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7-07-08颜辉媛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锌片铜片一题

颜辉媛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以化学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整个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发现和发明的历史,其中蕴藏着化学家们崇尚科学的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追求科学真理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忘我精神,还有化学家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化学家傅鹰教授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给人以智慧。”重视化学史的教育性,就是要重视挖掘教材中这些潜在的素材,发挥其给人以智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之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科学概念,以及學科动向,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观点,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可以使他们意识到创新永无止境,以及我国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差距,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或现实生产生活的实际,发现问题,组织他们实践、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学知识的特征提出问题,利用他们对某些问题的争议和不同看法,创设导致学生认知冲突的化学情境,激化他们意识中的矛盾,驱使他们调动已有的经验,提出各种可能的假想,并作多方论证,积极思维,得到合理的结论。

三、利用设计性、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在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无法取代的。

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际应用。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布置任务后,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采用多种方法如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由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对于比较好的方案给予表扬,实验成绩适当加分,在实验室检验自己设计的方案等,以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化学知识中能够实施创新教育的知识点很多,只要我们时时留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使学生的创造力不断提高,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劳动者。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都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创设积极思维问题的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众多方式之一。教学中,努力创设提出问题的环境,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1.以疑导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进入新课学习后,为了更好地探索原电池的化学原理,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发现式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材中的教师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并结合实验设疑。实验一: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实验二: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实验三:将锌片、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但不接触。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实验四: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设疑:①是什么气体?(氢气)。②既然铜片上产生的是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提出假设一:铜失去电子,应该观察到怎样的现象?引导并启发学生思考:铜若失去电子就会生成Cu2+进入溶液中,使溶液呈蓝色,而实验后的溶液仍无色,从而确定:H-得到的电子不是铜失去的。③H-得到的电子从哪里来?锌比铜活泼,只能是锌失电子。④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上?沿导线还是从溶液中,怎样证明?(学生讨论)提出假设二:电子若从溶液中传递,则在传递过程中,H+就能获得电子产生氢气,应该看到在溶液中有连续的气泡产生,但实际是在铜表面看到有气泡。电子若沿导线传递,必然会产生电流,就可用检流计来测定,引出实验五。实验五:锌片、铜片用连有检流计的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检流计指针偏转,说明锌失去的电子只能沿导线传递到铜上)。这样依据实验内容层层设疑,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结合实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突破教学难点。不仅如此,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

2.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总复习中,复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时,我设计了把10gNaCI溶于90g水,求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学生很快得出等于10%的答案。我问:如果改变题目原设条件呢?这时,学生思维活跃,大胆联想,很快编出了10多个新题目,其中把NaCI改成其他物质的有:(1)改成Na(溶于水后是NaOH溶质);(2)改成Na2O(Na2O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是溶质);(3)改成Na2O2(Na2O2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经过同学们动手动脑,改变解题思路,增大解题难度,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中,我还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题一解等方式,创设让学生大胆思考、发表见解的机会,让他们放射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时时留心,注意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有目的、有意识地长期坚持下去,做创新教育的有心人,就一定能把创新教育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锌片铜片一题
水工建筑物止水紫铜片施工渗漏防治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对铜锌原电池实验中锌片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探究
香瓜变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