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017-07-07刘卫华

文教资料 2017年12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培养方法

刘卫华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重庆 404000)

摘 要: 历史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形成对历史的科学、客观的认识。文章以“唐朝秘色瓷”教学片段为例,说明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对收集的史料进行筛选、鉴别、辨析、归类、展示,同时对展示的史料进行解读、分析、比较、概括、论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实践研究能力。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培养方法 史料实证能力

历史学科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历史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开展论证,形成对历史的科学、客观的认识。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史料分为实物、文献、口述、图片影像等表现形式。实物史料包括遗址、遗物、出土文物、建筑、碑刻等,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地方志、谱牒、野史、笔记、报刊、信件、文学作品等,口述史料包括神话传说、史诗、俗谚、回忆录、采访录、重谈录音等,图片影像史料包括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历史问题具有探究性、神秘性,要使学生真正认识这些历史问题、揭开历史的迷雾,需要学生收集史料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例如,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的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关于“唐朝秘色瓷”教材描述如下:“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又称秘瓷,它的烧制技术早已失传,长期以来也未见实物。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让人们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试以“唐朝秘色瓷”教学片段为例,说明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一、神奇秘色瓷——提出问题

秘色瓷因为实物失传千余年,以致许多人怀疑它是否曾经存在。在陕西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的今人眼里,秘色瓷一直是个谜,充满神奇色彩。人们只是从历史文献记载中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由越窑特别烧制,从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整个工艺都秘不外传,其色彩只能从唐诗的描写中想象。

根据教材表述,教师以“神奇秘色瓷”为主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以下问题:

1.唐朝秘色瓷的释义。

2.唐朝秘色瓷生产的地区及相关自然条件。

3.唐诗对秘色瓷的描绘。

4.秘色瓷的烧制技术及特点。

5.唐朝秘色瓷为何失传。

6.秘色瓷的烧制年代。

根据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自研究其中的一个问题,各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

负责组织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收集相关史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探秘秘色瓷——研究问题

围绕“神奇秘色瓷”这一主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史料,研究上述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对收集的史料进行筛选、鉴别、辨析、归类,具体收集展示如下:

★展示一 色瓷之义

研究秘色瓷的含义:据百度百科“秘”字条和“色”字条的解释,“秘”字从禾从必,“禾”指五谷粮食,“必”指隐匿,两个字符联合起来表示“国家粮食库存数量机密”;“色”字从刀从巴,“刀”指“剁碎”,转义指“齑粉”。“巴”指“附着”、“黏着”。两个字符联合起来表示“敷脸用的粉末”,引申指“药粉配方”。所以,“秘色”的意思是“保密的釉料配方”。“秘色瓷”就是用保密的釉料配方涂抹器物表面而烧成的瓷器。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达到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学效果,釉层特别薄,釉层与胎体结合特别牢固。这种配方是保密的,专用于皇家瓷器的烧造。因此,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

★展示二 秘色瓷之地

研究秘色瓷的产地:生产于浙江省东北部宁绍地区,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会稽郡改为越州。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邢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著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他地区的窑场,尽管也生產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浙江东北部地区的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等山区,大多以火山岩和花岗岩为主,经过漫长的地质风化侵蚀,逐渐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优质瓷石矿藏资源。

★展示三 秘色瓷之诗

研究秘色瓷的诗歌:“秘色瓷”的描写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代诗人徐寅的《贡余秘色茶盏》诗中对秘色瓷也有描绘:“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展示四 秘色瓷之技

研究秘色瓷的技术:秘色瓷是越窑中的最优质的瓷器,其烧造工艺有三个步骤:(1)瓷土:采用专门粉碎、淘洗、腐化、捏练工艺流程,达到较高的“玻璃化程度”;(2)釉色:釉料提纯,除去釉料中的杂质,并改良施釉方法,通体施釉,施釉后采取支钉架器的方法;(3)匣钵:秘色瓷烧造不是把瓷器接触炉火的,而是将秘色瓷瓷胎装入瓷质匣钵装烧,一器一匣,并以釉水密封匣与盖之间的缝隙。通过对炉温的控制,才会出现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

★展示五 秘色瓷之失

研究秘色瓷的失传:世间万物都有其诞生、成长、成熟、巅峰、衰落、灭亡的生命周期,这是颠灭不破的自然规律。越窑在兴旺发达一千余年之后,于北宋中期开始衰落,很快就进入衰亡通道,窑口快速减少,产品质量急速下降,竞争力丧失殆尽,到南宋初期,彻底消亡。作为瓷器的鼻祖和青瓷的一代宗师,创造了成活千余年的奇迹,堪称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人们在赞美他成就的同时,也很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越窑衰败呢?秘色瓷随着越窑的衰败走向了历史的尘封。现代陶瓷史学家对越窑衰败的原因分析有很多,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政策变更说”,陈万里在《瓷器与浙江》中认为:“吴越钱氏纳士归宋之后,不复需要如此巨量越器之贡进,益以赵宋诸帝戒奢侈,禁用金饰,恐怕越器就以这种情况而衰落下去。”

二是“斗茶选瓷说”,傅振伦在《继往开来的越窑瓷》中认为:“唐时国人饮茶之风日盛,宋代嗜茶成风,斗试盛行,而越窑‘因稍逊于建窑的黑瓷,因此得不到发展。”

三是“内外困惑论”,林士民在《越窑与青瓷》中认为:“越窑在吴越之后因为缺乏‘内在质量的变化是衰落的内因,而北宋官窑的创建、贡窑的重新确定,宋室就近获取贡窑的方法,使北方汝窑,钓窑和定窑相继生产贡瓷,这是加速越窑衰落的外因。”

四是“瓷土衰竭论”,徐定宝在《越窑青瓷衰落的主因》中认为:“越窑经过汉宋千余年的生产,曹娥江流域与慈溪上林湖地区都出现了原料日趋匮乏的困境,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既有优质制瓷原料又交通方便的可供长年采掘的瓷土矿区,最终导致越窑衰败。”

五是“燃料短缺论”,李刚在《古瓷新探》中认为:“吴越入宋后,浙江地区人口增多,农业经济发达,生活富足,木材使用增加,加上茶地覆盖低丘,越窑燃料短缺又失去发展的空间,衰落已成必然。”

六是“缺乏创新论”,权奎山在《试论越窑的衰落》中认为:“越窑衰落是因为‘缺乏创新、盲目转产,越窑在中唐首先利用匣钵创烧出秘色瓷后,在唐五代北宋两个多世纪中,始终停留在原先的品牌上,而入宋后随着全国各地窑场的兴起,河北邢窑的‘类银、‘类雪的白瓷,陕西耀州窑的‘刚劲犀利的刻花青瓷,江西景德镇窑的‘莹澈淡雅的青白瓷等都超越了越窑青瓷,再加上北宋中期起,越窑追随耀州窑系青瓷装饰,盲目转产烧造有花纹装饰的青瓷,更使越瓷产品落于陕西耀州窑系青瓷之后,失去了自己的品牌地位。”

以上观点都从不同侧面论述了越窑衰落的原因,但作为一个延续千年的庞大手工业体系,其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展示六 秘色瓷之时

研究秘色瓷燒制的时代:学术界有两种观点:

一为五代之说。宋代赵德鳞在《侯鲭录》中说:“今之秘色瓷,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宋代曾憷在《南斋漫录》中记载:“吴越秘色瓷,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宋代叶真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未俗尚靡,不贵铜磁,遂有秘色窑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宋代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越上秘色瓷,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之,故日‘秘色。”五代的吴越钱氏政权向后唐、后晋、辽、宋等进贡越瓷的史实反映在《十国春秋》、《吴越备史》、《宋史》、《宋两朝供奉录》等文献中,长期以来被明清两代专家学者普遍认同,1982年新编《中国陶瓷史》采用该观点,这为史证;在考古发掘中,吴越国都城杭州和钱氏故乡临安先后发掘了钱氏家族和重臣的墓七座,其中有杭州市效玉皇山麓钱元灌墓、施家山钱元灌次妃吴汉月墓、临安市功臣山钱元玩墓等,出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秘色瓷器,这为实证。“五代始烧秘色瓷”之说在法门寺发掘前,基本上令古今陶瓷学界深信不疑。

一为晚唐之说。由于此说历来缺乏较明确的历史背景和强有力的发掘实证,持这一观点者主要以晚唐诗人陆龟蒙和徐寅在篇名中有“秘色”一词固守阵地。宋代施宿《嘉泰会稽志》卷十九《杂记》云:“越州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日作之,臣庶不得动用,故云‘秘色……‘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乃知唐已有秘色,非钱氏为始。”宋代施宿认为“秘色”唐代已有而非始于吴越钱氏,该观点缺乏实证材料。

★展示七 秘色瓷之现

研究秘色瓷的重见天日:最早依据文献判断秘色瓷肯定存在的是现代考古学家陈万里先生,他不但肯定秘色瓷的存在,还用尽所有办法去越窑所在地寻找秘色瓷,因陈万里先生于1969年去世,最终都没有见到他梦寐以求的秘色瓷器。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奉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涵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帐》碑石帐:“监送真身使。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奉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涵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如后:……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梭,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并同时出土与《衣物帐》记载完全一致的各种器物。这些器物都是随佛舍利一起进入地宫的,入封时间是唐朝成通十四年(公元874年),出土的器物中有13件越窑青瓷器,在记录法门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账上,这批瓷器记载为“瓷秘色”,这批“秘色瓷”除两件为青黄色外,其余釉面青碧,晶莹润泽,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绿。秘色瓷终于重见天日。

★展示八 秘色瓷之形

研究秘色瓷的直观形状:通过互联网收集秘色瓷图片和视频资料如图,对秘色瓷形成直观的认识。

秘色瓷视频资料

中央电视台视频资料——《秘色瓷的真相》进行如下简要介绍:“相传,在唐代,有一种叫作‘秘色瓷的瓷器,这种瓷器除了皇室成员之外,其他任何人无权享用。凡是有幸见到‘秘色瓷的人,无不为它的美轮美奂所倾倒。要烧成这种瓷器,必须使用一种秘密配方。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个秘密配方和这种神秘的瓷器就一同消失了,多少年来,再也没有人亲眼见过‘秘色瓷。人们只能在古人零星的诗赋中,想象它的神奇美妙。传说中的秘色瓷和那个神秘的配方真的存在吗?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朝文物已经给出答案。”

三、解密秘色瓷——解决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对展示的史料进行解读、分析、比较、概括、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实践研究能力。

1.解密一:唐朝秘色瓷的释义

“秘色”指稀见的颜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的专有名称。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精品之一,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的瓷器精品,因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得名,是唐朝、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

2.解密二:唐朝秘色瓷生产的地区及相关自然条件

秘色瓷生产于浙江东北部地区,根据记载,从三国时期以来,该地区就有许多瓷石矿点,瓷石主要成分是石英、绢云母和高岭石,一般都是露天矿床,除去表层黏土即得,开采极为方便。

3.解密三:唐诗对秘色瓷的描绘

唐代诗人对秘色瓷的颜色有形象描绘,以陆龟蒙《秘色越器》中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为代表,诗句的含义是:在秋天的晨风中,露水沾衣,透过风露可见出窑后的成千上万的越窑器(或秘色瓷)堆放在山坡上,沟壑间,如千峰叠嶂,其色似青如黛,与周围的山峰融为一体,从而夺得千峰万山之翠色。

4.解密四:秘色瓷的烧制技术及特点

秘色瓷装烧工艺经历了一个由夹砂耐火土匣钵叠烧——瓷质匣钵单件烧——夹砂耐火土匣钵加瓷质垫圈装烧的过程;装饰技术,则由无纹饰索面——细划花——刻画花的发展过程:釉色又经历了由有浓淡青黄釉——较均一青绿釉——无光泽青灰釉的变化;越瓷铭文则出现早期唐五代素面自由铭文,经北宋早期细划花纹饰下的单字款器底铭文,直到北宋中后期刻画花中少铭文的演化。

5.解密五:唐朝秘色瓷为什么失传

秘色瓷的创新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越窑演化史,秘色瓷的产生把越窑带入一个崭新发展的时代,而越窑走向衰败加速了秘色瓷的消失。

内因就是体制僵化、人才流失、创新乏力,面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變化,没有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更没有及时调整运作方式,转换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还在由政府包办“贡瓷”的“计划经济”模式上停滞不前,抱住相对单调的“青色”不放,越窑青瓷在蓬勃发展的陶瓷市场中失去了竞争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外因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北宋时吴越地方割据政权归属中央朝廷,每年进贡朝廷的任务陡然消失,失去了地方政府的包办和支持,成了和其他普通窑口一样的民窑,被迫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此时的经济、文化高速发展,陶瓷行业蓬勃发展,著名窑口北方有邢窑、汝窑、耀州窑、磁州窑、钧窑,南方有建窑、龙泉窑、哥窑等,在大江南北形成了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欣欣向荣景象。产品单一、思维僵化的古老越窑,在活力十足的新生瓷窑面前,毫无招架之功,越窑最终走向了衰败。

6.解密六:秘色瓷烧制的时代

“秘色瓷”在晚唐时开始烧造,主要依据如下:一是唐诗描写,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和徐寅的《贡余秘色茶盏》中有描写;二是历史文献,宋代施宿在《嘉泰会稽志》中提出了“晚唐之说”,认为“秘色”唐代已有而非始于吴越钱氏;三是实证材料,1987年在陕西法门寺地宫藏物中发现了唐代秘色瓷,使“秘色瓷始烧于晚唐”之说取得实证材料并得到学界认同。

研究性学习结论:秘色瓷的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实物可以相互印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和《物账碑》与历史文献《嘉泰会稽志》、唐诗《秘色越器》和《贡余秘色茶盏》等可以相互印证;秘色瓷为晚唐时越窑开始烧造的产品,唐代越窑青瓷为当时全国青瓷之首,秘色瓷是其中的上乘之作;法门寺“秘色瓷”的出土,有力地说明了“秘色瓷”晚唐时开始烧造。

“唐朝秘色瓷”教学片段的启示: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学生初步掌握了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对史料进行简单辨析并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据此能够提出初步的历史认识;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史料(如文学作品、文献资料、考古资料、文物图片、视频资料等)进行相互印证并得出结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得以提高,史学实证精神得以树立。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3]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吴枫,陈伯岩.隋唐五代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5]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6]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培养方法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