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黄瓜降蔓技术

2017-07-08席峙凌

新农村 2017年11期
关键词:瓜蔓日光温室黄瓜

席峙凌

引言

大棚黄瓜栽培一般采用人字架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降蔓式栽培的相关技术。为了克服人字架缺陷,甘肃省岷县开始推广黄瓜降蔓式栽培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解决人字架栽培限制、采收期短、产量增长困难等,产量增长八成以上。

1 黄瓜是瓜类蔬菜中很受消费者欢迎的蔬菜,近年随着我县日光温室的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日光温室黄瓜的生产面积不断扩大,管理水平比较好的产瓜期可达到10个月之久,其蔓长可长到6米多,管理水平一般的产瓜期也能保持6-8个月,蔓长在3-4米,所以黄瓜在生产中要想产瓜期延长,产量稳中有增,就要把好瓜蔓管理,尤其是在把好光、温、水、肥、气、调、控、收等关键的技术环节同时,瓜蔓的管理尤为重要。

最几年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在相同的生产环境条件下,仅仅由于降蔓的高度和功能叶片多少不同,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轻重、以及产量、效益也各不相同。为此,棚户对降蔓提出很多问题,瓜蔓究竟降多高,功能叶片留多少个才算标准,才能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和最大的光合作用,最重要的是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入。

2 生产实践中,发现产量最低,病虫害严重的大多是由管理粗放,降蔓不合理引起的,有些棚户嫌降蔓太麻烦,凭个人想象,认为瓜蔓越低越好,每次降蔓距垄面0.5米左右,一些功能叶片全搭在垄面或垄沟,一是影响通风透光增加病害发生率,日光温室长时间的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导致垄面附近的叶片极易使病菌滋生,从而引起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等病的发生,尤其黄瓜霜霉病短时间内会导致全棚毁灭。二是在行间作业时因降蔓过低后垄面附近的叶片最易受到踩踏损伤,从而影响到光合作用。三是影响病害防治效果,匍匐在垄面的叶片,每当病害发生时,在防治过程中喷洒药物时无法均匀喷洒于叶片正反面,导致病害更加严重,且随着农药喷洒次数的增多,瓜条上的农药残留量增加,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损害。这样就导致有些棚户就将搭在垄面的叶片部分或全部摘除,仅剩7-8片功能叶片,导致严重的营养失衡,落花、化瓜增多,产量大幅下降。所以,应该怎样降蔓才合理,一直是棚户和技术人员关心的问题,经过长期观察、实践和瓜农探讨,黄瓜在降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降蔓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瓜蔓高度一致,减少棚架钢管的超重负荷,应在温室两山墙距地面2米处横向间隔拉两道8号铁丝,并固定在后立柱上,以便托住所有的纵向细铁丝,从而保证黄瓜降蔓后高度基本一致。

2.2 降蔓的具体方法

每当瓜蔓龙头第一次伸到或超过细铁丝(距垄面1.8-2米)时,解开拴在蔓基部的塑料绳子,顺着原缠绕的“S”型方向由下而上逐步解开,使蔓头降到距垄面1米左右处,要保证13-15片功能叶,从蔓头开始由上而下打缠绕距蔓头20-30厘米处打一活结,蔓头10厘米处用嫁接夹固定。13片功能叶以下叶片,首先将干枯叶、破损叶、发生病害的叶片摘除,全部运出温室外进行深埋或消毁,在不影响通风透光情况下,如果叶片功能正常时,可尽量多保留几片叶,用来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最大限度的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2.3 降落在垄面的腾蔓的处理方法

每次降落到垄面的腾蔓要顺其生长方向,圆环式盘绕,随着圈数的增加,可随时用塑料绳捆绑在一起,盘放在蔓基部内侧,经免在作业过程中被碰伤或碰断,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灌水时垄面积水潮湿,导致到黄瓜蔓枯病的发生。

2.4 温室前后降蔓高度的区别

根据温室前部较低后部较高的特点,我们在生产中也要区别对待,对温室前部的黄瓜,每当蔓头伸起,容易顶住棚面,因此,前部降蔓次数要多一些,每次降15-20厘米为宜,而温室后部较高,空间大,降蔓次数相应要少一点,且每次降蔓30-50厘米,注意保持整棚蔓头平面。

3 黄瓜降蔓技术克服了人字架设施生长量受限的问题,有效延长采收期、产量增长八成以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方法,值得推广。而且降蔓式栽培要求棚架牢固,必须为钢架大棚。因大棚只有四周通风、棚顶温度高、后期受温度影响生长受抑制。如果改进放风口,把通风口向棚顶移,采收期还可延长。

总之,为了保证充足的通风透光,促进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提高产量,温室内黄瓜头由前到后降成一个“前低后高”的梯形坡度,以达到最佳的生产环境。

作者单位:甘肃省岷县经管站

猜你喜欢

瓜蔓日光温室黄瓜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摘黄瓜
大田冬瓜管理抓点儿紧
一棵丝瓜连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