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
2017-07-08姚月华
姚月华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安泰科技内控自我评价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重点介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基本构成要素、评价效果及不足,以期提升上市公司内控评价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增加内控自我评价工作的附加值。
【关键词】自我评价;内控;上市公司
一、安泰科技内控自我评价体系介绍
1.总体思路及路径设计
公司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思想,以风险导向,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的重点,构建内部控制动态自评价机制。
2.评价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
自我评价体系由评价机制、目标、方法及标准等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
(1)评价机制
为提高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公司采取集中分层分类的方式组织实施评价。组织体系如图所示:
(2)自我评价的目标
自我评价作为嵌入公司内部控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其目标是揭示与防范风险,促进公司内控体系不断完善。
(3)自我评价的方法
①针对设计有效性执行的评价方法;
②针对控制的执行有效性评价的方法。
3.内控自我评价工作程序
自我评价的的流程分为评价准备及计划、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跟踪整改、编制报告五个环节。
(1)评估准备及计划
在准备阶段,制定评价方案与培训。评价方案中需要明确内控评价的范围及内容,人员及时间进度要求。对各工作组的成员进行方法、底稿及报告编制等方面的培训。
(2)现场测试
评价工作组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根据评价范围及重点事项,按照要求进行组织评价,执行穿行测试与控制测试等并规范编制工作底稿。
(3)认定控制缺陷
评价工作组在测试过程中识别内控缺陷,按照缺陷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认定缺陷,并与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后形成缺陷报告。
(4)跟踪整改
公司内审部门根据各单位的缺陷报告,按照重要性原则及各单位的共性问题,选择样本单位、重点流程进行复查,督促缺陷整改。
(5)编制报告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汇总各单位评价结果,经董事会审批后,按照上市公司报告披露要求进行披露评价报告。
二、安泰科技内控自评价体系的亮点及不足
1.亮点
引入“两级三维”的风险评级方法确定内控评价的范围和重点。安泰科技的“两级三维”的风险评级方法,就是自评价工作的“导航仪”,以此确定的重大实质不利影响的高风险领域是公司董事会和高层关注的重点,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公司将自评价的的重点放在最相关的的重大风险的内部控制上。
两级:公司总部职能部门一级,各分子公司一级。
三维:第一维:从公司年度风险评估出的重大风险重点领域选取日常监督项目;第二维:从公司年度工作重点任务及绩效目标中选择日常及专项监督项目;第三维;从集团公司关注的风险项目、国资委重点关注的风险项目确定专项监督项目。
2.不足
(1)自我评价与其他各种体系建设评审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与协调
公司各管理制度自成体系,体系间衔接的合理性有待验证,公司三体系审核、内控自评价、内控审计、财报审计的结果相互利用度不高。
(2)內控缺陷整改不彻底
各单位没有系统分析缺陷原因,同一控制流程中的关键控制在不同的单位、不同控制节点反复出现。
(3)自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有效联动不够,自评价工作的内部拉动力不足
公司内控评价结果未能有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会影响各单位对内控缺陷整改重视度,评价对体系完善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三、安泰科技内部控制自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
1.领导重视是关键
内控体系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只有在领导的风控意识加强的情况下,将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增强评价工作的内部拉动力,改善缺陷整改深度。
2.风险导向是出路
内控自我评价工作是系统工程,以风险导向,关注重点业务及关键流程的控制,提高评价的效率与效果。
3.体系整合是必须
改变管理体系“庞杂”及“各自为政”的现象,应充分考虑个管理体系在目标、手段和要素等方面的差异,将相同的流程及程序文件归类,整合引用,才能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成果的共享度。
4.信息化管理是手段
内部控制措施应由传统人工控制向信息系统自动化控制方式转变。只有将流程及其控制点植入各业务系统信息,才能实现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的自动控制,充分保证重要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行之有效。
四、结论
经过近4年来的实践, 安泰科技所构建的“两级三维”自评价体系,满足了外部监管合规性需求,对公司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起到了较好的提升作用。应当指出,安泰科技的内控自评价在缺陷整改落实方面、自评价体系与其他体系的整合等方面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随着安泰科技内控管理需求的不断加强,仍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朱荣恩.2003.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审计研究.
[2]陈佳俊,2009:《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功能的途径》,中国审计.
[3]许江波,2009:《企业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大连出版社.
[4]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4:《高级会计实务精讲》,大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