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认定工作的思考

2017-07-08顾汉鹏

新农村 2017年11期
关键词:支配测算法律法规

顾汉鹏

2014年1月,中央详细制订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5年1月,习总书记“精准扶贫”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标志着“精准扶贫”正式开始实行。三年多来,在各级努力下,每年都有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国家脱贫标准顺利脱贫,“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认定标准和方式方法还存在不足。

脱贫认定工作基本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要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即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另一个硬性的标准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必须达到3150元以上。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两项主要指标基本都可以达到,这充分说明,过去两年的“精准扶贫”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特别是贫困户基本住房条件得到了历史性的改变。然而,在脱贫認定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主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过测算后发现所有贫困户都偏高,有的远远超过3150元的标准。但是放眼贫困户家中,收入有所增多但渠道依然狭窄,支出和以前大致相同,这不免令人心生疑惑,这究竟是统计测算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职所致还是另有隐情。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生产性成本费用后的收入总和。结合法律法规规定和认定工作使用的统计测算表格认真分析研究,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统计测算办法中收入项分类比较细致,而支出项统计测算的分类又不全面,简单的讲就是全面统计了收入项目,而实际发生的支出又统计得不全面。比如贫困户零星种植的果树实际仅自己食用并不产生经济收入,但在统计测算时经常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折算收入,这样的统计没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但却统计出了合法的“假收入”。在统计测算表支出项中,燃油费、电费要是在生产成本之中的才列入,没有交通费、通讯费、家禽生病治疗费等支出,同样,家人上学、生病的支出因不属于生产性成本费用,依照相规定也不列入支出,这样支出的项目就大为减少,这“一多一少”直接导致了可支配收入测算结果偏高,而群众实际可积蓄的收入寥寥无几。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人一年基本生活消费的米、蔬菜、肉、油等均不在支出里反映,简而言之就是全家人吃了的实物均折价后计入收入统计,这也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但是群众实际获得的收入却远远小于统计的数字。当然,这不是说贫困人口认定过程出现问题,而是统计测算方面出现了不协调的地方。

“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容置疑,但在推进过程中,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特别是脱贫认定办法。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现行的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测算办法基础上,一是要细化收入及支出的统计测算项目,二是在测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础上要统计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测算统计之外的其他刚性支出,统计出户均年收入积蓄量,即年人均纯收入,以便客观真实的反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活状态,并结合这个标准作出综合分析研判,用于指导贫困户长远脱贫,增强自身发展动力。其次是要继续大力改善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整乡整村推进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巨大的,但是非整乡整村推进的村组仍然存在短板,特别是在这些村组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还较差。再次是群众长远脱贫还要紧紧依靠产业发展的带动,政策性的支持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有自己的增收产业,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才会有根本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禄丰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支配测算法律法规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跟踪导练(四)4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基于决策空间变换最近邻方法的Pareto支配性预测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
有关τ-可测算子的Young不等式与Heinz型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
(T)-可测算子迹的不等式
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测算:195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