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筹划视角的小企业涉税处理问题探析
2017-07-07申山宏徐志敏
申山宏++徐志敏
[摘 要] 小企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充分的就业,但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税负过高的问题,特别在目前市场普遍低盈利条件下,这就需要不断的从降低企业的成本角度出发,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对小企业税务会计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小企业税务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税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 F014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小企业在市场份额无法充分提升的基础上,需要不断的从降低企业的成本角度出发,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小企业税务会计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进而成为小企业获得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小企业的税负水平较高,实际税费负担率接近40%的水平,也就意味着通常所说的“死亡税率”。过高的税负水平,使得企业难以承担,很多企业可能面临亏损倒闭,无法及时足额的纳税。因此,小企业应科学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充分的利用税务会计手段,来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就需要不断的从降低企业的成本角度出发,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小企业税务会计
(一)小企业税务会计的概念
小企业税务会计主要是指小企业在国家相关法律制度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国家颁布的相应税收管理规定,进行企业的纳税业务调整,帮助小企业充分的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的纳税成本,降低企业的税负,进而可以提高小企业的盈利水平。在进行税务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需要充分的掌握和利用国家颁布的针对小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找出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法,进而可以达到减少纳税和延缓纳税的目的,实现企业的税负最优惠。因此,小企业税务会计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目前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相应的税法规定之间的关系,通过纳税协调来解决如何降低税负。
(二)小企业税务会计的特征
最大限度地进行避税。小企业税务会计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会计核算的方法,按照税法的规定,并进行不同的会计方法的处理,进而可以达到降低税负和延缓纳税的目的。这就要求小企业在进行税务会计的处理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精通税法的相关知识,还需要精通会计的相关知识内容,并动态的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政策进行业务处理,进而可以有效的进行降低税负的目的。
复杂性。小企业税务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法和相应的会计规定来进行业务处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纳税筹划。但小企业相应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面临的相应业务处理较为复杂,这就需要正确的处理好会计、税法知识短缺和业务复杂之间的矛盾,进而进行合理的税务会计处理。
(三)小企业税务筹划的原则
小企业进行相应的成本效益的考虑。在进行小企业的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纳税筹划的成本。由于小企业的整体效益水平不高,纳税负担对企业的效益敏感性较强,过高的纳税负担往往影响到小企业的效益实现,进而影响到其可持续经营,形成了“死亡税负”问题。因此,小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成本效益的问题,不能因为过高的纳税筹划成本而导致本来就已经过高的纳税负担“雪上加霜”。这就需要小企业进行综合的纳税筹划管理,进而选择最有利小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
小企业需要考虑到纳税筹划方案是否合法。在进行纳税筹划前,小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和税务机构进行全面的沟通,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税务知识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事实证明:只有全面的进行税务知识的了解,才能合理的进行纳税筹划,否则不仅不能达到科学纳税筹划的目标,反而可能因为偷漏税款而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小企业需要贯彻全面性的原则。小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性的考虑,既要考虑到小企业纳税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否合理和合适,更需要考虑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综合税负水平。此外,还要将全面性纳税筹划贯彻到企业的税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去,才能全面科学的进行纳税筹划。纳税筹划不是小企业单个个体企业的事情,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价值管理的需要,要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的筹划和管理,进而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如果因为防止税负转嫁,而导致未来更为苛刻的合作条件,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二、小企业税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的主观因素
目前,小企业在人力成本节约的条件下,基本不会按照会计人员岗位要求进行相应的人员招聘,往往是通过代账公司来进行日常的业务处理和纳税申报。代账公司或者代账会计由于自身业务能力有限和对企业业务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无法对公司的纳税优惠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降低企业的税负,而只是充当了小企业的纳税申报人角色,帮助企业到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请和税款缴纳。部分小企业内部也招聘了一些会计人员,但这些会计人员普遍存在流动性高、会计水平较低和工作和学习热情较差等情况,对涉及到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以及税务变化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如部分小企业依旧会按照原有习惯计提坏账准备科目,并对后续的坏账进行核销。但一旦出现此类项目,就将会涉及到年度所得税申报的调整问题,往往在调整所得税申报时,其税会差异项目会出现偏差。但在实践活动中,很少有小企业能够正确的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及时进行坏账的转销处理,导致小企业无法充分的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此外,小企业不能只重视缴纳税款金额的减少,要充分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有时和延迟纳税和缴纳税款金额的减少相比,可能延迟纳税更为有利,因为延迟纳税虽然纳税的数额不会少,但未来税款的现值会减少。
(二)企业层面的主体因素
从小企业角度来看,其进行相应的税务筹划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小企业所执行的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选择,特别小企业是对一些具体的涉及到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在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进行具体的运用,将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和其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企业的纳税筹划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进行长期的规划处理。由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流动性大,虽然一些会计人员能够合理的进行纳税筹划,进而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但往往在会计人员交接过程中,不能保证纳税筹划的连续性,小企业不能进行税收筹划的长期合理的处理,导致對其对税会差异协调的能力较差。
(三)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
小企业在进行企业的会计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进而能够科学的反映出企业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经济业务运行的全貌。但在进行具体的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不同的经济事项进行业务处理要求,进行了可选择会计核算口径的规定,既对于同一经济事项,可能进行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职业判断来进行相应的业务选择。但我国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既通常所说的会税差异,就是会计核算的规定和税法的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后续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出现较大的税会差异需要进行调整和协调。例如,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面,进行了不同的会计折旧方法的判断规定,让企业进行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折旧规定也可能带来的是不同的纳税要求,这个就需要企业在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从有利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角度以及税收筹划角度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进行涉及到每年进行税会差异的调整问题。
三、完善小企业的税务会计的对策思考
(一)持续改进纳税筹划
首先,小企业应提高合法纳税的意识,在进行税务会计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防止出现的因纳税筹划而导致的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同时,小企业还应积极的按照国家的相关税收法律的规定,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既企业的纳税筹划管理和国家的税法规定相互一致,防止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变成非法的纳税筹划方案。其次,小企业需要全面的考虑到因为会计制度的调整或者税法调整带来的会税之间的差异,在进行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认为税负越低就是越有利于小企业的优良纳税方案,而应综合的考虑到纳税机会成本问题,以及纳税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成本效益问题,选择最有利小企业效益实现的纳税方案,否则就应该放弃。最后,不能只重视缴纳税款金额的减少,要充分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有时延迟纳税和缴纳税款金额的减少相比,可能延迟纳税更为有利,因为延迟纳税虽然纳税的数额不会少,但未来税款的现值会减少。
(二)增强依法纳税意识
小企业要积极的按照国家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因此,小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要按照税法的规定选择对企业税务筹划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在选择税务筹划方案时,小企业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税负低就是好的纳税方案的错误思想,要改变传统的政策思维,引进机会成本方案,实施该方案而增加的费用和放弃的机会收益进行对比,少的方案是可行的,否则就应该放弃。此外,小企业不能仅仅认为税务筹划就是少缴纳税款,要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争取获取延长纳税期或者延迟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不仅仅可以使企业减少税款缴纳中的资金压力,更能获取资金的时间成本,提高小企业税务筹划的效益,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小企业可能发生的“死亡税率”问题。小企业不能仅仅认为税务筹划就是少缴纳税款,小企业要拓展税务筹划的视野,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争取获取延长纳税期或者延迟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小企业减少税款缴纳中的资金压力,更能获取资金的时间成本,提高小企业税务筹划的效益。
(三)加强会计人员培训
小企业的税务会计管理和实现最终需要人来实现。因此,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对于小企业全面提高税务会计水平和能力将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小企业要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入手,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相應的会计处理,并进行小企业合理的纳税筹划。此外,小企业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要组织人员到高校,或请税务机关专业人员来小企业进行指导培训,不断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税务知识,进而提高小企业会计进行税务筹划的能力和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刘海燕.我国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3(4).
[2]黄显福.《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的协调与差异探析[J].经济师,2014(6).
[3]赵建华,蒋悄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时间性差异分析[J].税务与会计,2014(5).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