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肃:古建筑不应成社会发展牺牲品
2017-07-08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存在误区,一些地方为了GDP对古建筑大肆拆除和破坏。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越发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而有效地保护古建筑则是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意。
社会发展与破坏传统没有必然联系
检察风云(以下简称“检”):古建筑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说,保护古建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柳肃(以下简称“柳”):是的,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我们的古建筑,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是因为她具有独特的、可识别的历史文化。与通过文字和语言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相比,建筑所承载传承的历史文化,更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因为它就在那里,看得见、摸得着。
古建筑是真实存在的,是历史最可靠的见证者。在历史学中,出土的文物一般是最为可靠的史料。古建筑就是立于地面之上的史料。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都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源头在何处?当然,答案必须在历史的范畴内去寻找。但历史又要到哪里去寻找呢?有人说,古建筑是“刻在石头上的史书”,去看看那些古建筑,不就是在翻阅历史书么。
检:古建筑保护并非易事,往往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尤为突出,比如在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古建筑都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柳:五四时期对古建筑的破坏,是因为当时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不信任,希望学习更先进的文化,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这需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看待。当时的中国社会过于保守,对于外来文化一味地排斥,使得我们很落后,需要有新的东西去打破这种思想桎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珍贵的古建筑进行了破坏,但出发点是好的,是一种向上的行为,只是有些矫枉过正。而近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古建筑的破坏并不是这样,更多的是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是为了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更多的是从物质层面出发的,是为了私人欲望的满足。我现在感觉到一个危险的倾向,过去三十年由于市场经济思维的冲击,不少人变成了“经济动物”,变成了只追求物质,没有思想和精神的“行尸走肉”。人如果变成了物质动物,那是十分悲哀的事情,跟动物的区别那也就只剩下穿衣服、吃熟食了。
检:社会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对古建筑的破坏是否是社会发展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
柳:儒家讲“仓廪实而知礼节”,是说只有吃得饱、穿得暖,我们才会去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于是,有人觉得大家追逐物质生活无可厚非。可问题是,现在我们真的吃不饱、穿不暖吗?即使时间再往前追溯十年,我们的基本物质生活也是不成问题的。但对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古建筑,被破坏的现象却没有减少。反观历史上一些比较贫穷的年代,却能把这些传统的东西坚守的比较好。所以我认为,社会发展对破坏传统文化、破坏传统建筑会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必然影响。
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我认为,从五四到现在已经超过一百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已经超过三十年,无论是中外文化优劣的对比还是对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这么长的时间都早已足够。可是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传统的东西反而丢掉了,珍贵的古建筑反而被更加“规模化”地破坏。近些年,有的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为了让GDP数据好看,就不要文化了,大拆大建过程中古建筑就成了牺牲品。
知识分子要有责任感
检:古建筑保护也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保护者与破坏者、文化与经济、学者与政府,您也曾多次参与其中。要想古建筑得到保护,您认为症结在哪里?
柳: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原因: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能厘清,地方领导干部的执政观念存在偏差。我参加过很多地方的古建筑保护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在我们一些地方领导眼里,古建筑是比不上经济建设重要的,一旦古建筑保护与经济开发出现分歧,地方领导多会站在经济开发一边。有的是明面上说古建筑要保护,但暗地里支持经济开发,有的甚至连遮掩一下都不需要。
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全怪文物部门和规划部门,至少他们知道古建筑的价值,对一座城的意义。然而,他们也很无奈,过去一段时间,在一些地方,“一把手”说要拆,谁能拦得住?
检:在保护古建筑的博弈过程中,作为呼吁保护的学者,角色是否有些尴尬,不是利益相关方,却阻碍着其他各方利益。
柳:当然尴尬,但这是不得不做的事,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个社会要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完全去趋附经济利益,那会出问题的。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精英,是要引领社会发展的,必须去思考社会的未来,去创建规则也好,去引导民众也好,必须要有担当和责任感。
很多人的思想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包括我们现在一些地方的官员,站得高度不够。一个地方的官员,不能只顾自己所在地方的发展,不能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潇洒”牺牲我们子孙后代的权益,更不能为了政绩,不管整个社会的反对。
社会缺乏审美是教育存在误区
检:您之前说保护古建筑难,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有些官员缺乏“审美”“没有文化”,但现在很多官员也具有高学历,称得上“文化人”,是否还有别的原因。
柳:一些官员缺乏“审美”并非无中生有,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并且不是偶然现象,因为我们现在的整个社会都缺乏“审美”,官员只是其中的一个群体。这与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在我们国民的基础教育中不重视对于“审美”的培养,孩子从小就不知道如何“审美”。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基础教育中,虽然强调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但一遇到要考试的时候,一般都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砍课”现象十分普遍。一般是先把美术、音乐课的时间用于学习语数外,要是不够再“砍”体育。艺术对一个人关于“审美”的培养非常重要,是陶冶一个人的情操的重要方式,结果我们学校、家长乃至学生自己都不注重这些,觉得这些东西不如文化课分数实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十年、二十年前在学校没有经过艺术熏陶的学生,现在很可能就是某些地方的官员,你指望这些人一夜之间对于艺术文化抱有欣赏和敬畏,那是不切实际的。
至于别的原因,那就不排除有的人是在“掩耳盗铃”。我们现在很多干部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过程中,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学习可能比较少,大学呢?有的官员大学学的是历史学、建筑学,难道他不知道这些古建筑的价值?只不过因为出于各种考量和某些目的,故意“装傻”。
检: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对地方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一些地方对于古建筑也做了一些保护,很多名人故居、清官故里甚至成为廉洁教育基地。
柳:我注意到了,对于国家对文化方面的重视,我很高兴。但目前地方上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我还不太了解,会继续观察。
对于一些地方搞的廉政景点这件事,虽然出发点很好,一方面保护了古建筑,另一方面也物尽其用,让其成为教育和警醒后人的平台。但这其中仍然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有的地方其实是借着保护古建筑的名义搞旅游开发,其实还是在为经济服务。虽然这种方式比起以往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是“目的不纯”,并非保护古建筑的最佳方式。还有一些地方,号称某些清官名臣的故里然后就兴建一些亭台楼榭,摇身一变就成了“故居”,这其实是一种造假。
检:国外保护古建筑都是怎么做的?我们又该怎么做?
柳:在欧洲和日本,他们的做法是,城市建设要避开老城区,而在老城区进行现代化改造。所谓的住房现代化,其实就是厨房和厕所的现代化,只要把厨房和厕所进行现代化改造了,这所房子其他方面跟新修的房子沒有多大差别。你去欧洲,去巴黎,去罗马,去京都,你所看到的建筑都是至少是几百年的了,随便一块砖都是非常有年头的,然而当你到达室内会发现,里面非常现代化,一些常见的电器都有,非常方便。
我们要想做好,一个是“钱”的问题,另一个是观念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是得从官方着手,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确保依法。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多次提出要保护环境,这也是当前大势所趋。然而,对环境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雾霾的危害现在众所周知,但我们这些年对人文环境的破坏呢?由于很难直观地展现,或者很难通过数据来得出结论很容易被人忽视。
采写:余立澜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