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间组织的探讨
2017-07-07庞春林
庞春林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15)
关于房间组织的探讨
庞春林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15)
房间组合是功能设计的基础,按照常见的组合关系为基础加减,就会设计出逻辑明确的平面。常见三种关系的具体表达形式分别是走道式、串联式、广厅式或集中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形式也在不断改良变化,掌握它们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技能。
房间关系; 组合; 并列; 递进; 主从
房间的组织,既是对房间的组合,也是对空间的组合,只是换种说法,不过相对来说房间组织的提法比较好理解。空间组合的课题太大,还可能涉及艺术、技术、文化,内外部空间外延太多,初学难于掌握,故本文讨论限于房间组织,大家容易消化吸收。
尽管在设计初期,就有功能关系图,我们也深知功能区内部房间关系图是房间组织关系的基本图示,但是如何将这种图示转化为具体的形式,这种形式能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房间的功能关系,同时还兼有艺术的美感,恐怕运用的得心应手的设计师也不多。笔者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研究这个课题。房间的组织关系在图纸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形式,让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房间关系,根据相对关系让每个房间布置在合适的位置,达到空间次序层次分明的效果,是研究房间组织关系的实际目的。本文尝试从大家达成共识的几种房间组合形式这个角度切入,尝试阐述房间组合的原理规律。
1 走道式组合(并列的房间关系)
在一个功能区内的多数主要使用房间功能相同或相似,各自面积相差不大,少数的主要使用房间面积很大或很小,远远相异于其它房间,但它们之间的功能关系也都是并列平等的。建筑师常用走道式组合形式来表达这种关系。走道的形式随着用地范围更是可以变化,蜿蜒曲折,深入场地,或是转折成环,和用地范围融为一体,可变性与适应性相当强,所以走道式的组合形式广泛使用在各类建筑设计中。但这种组合的缺点是流线方向单一,使用者到各自房间不得不经过走道上的其它房间,通过式干扰大,故适合人流较少的场所,如办公场所。
1.1 单廊式
走道式的房间组合形式最早出现的是单走道,单外廊或单内廊,主要使用房间布置在走道的单侧或双侧,独立的房间通过走道联系成一个整体。
单内廊和单外廊相比,优点是内廊式用地经济,在局促的城市用地中可以大显身手。缺点是走道采光不足,一半房间朝向不好。两者的选取关键是看用地的条件宽松与否。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单内廊由于其优点使用广泛,人们对其缺点不断改良,在走道采光方面进步较多,如同济大学建筑系C楼,单内廊+桥的天井空间改善采光(图1、图2)。
图1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C楼平面
图2 同济大学建筑系C楼内景
1.2 双廊式
但是单廊的固有缺点,流线单一,干扰较大,人流不分性质,更有物流也混杂其间,使用上很不方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复杂功能要求。所以多走道的的组合形式应运而生,除了单外廊、单内廊,还有双外廊、双内廊+(直跑或辅助用房)、三廊等,尤其在医院建筑中更是常见。其使用特点是多条不同流线,人流按性质可分为内外,患者通道与医护通道,法官通道与公众通道,物流按卫生程度可以分为洁净流线与污物流线。多个不同功能区域,每条走道一侧都可以设置相应的功能区域,两条走道中间的间隔区则是辅助功能。如加拿大约克豪斯中学,双内廊+直跑的房间组合,不但解决了走道的采光问题,还增加了学生的交流空间,带来了空间的趣味性,让人耳目一新(图3、图4)。
图3 加拿大约克豪斯中学教学楼
图4 加拿大约克豪斯中学教学楼内景
双内廊+直跑的方式内部空间还可灵活处理以应对不同的功能。如直跑楼梯景观化处理成为空间主角,或是内廊封闭表达出静谧的空间气氛。
1.3 特殊功能房间的位置
不管采用以上哪种廊道组合方式,特殊功能房间的位置在布局中都有所讲究。
(1)大房间的位置。在走道式组合中,少数较大的房间供很多人聚会使用,它的位置布局要特别注意几点:①疏散安全。②通过式干扰,对安静的环境干扰较大。③技术可行,大开间跨度大,层高要求高。④需要与交通枢纽密切配合,布置在靠近楼电梯的过厅、门厅。这些都是围绕疏散展开的问题。所以在实际设计中如果考虑了从入口到房间的路线因素,就会把并列关系中大的房间放到邻入口的位置,这样既使流线便捷,又减少了对其他房间的通过式干扰。
(2)门厅、过厅的位置。它们常与交通楼梯布置在一起,楼电梯厅(门厅)起着人流分配和组织的作用,不同方向的流线在这里汇集转向变化,走道在门厅或过厅处被打断成转折的形状,这样可以分隔功能区域,也可以随环境转折体形。所以他的位置通常放在功能组区的分隔处和流线的变化处,并且伴随着形体的变化。
2 串联式(递进的房间关系)
不同房间的功能活动是通过特定的工作流程或参观流线来安排的,房间的布置就是按这种流线顺序先后排列两个房间或多个房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式,或者衔接的关系,通常建筑师喜欢用串联的组合方式来表达这一关系。串联式的房间组合形式常用的串联是空间与空间互相连接,没有过渡空间,交通路线含在空间之中(图5)。
图5 串联式的房间组合
另外一种形式是交通路线被明确的表示出来,成为空间的过渡。如串联式+内走道 (图6)。
图6 串联式+内走道
以上是单一方向的流线,在现实设计中,诸如大空间出现,场地的限制,流线相应的转折可变,所以此类组合的适应性相当强。流线的方向的多种多样,最后组合出来的形体也是多样的,除了传统的一字型,还有L型、U型、口字型等,形状千变万化,不过是流线的转折组合出来的,只要掌握了流线方向的三种变化方向和特殊房间的布局位置,万变不离其宗。但这种空间组合的缺点是,房间的布置会发生穿行干扰,前面的房间到后面,必须要经过中间的房间。所以这种组合方式经过改良生成串联式+外走道的组合方式(图7)。
图7 串联式+外走道
后来随着走道的长度与房间数量的增加,最后出现了串联式+环(型走道)的组合方式。但是上述几种不同串联式组合,它们都有一个关键的问题,串起房间的路径与房间的关系。串联式组合由于路径与房间是混在一起的,所以通过房间的路径与房间平面形状的关系首先需要研究,一般有如下三种情况。
当路径与房间长轴一致时(图8):
图8 路径与房间长轴一致时的串联式
当路径与房间短轴一致时(图9):
图9 路径与房间短轴一致时的串联式
当路径穿过房间边角时(图10):
图10 路径穿过房间边角时的串联式
我们把上面的房间随机组合,可以组合出很多图形,尤其是路径从房间的边角穿过时,变化更是丰富,如此路径与房间平面形状的多样关系加上流线方向的三种变化(直行,转折90°,反向),让串联式组合适应任何外部总平面轮廓,应对各种基地挑战。而且路径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进入房间,摆脱了走道式那种只能从一个方向进入房间的束缚,房间之间的摆放关系开始变得讲究起来,只要房间挨在一起,功能关系就成立,房间的出入口可以是任意位置的,那么出入口相连得出的路径,就可以是任意方向的,这样就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所以房间的组合就不是简单地往一个方向叠加。那么多个房间的组合开始追求一种象征意义还是什么?建筑师的想法就可以充分表达,这点值得探讨研究。
3 集中式和广厅式(主从的房间关系)
主要大空间位于中心,其它使用房间围绕其布置,也可以称放射式、风车式、螺旋式,反正多个房间中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中心,这个中心可以是实体房间(壁炉、报告厅、剧场),也可以是虚空的庭院。交通路线围绕中心或是通过它,这种主次分明的房间关系,也是我们设计中经常遇到的。这种关系的房间组合常用广厅式或集中式的组合来表达。
3.1 广厅式的组合关系
这种组合中心房间是虚空的大厅,它是交通枢纽,把使用空间的人流组织聚集于此,并且分散分流到各处,多个使用房间需要与大厅产生直接的联系,人流可以任意进入一个使用房间,而不干扰影响其他空间,增加了使用上的灵活性。这种组合形式对其它房间干扰少,很适合人流较多的场所,大型的交通枢纽经常采用。这种组合的基本形式是传统的九宫格引入井字的走道,主要使用空间布置在大厅的四方(图11)。
图11 平面图示意一
现实设计中,理想方正的大厅会演变成长方形,主要使用空间布置在大厅的四方,四角填满辅助房间, 走道呈H型(图12)。
图12 平面图示意二
以上组合形式可以概括为广厅+井字或广厅+H型的组合。可是现今的大厅的不单是交通枢纽,还能让人驻足、休息并交流。所以广厅内的功能细分演变为三类,一是封闭或开敞的中庭天井,四面封闭或开敞的墙面,天井开向天空。二是围绕着的走道。三是竖向交通,成为中庭的主角。这就出现了广厅式组合的新形式,广厅+天井直跑,如伯明翰图书馆改建工程(图13)。
图13 伯明翰图书馆中庭示意
图书馆中心有一个圆形的天井,电梯和自动扶梯围绕这个公共空间放置。这个圆形的大厅不仅是图书馆的交通和公共中心,也为图书馆带来了自然采光和通风,连接上下层的扶梯成了中庭天井的主角,阳光从天空倾斜而下。天井、走道、直跑成了组合的标配,这种新的组合方式广泛见于商业建筑等现代建筑中。在组合中,公用辅助房间同使用空间的关系是先通过小走道与大厅联系起来的,同时需要与大厅没有视线上的直接联系,只能通过走道间接联系起来。厕所、消防小楼梯放在大厅伸出的小走道上。或者说辅助房间放在了大厅走道的延长线上,达到了隐秘不显,但是寻找又方便的效果(图14)。
图14 台湾中和国民运动中心平面
第二种情况是公用辅助空间由于其对房间品质要求不高,可以灵活布置限定一段出入大厅的过渡空间或者说限定出动线的方向,如GMP作品(图15)。
图15 某学院报告厅大楼
图中卫生间对称布置,强调出楼梯间的轴线。大厅内四个小房间限定出通向大楼梯的轴线空间。两个主要的出入口也被左右限定出来,这样一分析就看出辅助房间被当做一块大柱子,限定出动线空间。另外一种情况是辅助空间挤在一起,形成独立的空间体量,附属在大空间,如果体量特别,就会对比凸显在大厅里面,增强空间的艺术效果(图16)。
图16 吕贝克音乐厅一层平面
可见此种组合中,辅助房间的位置没有规律,全靠建筑师的构思而定,这是一个开放的课题。
3.2 集中式的组合关系
这种组合中心是实体大房间,交通路线围绕中心,其它专用辅助房间也是围绕设置,而且都是为大房间提供服务的。这种空间组合的典型方式是:大空间观众厅、会议厅在中间,四周一圈辅助空间,如厕所、小楼梯等。在内或在外一圈走道相连这些辅助空间。门厅、休息厅等中型的房间与大空间成一定的关系。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房间各安其位,形成一种集中环+轴线的组合形态,如路易斯康的作品(图17),可见休息厅、门厅、图书室与中心的会议厅呈轴线关系。
图17 集中式的组合
又如德国吕贝克音乐厅 (图16),方形的会议厅不大,周围的辅助房间不小,在会议厅的三边布置,中型的房间如休息厅就和会议厅不是围绕关系了,而是独立出来的。由门厅联系在一起,“一”字串联出去,如乌镇大剧院(图18)。
图18 乌镇大剧院一层平面
辅助空间尺寸很小,紧靠在观众厅外侧,形成有意思的椭圆平面,中型的房间如休息厅、门厅围绕其布置,并不是和观众厅成轴线关系。可见辅助空间或在内侧与大空间紧靠在一起,由各种内外功能需求而定。中型的空间如休息厅、门厅、视外部景观和入口广场而定。在集中式的房间组合中,辅助空间(卫生间、消防楼梯、踏步)一般紧贴在大房间周围,像是大房间厚厚的一层盔甲保护层,这样设置不但可以形成进入大空间前的过渡空间,还可以行成具有流线感的平面外形。现代建筑设计经常采用这种设计手法,因为这些紧贴的辅助房间对自身的空间品质要求并不高,房间形状要求不高,可以形成有意思的外形,走道布置在外围。
4 结束语
房间的组合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得多种多样,本文只罗列了三种,限于水平,每种只是蜻蜓点水的尝试分析,希望有所助益建筑设计,回归设计起点。
[1]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日] 原口秀昭.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M]. 徐苏军, 吕飞,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 张文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4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 [美]保罗·拉索.图解思考[M].邱贤丰,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德]托马斯·史密特.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M].肖毅强,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 [美]爱德华·T·怀特.建筑语汇[M].林敏哲,林明毅,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庞春林(1981~),男,建筑学学士,工程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TU201.1
A
[定稿日期]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