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师主体的“爱”与“丰富”
2017-07-07刘爱华
刘爱华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摘 要: 教师主体的“爱”与“丰富”是鲜活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的关键。 “爱”是情感性的激励,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动交往,“丰富”要充分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内容的多重性质与立体内容,从而激发个体思考,积极彰显个体理智能力。“爱”与“丰富”的展现阻碍与路径并存,其中,“爱”的基础建构、“爱”的功能发挥、“丰富”的具体展现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类 “爱” “丰富”
从教育整体过程而言,课堂是课程落实的最主要、最有效的场所,课程设置比课堂更重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品质决定课程实施状况和教学质量,最终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伴随着社会转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体实践意识觉醒进入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新时期,如何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鲜活性,发挥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教师主体的“爱”与“丰富”将发挥关键作用。
一、“爱”与“丰富”的内涵
刘铁芳认为,理想的教育乃是基于爱的交往的自我丰富,“爱”与“丰富”构成我们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根据刘铁芳的观点,“爱”发生在人与人的真实交往之间,“爱”一定需要人的真实回应。“爱”的具体表达形式是关注与期待、尊重与理解、支持与促进,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联。爱的教育不仅是直接的孕育个体的爱与积极乐观的生命情态,而且是在个体积极生命情态中孕育个性的心智。总的来说,“爱”是情感性的激励。“丰富”则体现在激励个体思维,激活个体心智,积极彰显个体理智能力,促成个体的自我发现与自主成长过程之中。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中,“丰富”包括同质性、异质性和同一内容的纵深性扩展。总的来说,“丰富性”是智识发展的基础,个体的发展始终在“爱”和“智慧”两个层面展开,确保学生在“爱”的交往中得到自我的丰富。大学阶段,“爱”的建构更具艰难性,且重在理智性的扩展,是在“丰富”中渗透“爱”,这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课堂建构的基础框架与评价基准。
二、思想政治课堂中的“爱”与“丰富”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生存生态的复杂性、多变性导致“爱”与“丰富”展现的艰难性。综观以往的研究,在“爱”与“丰富”上早已提出了许多有价值且可行的观点,如教学态度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教学方式要实现多元创新,教学载体的丰富性要进一步增强等。这些观点和建议蕴含了“爱”与“丰富”的必要内容,但在实际课堂上,均存在内涵深入不足、展现发挥不够等问题,导致在课堂教学“爱”和“丰富”实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肤浅化,从而遮蔽了其功能與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爱”,从课堂主体-教师来看,课堂施展的核心在于“人”的生动实践,“爱”的施展与给予也在于具体的教师教学实践行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课堂主体-学生来看,有“爱”的展现标准是有学生的生动回应,学生对老师有亲熟感,学生个体全身心投入。真正的教学不是例行公事,而是人与人的交往,是以活跃的心灵唤醒心灵的活跃,是以卓越的生命激励生命的卓越,以不断地阅读、思考与创造性的学问与教学实践,保持对年经生命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欲求与状态的感受。有一种理念对如何实践“爱”可能有所增益,即如何在课堂上,使对学生如何学的关注大于如何教的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师应该有所感触,学生应及时回应,没有回应即不存在“爱”的实践,更不可能实现教育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如何“丰富”,应涉及这样几个方面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一是对课程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在一定的范畴之内,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除开思想性、政治性外,应与文史哲其他课程具备同样的性质,即要充分发挥其展现性、思辨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二是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是开放性的、有生命力的、生活化的、可辨析和探讨的,内容应该是系统而广泛的,而不是偏狭的、固化的、单一的、封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如果聚焦了社会,关注了现实,深切回应了学生关心和困惑的问题,理论成了指导认识和生活的理论,理论之下有丰富的内容建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就丰富和鲜活了。
三、“爱”与“丰富”实现的阻碍与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爱”与“丰富”的具体实践,无疑要遭遇一些认识上的不足和教学上的困难。教师务必明确的是,在不断丰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爱”与“丰富”的理解应该是逐步递进的,可以实施的范畴与平台也是逐步扩大的,其阻碍与路径并存。
“爱”的基础建构。“爱”不仅是情感的投入,更要有趋于理性的认同。要达成“理性的认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认识和行为:一是对教学主体的充分理解或阐释。在具体课堂情境中,教师作为主体要在认识层面达成对教师个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教师个体与课堂上作为整体的学生、教师个体与学科掌握的程度、课程目标等之间的互动关系上有深入的认识。二是学科内容的人文化取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政治性的存在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其产生的本源,但与其人文化的取向并不相悖。要展现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体现在是否以生活为中心,是否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否回应了青年学生内心所诉求的关键问题,是否对应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现有教学中,情感的投入并不缺乏,但在如何与学生共同建构理性认同上缺乏思考,内容设计和方式方法上缺乏思考和创新,有待进步与发展。
“爱”的功能发挥。情感的投入和理性的认同,不是讨好式的态度与行为,也绝不是缺乏智慧而浮于表面的谄媚与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中,不仅广泛存在“讨好式”的情感泛滥,而且遍布波澜不惊的虚假认同,教师凭此躲避性地完成教务任务,学生依此获得学分,极大地贬低了“爱”的价值。“爱”功能发挥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以卓越的灵魂培育灵魂的卓越,以教师个体积极生命的情态中促成学生个性的心智的完善,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彼此成全。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是培育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的“能动”机制的主渠道和主平台,在学生的人文底蕴、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社会创新等方面的激励与培育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以身示范,即在课堂上展现这些素养所蕴含的力量显得特别重要,如果“爱”的展现只是一种讨好式的成全,那学生被激发的只是对课堂的“怜”,是对“爱”的功能的完全遮蔽。
“丰富”的具体展现。课堂比课程重要,课程的目的是客观的,课程目的的达成,需要通过课堂的教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的“丰富”,大部分责任在教师主体的“引导性”发挥,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了“主动性”的即时发挥,即在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是否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互前进的过程;二是教学内容的展现是否遵循了来源于生活与现实、归结于理性与升华的认知规律,其内容展现过程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鲜活的、建构完整的;三是教学理念和方式上是否体现了课程的思辨性、展现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等功能和价值,在具体的展现形式上,有古今结合、史论结合、中外结合、史实联系、继承与创新等教学指导方式。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教师主体的“爱”与“丰富”的具体展现,是理想课堂的具体展现。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在课堂性质和实践基础上有其特殊性,甚至可能难度更大,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遭遇更多的阻碍,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也许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教师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类课堂上成为真正的教育者,“爱”与“丰富”既是起点,又是终结所在。
参考文献:
[1]刘铁芳.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J].教育研究,2016(7):52-60.
[2]张传燧.关于中国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几个问题[J].2010(5):42-46.
[3]袁本新.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8):30-33.
[4]齐勇.因时而变,思政课教学要切中肯綮——对“90后”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88-89.
[5]王艳飞.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6(4):245-246.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解释学视角下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17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