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7-07-08姜华

新农村 2017年11期
关键词:旱地张开田块

姜华

引言

探讨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造成减产和绝收的成因和防治对策,确保粮食安全。

近年来贵州省瓮安县多个乡镇出现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造成当地水稻不同程度减产,部分田块甚至绝收。其症状为:病株在孕穗前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抽穗时,茎叶突然明显变浓变绿、变粗变硬,抽穗速度较健株慢,有卡口和包颈现象;穗粒枝梗多呈“扫帚丝状”,穗上混生少数健粒,多数颖壳畸形,内外颖尖弯曲,呈鹰钩嘴状,不能正常闭合;内外颖不在同一平面呈夹角,比例不协调或有外颖无内颖,或反之;雌、雄蕊退化,不能正常发育,护颖畸形增大,部分颖花退化,结实率低,减产严重;同一品种,同一地块,发生程度也有差异,多表现为地势低洼处发生不抽穗、颖壳扭曲现象多,而大田四周发生较轻。

水稻抽穗后颖壳张开、不灌浆的现象在瓮安当地已经连续3年发生。由于不同年份这种现象均有发生,用药与不用药的田块均有发生,同一品种,不同田块,发生情况迥异,因此与气候、品种和农药药害没有太大关系。据调查,这几年水稻上发生这种现象多局限在某些区域,发生过的田块以后通常会年年发生。为此,笔者借2016年9月在湖南农业大学学习培训期间,带上水稻病株标本和图片,咨询了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张建教授及其团队专家,他们认为水稻出现颖壳张开、不灌浆的现象主要与土壤因素有关,但究竟是缺少某些营养元素还是砷中毒,目前还不得而知,需要进一步研究。他们建议出现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现象的田块,最好改种旱作作物。

1 砷中毒可能致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

1.1 水稻砷中毒成因

砷中毒使水稻开花后出现重颖现象,颖壳畸形,不能完全关闭、弯曲,造成结实很少, 偶有一些很短的青粒米,也不会成熟。据实地查看,由旱地改成的田块发生砷中毒的机率较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旱作的土壤中,砷的含量有可能比较高,并且富集到表层土壤中,特别是用长期种植高产蔬菜的旱地变成稻田种植水稻后,就会产生硫元素不足,硫、砷比例失调,引起水稻砷中毒。以前种植蔬菜、豆类的田块,硫元素消耗多,砷元素富集,改种水稻后更易发生中毒现象。大田四周有沟系,硫元素多,砷元素相对少,水稻中毒较轻。

1.2 预防砷中毒措施

1.2.1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有毒物质的活性,提高稻田的自身解毒功能。

1.2.2 增施硫基肥,由旱地改成的田块种植水稻,在施基肥时要使用硫酸钾复合肥。

1.2.3 调整水浆管理方法。“旱改水”田块一般地势较高,水资源不好;易因缺水而受旱:应在幼穗分化期之前保证浅水灌溉,从而降低该块土地中砷化物的当前浓度,减少砷中毒的危害发生。

1.2.4 改变耕作制度。旱地种稻易造成砷中毒等危害,如有这样的田块宜改种,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2 其他原因导致的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

水稻在穗分化發育期遇不良环境条件,如异常高温、异常低温、雨涝等,或者受到一些药物(赤霉素、2甲4氯等激素农药)的刺激,都会出现颖壳畸形、结实不良等现象。

2.1 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水稻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能力最弱,反应也比较敏感。在这时期,如果受到水涝、高温等不利气候的影响,会造成烂穗、空疪粒、畸形穗等。多数幼穗的颖花及枝梗会严重退化,抽穗后白稃多,甚至会产生只有穗轴,没有小穗。

2.2 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小孢子形成初期,如果遇到平均气温低于20℃或最低气温低于17℃,水稻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将产生畸形谷粒和空疪粒。如气温过度偏低,持续时间长,危害更明显。

2.3 稻田施用多效唑或2甲4氯钠等激素型除草剂不当,特别是在水稻拔节后施药、过量用药,也会引起颖壳畸形。

3 水稻颖壳张开、不灌浆预防措施

笔者经连续两年在永和镇红岩村、观溏村、木孔村进行田间试验和观察记载,并通过咨询专家和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特提出如下预防措施:

3.1 增施有机肥是前提

只有增加了有机肥的使用量,才能提高该类稻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降低有毒物质的活性、提高稻田自身的解毒能力,从而达到防害增收的目的。

3.2 增施硫基肥是关键

由旱地改成的田块种植水稻,在施基肥时使用硫酸钾复合肥是最好的选择。其目的主要是解决这类稻田硫元素不足,硫、砷比例失调,引起水稻砷中毒问题;特别是以前种植蔬菜、豆类的田块,硫元素消耗多、砷元素富集现象严重,更应该注重硫酸钾复合肥的使用,同时结合少施氮肥和磷肥。

3.3 调整水浆管理是巧劲

旱地改成的水稻田块,其一般地势偏高,灌溉条件也不好,多数是“望天水”田,所以容易因缺水、受旱、砷化物富集而产生危害!所以该类田块应该在其幼穗分化期之前保证浅水灌溉、降低该块土地中砷化物的浓度,从而减少砷中毒的危害发生。

3.4 巧施微肥是保证

历年容易出现此症状的田块,在水稻移栽后5-10d用“猛发兜”或“火苗”拌尿素撒施,在水稻分蘖末期和抽穗前后,叶面喷施“火苗”灌浆宝,能减少此病害的发生机率。

3.5 耕作制度改变是方向

由旱地改成的田块种植水稻,由于长期旱作的土壤中,砷的含量有可能比较高,特别是用长期种植高产蔬菜的旱地变成稻田种植水稻后,就会产生硫元素不足,硫、砷比例失调,引起水稻砷中毒等危害的发生。这样的田块最简单有效的选择就是改为旱作,种植西红柿、辣椒等经济作物,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永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旱地张开田块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a Diluted Dipolar-Interaction Heisenberg Spin Glass∗
A type of inverter power supply based on harmonic elim ination PWM control❋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土壤CO2排放及碳平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