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07滕达
滕达
(大庆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 要: 研究以实验为基础,分别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前测和后测及调查问卷,进一步验证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合作学习在学生英语阅读的知识层面和阅读的心理层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合作学习的方式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
1.引言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合作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一种教学理论和战略体系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它重视课堂学生的本体性,以组群学习的方式展开。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展开对合作学习的研究,逐步推进合作学习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主要“儿童主观”发展实验,杭州大学的“人格优化教育探索”,以及湖南师范教育部大学的“团队教学实验”等。研究证明,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我国合作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一线教师不能将理论与方法有效结合,目前把合作学习理念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实践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试图以大庆一中初中英语为例,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分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旨在探索合作学习能否有效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及其作用有何种影响。
2.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与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异质群体,是一种运用人际合作的教学策略体系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在教学层面涉及几个方面内容,从教学目标来看是有导向性的活动;从教学内容来看由教师主导切分教学内容模块;从教学形式来看是同侪互助的学习方式;从教学参与者来说是以组群形式参与教学活动;从教学评价来看以小组的综合成绩评定等级。合作学习是建构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动机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学生以个体为单独的学习元,在元与元之间缺少连接与互动。学生以老师为聚焦点,采用被动输入的方式。学生在阅读中缺乏主动性,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一一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不能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自助式阅读,然后在组群利益共同体下,自发式解决阅读中的难点,这样节省了上课时间,老师可以集中讲解阅读中的共性问题。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就形成了分享互助的学习意识,利于缓解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3.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选定为大庆第一中学初中部七班、八班。七班为实验班,八班为控制班。人均班级40人。实验历时8周。经历合作学习的阅读教学后,班级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验证实验结果。实验前后都要进行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阅读测试,测试内容都是相同难度的四套阅读,每套包含20道选择题,要求学生半小时内完成。问卷调查是经验研究的重要工具。问卷设计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困惑和问题,以及学生对阅读学习的态度和英语阅读策略。问卷调查分实验前和实验后两部分对照进行。
4.合作學习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4.1实验分组
根据组内异质性原则,组间同质化原则,实施分组。实验班共有学生40人,分为10个组,每组4名学生。分组时每一组都按照好、中、差等级分配,尽可能地保证性别平衡,并确保群体活动的有效性。该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担任组长、监督员、代言人和记录员。组长负责协调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监督员必须掌握小组学习过程;记录员需要记录学习过程和发言的内容;代言人代表小组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当然,小组成员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
4.2阅读应用
英语阅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预读、阅读和阅读后。阅读中学生需要利用词汇、句法、语法、背景知识等辅助建构理解一篇文章。在实验的八周内,每次的英语阅读都要按照合作学习的实验步骤进行,以下是英语阅读课的主要过程:在正式阅读前,老师给出相应的词汇和问题。设定背景知识目标任务,下发到各组,由组长负责协调大家进行单词查阅、释义、造句。查阅相关背景信息,组织大家讨论总结,最后由各组代言者展示。大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出不同的回答,这样就在阅读前建立了很好的背景知识体系,消除了对阅读材料的陌生感。同时,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加深彼此的记忆,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在正式阅读中,学生首先自己完成略读,找出文章大意及每一段的中心句,然后分组讨论。在讨论中,要求学生使用新单词和短语,老师统一讲解有异议的地方。学生在讨论中彼此学习,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帮扶阅读困难同学。阅读的第三步是细读,老师设定相关细节和深度延展性问题,启发同学思考。每组要充分准备,最后进行展示,形成组际间的竞争。学生们集思广益,共同组稿,相互纠正发音及词汇语法错误,达到自我学习和互助学习的目的。阅读后,要由组内成员自我评估和组际间的相互评价,最终老师做总结,及时给出团队的反馈意见。
在阅读过程中,采取阶段式目标法,每一阶段设定一个目标,每个目标带有不同训练目的,需要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学生在每一阶段接受任务不同,合作学习的内容有所变化,可见合作学习是一个动态的、相互提升的学习过程。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阅读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给出最终评价。学生在经历了整个阅读互动过程后,及时得到反馈和评价,由此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4.3对比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研究的效果,有必要对比两个班测试的前后成绩,对实验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方差t检验分析。下表中假设方差相等的对应一行F和Sig,其中F值表示得到的概率值P,一般小于0.05时就说明高度显著,拒绝原假设(方差相等),认为合作学习对实验班级英语阅读教学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实验前的T值为2.02,P值为0.056;实验后的T值为3.5,P值为0.014。从表1可以看出两班阅读测试成绩的平均差异,实验班平均分增加了2.6点,对照班平均得分增加了0.13点,控制班研究前后平均得分均接近相同。由此可见,实验班的阅读效果明显强化。两个班在实验前平均分差2.3,两个班级的统计结果Sig/P值为0.056,大于0.05,符合原假设,表明两组平均值之间无显著差异,证明实验前两个班级的英语阅读水平基本相当。实验后,平均分值差4.77,p值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表明两组平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两个班级的英语阅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问卷调查设置30道题,从阅读的困难、阅读焦虑程度、平时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和阅读课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设置问题。发放问卷80份,通过实验前和实验后回收的完整问卷50份。问卷设置选项为量表题,设置4个程度选項。下面将实验后问卷调查作为归纳总结。
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和控制班93%和86%的同学普遍接受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实施后,实验班有64%的学生了解并运用阅读策略,70%的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验班和控制班相比,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焦虑有效降低。
5.结语
经历了八周的阅读教学后,研究发现,实验班的阅读成绩高于控制班,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态度更积极,阅读习惯处于良好的养成期。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不仅有效强化了学生的阅读效果,还有效缓释了学习压力,利于学生的群体交往和小组合作。问卷调查结果证明了合作学习的组群性、动态性和互助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帮扶机制,强化团体意识,共同探究问题,树立正向的学习态度,形成自发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2]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和评价[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2(4).
[4]李良勋.初中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5):35-39.
[5]周智忠.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践行新课程理念——以一节听说课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