由于我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又加之地貌以丘陵为主的原因,夏季高温高湿引起的热应激反应会给养猪生产带来诸如种公猪性欲低、精液质量差,后备母猪发情延迟、发情率降低,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弱胎或死胎,育肥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抗病能力下降、出栏时间延长等诸多影响。因此,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为确保养殖经济效益,养猪场户应从加强饲养管理、添置降温设施、改善猪舍结构等方面入手,综合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 热应激发生的主要原因

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较厚,汗腺极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缓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猪最不耐热。高温高湿的气温环境可导致猪的热应激,使养猪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

当环境温度超过猪的最适温度范围,猪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时,猪就需要通过呼吸蒸发和体表皮肤辐射散热,或通过减少活动如采食量从而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平衡。当猪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体温平衡时,就会引起机体体温升高,诱发热应激,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严重者将造成猪只死亡。

2 热应激的主要临床表现

猪只发生热应激时大多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饮水量增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发生热性喘气;公猪表现为性欲降低,精子活力降低,数量减少;空怀母猪表现为不规律发情或不发情,甚至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极易流产;经产母猪体温过高,易发生早产、死胎数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降低,泌乳量减少,泌乳期失重明显;仔猪断奶体重轻,成活率低。

3 热应激的主要防控措施

3.1 建立有效的防暑降温条件

根据不同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阶段猪只对环境的适宜温度范围,积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改善猪舍环境条件。

改善猪舍通风条件,在高温高湿的气温环境下,猪的血液循环加快,体表温度升高,及时加强通风能加速热量从体表的散发,有助于散热。可以将猪舍的门、窗全部打开,如果猪舍温度仍偏高,可以安装排风扇,加强通风散热能力。尽量减少热辐射,热辐射除太阳直射产生的以外,还有看不见的红外辐射。为了减少太阳直射和红外辐射,在修建猪舍时可在猪舍周边及圈舍栋与栋之间的空地上种植落叶树木,做到夏天树荫遮阳、冬天圈舍暖和,也可及时加挂遮阳网。增加猪体皮肤蒸发散热,猪虽然汗腺不发达,但可以通过将其体表皮肤淋湿,从而到达蒸发散热的目的。可以在一天最热的时间(下午2~4时),通过安装喷雾设备为猪喷淋降温或用直接用水管为大猪喷水降温。安装“湿帘-风机”降温系统,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可使圈舍内温度降低4~7℃,还有利于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条件的改善,缓解热应激对猪生长的影响。

3.2 保证干净充足的饮水

在高温高湿的盛夏炎热季节,一定要保证猪只有清洁、卫生、充足的饮水,且尽量保持水温清凉。及时的检查圈舍的自动饮水器,特别是自动水嘴是否通畅,保证饮水系统正常供水,水管、水箱加挂遮阳网,避免饮水温度过高。

3.3 保证营养充足的饲料

科学调整饲料配方,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并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适口性。由于猪热应激发生时,机体的代谢加强,对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需求量更高,但采食量下降,氨基酸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反而会下降,进而造成营养缺乏。所以,要适当改善饲料营养浓度,提高1~2%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提高维生素的添加量,在1吨饲料中补充维C150~200克和维E80~100克;育肥猪全价饲料中添加0.2%~0.3%的碳酸氢钠,以中和热应激导致的酸过量,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在饲料中添加具有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如山楂、麦芽、苍术、陈皮、槟榔、六曲、地骨皮、淡竹叶、薄荷、车前草等;种公猪和种母猪还可喂给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以提高猪的采食量和抗应激能力。

3.4 加强管理科学饲养

通过加强加强管理,采用科学饲养方法能有效的降低热应激,合理调整饲喂时间和方式,高温高湿季节喂料应以早晨和晚上气温相对较低时为宜,避免午后的2~3点时间饲喂,饲喂方式以湿拌料为宜,避免饲料干喂;适当降低20~30%的猪群养殖密度,有利于猪只散热;圈舍保持清洁卫生,增加消毒的频率,并及时做好灭蚊灭蝇和灭鼠工作;减少人为应激,免疫和转群应安排在清晨或晚上气温较低时进行,避免突然地改变饲料、饲养人员、圈舍环境等。

通过采取上述综合防控措施,让猪群生长在其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时,猪群就不会因高温高湿的异常天气避免热应激的侵扰,发生热应激反应,以确保猪群的生产性能稳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进而保障养殖效益的提高。

作者简介:雷磊,(1981.8-),男,四川自贡荣县人,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獸医。

作者单位:四川省荣县古文镇畜牧兽医站

猜你喜欢

防暑降温圈舍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夏天除湿邪和防暑降温同等重要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农资人防暑降温,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