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2017-07-08尚占江

新农村 2017年11期
关键词:拔节期叶面积尿素

尚占江

引言

超高产栽培是指在现有高产栽培产量水平基础上,根据农作物的特征、生态区等条件,最大限度地协调水稻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发挥水稻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尽可能降低水稻栽培过程中的化学品的应用,提高水稻的质量安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超高产栽培应该要以当地的最优品种最高产为基准,一般增产30%左右即可。

1 水稻超高产的基本特征

第一,产量构成特征。在水稻栽培过程中,超高产的产量特征是出现适量的群体穗数与较大的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并且能够保持正常的结实率与粒重。

第二,群体茎蘖动态特征。当水稻生长过程中氮元素达到适宜量值之后,无效分蘖增长平缓,一直到水稻拔节期,其高峰苗数为适宜穗数的1.3~1.4倍,随后再平缓下降,最终的成穗率达到80%左右。

第三,叶面积特征。水稻生长到拔节期,叶面积指数达到4.0左右,生长中期叶面积增量高,孕穗期叶面积指数达到8.0以上,此后叶面积增长缓慢,但是不早衰,长大成熟期,其叶面积指数依旧保持3.5左右。

第四,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水稻生长前期其干物质积累略少,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多,占总生物量的40%左右。

第五,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动态特征。水稻栽培的中后期,其光合势、净同化率、群体生长率等有助于光合物质生产。

2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2.1 精确育苗与精苗精栽

在育苗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大棚育苗栽培技术,大棚育苗是一种室内有效保护水稻生长的方法,在大棚育苗过程中应该要对棚内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平衡好昼夜差距,并且对秧苗的间距进行控制,确保水稻稳定生长。在移栽过程中要选取精良的秧苗精栽,采用扩行稀植的方式,为水稻提供更加充足的生长空间,一般将行距扩大到9cm×4cm、8cm×4cm、7cm×4cm,改善群体的空间结构,促进水稻器官充分发育,并且对其无效低效的器官发育进行控制,以足量的健壮分蘖构建安全性高的强支撑系,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2.2 精确施肥

施肥和追肥是为水稻提供充足养分的过程,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肥料的深度,避免肥料与秧苗直接接触造成烧苗。施肥过程中要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兼用,其中有机肥的用量占总氮量的20%~30%左右即可,同时配合氮、磷、钾、硅等化肥,并且要根据土壤性状确定肥料的用量。在施肥过程中,氮肥管理是一个重要内容,氮肥的精确化施用可以促进水稻生长,而过量使用则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合理施氮的前提下,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控制在5:4或者6:5为宜,穗肥的施用重点在倒4叶,这也是水稻超高产的关键。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每公顷使用有机肥15~22.5吨,尿素187.5千克、过磷酸钙450千克、氯化钾150千克,当水稻分蘖之后,每公顷使用尿素187.5 kg,并且要分成两次使用,确保水稻能够充分吸收氮元素。生长至拔节期前后,可以适当减少尿素的使用量,每公顷使用尿素90~120千克、氯化钾150千克,作促花肥使用。

2.3 精确灌溉

灌溉是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在灌溉过程中要实施“浅-搁-湿”灌溉技术。浅水时栽秧,深水活棵,浅水时勤灌,并且适时搁田,在水稻拔节期前后进行复水,孕穗、抽穗时期确保秧田中有浅水层,水稻抽穗后进行间歇性灌溉,在水稻收获之前的七天断水。

结语

超高产水稻栽培是水稻栽培种植的重要方向,在栽培过程中要做到精确育苗移栽、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和营养充足,不断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猜你喜欢

拔节期叶面积尿素
2021年山西省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乱七八糟的“尿素”是该好好治一治了
尿素持续低迷 业内“赌”欲殆尽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拔节期弱光胁迫对扬麦15麦秸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的影响
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