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胜利力模型在考试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07王映朝陈颖周开济鲁林兰春梅

文教资料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绩效考试评价

王映朝+陈颖+周开济+鲁林+兰春梅

(1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6;2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3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1)

摘 要: 现代社会对高效率、高标准人才的需求,决定了人及社会无限探究考试规律、改进考试评价技术,不懈追求考试活动效益提升的必然性。本文在概述考试绩效评价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考试绩效评价前人及现今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理论考试绩效评价体系的设想,使今后的考试评价向更加有利于考生面对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考试 绩效 评价 胜利力模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出现众多革新,對学生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广泛性、更新迅速等特点越发突出,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等学习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课堂学习和教学实践的面貌,对广泛应用各类人才选拔和升学考试的绩效评价方式变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考试学专家廖平胜指出考试是一定组织中的考试主体根据考试目的需要,运用相关资源,对考试客体某方面或诸方面的素质水平进行测度、甄别和评价的一种社会活动[1]。因此,考试是一项内容与过程都极为繁杂的社会活动,其结果受考试主客体及考试过程中的各类因素影响。对这些因素的深度研究,是提升考试效率、进行良性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

一、考试绩效与考试绩效评价

1949年,Ryle将成就、行为的效益界定为绩效,多用于培训领域比较预期效果与培训后结果之间的差异。绩效评价技术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技术和关键环节,其绩效定义为工作主体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的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2]。20世纪70年代绩效技术在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中出现,并由张祖忻介绍,开始在国内教育领域实践。高述华撰写了国内第一篇有关“学习绩效”的研究论文,随后一些学习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学领域的专家开始了此领域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试研究由以往传统的教学、考试设计转向如何提升考生考试绩效、改善考试绩效评价技术。江琦将考试绩效定义为考试者为完成考试任务或者达到预期的某个考试目标而执行的行为[3],并探究了考试绩效的结构,指出考试绩效是一种行为方式及结果的统一体,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变化过程。

考试绩效评价(Exam Performance Assessment)又称考试表现性评价,即测量考生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4]。当前对考试绩效的评价,主要有考试成绩(等级或分数)(Burns 2004)、同一学科不同水平考试成绩、多种学科的学业成绩(徐方忠等,2000)三种指标,但这些以成绩为评价指标略显得单一,Chemers等人使用学生自评、学业预期、教师评价等指标测试考生的考试绩效,使得自评与他评成为考试绩效的评价体系一部分。江琦则以考试成绩和预期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值为考试绩效评价指标,这使得评价指标更客观合理和多样化。

二、考试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当前对考试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表编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上,这需要绩效理论作为基础支撑。Borman于1993年首次将行为绩效分为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任务绩效是组织所规定的行为或与特定任务有关的连续动作,而关联绩效是自发的行为、组织公民性、亲社会行为、献身组织精神或与特定任务无关的行为。Arvey等研究者发现关联绩效与任务绩效存在显著的差异,Conway使用验证分析和多质评价法证明了关联绩效和任务绩效划分的合理性,并指出了两种绩效在作业任务中的差异表现更加突出。同时,Motowidlo也指出任务绩效是基于结果和特定作业的绩效,与具体职务行为密切相关,关联绩效与职务工作没有直接联系,一般是基于非作业特征的一系列连续动作。即组织员工行为,对企业的运作环境和长期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Scoffer细化了绩效模型,认为任务动机和任务经验构成任务绩效,以助人动机、人际技能、良好工作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人际促进和职务奉献两个因子构成了关系绩效。王雁飞据此模型改编了包括工作奉献、人际促进、任务绩效和总绩效四个因子的企业员工绩效量表。刘霞在简单改造王雁飞工作绩效的理论构造和测量工具基础上,发现成就动机、自我监控策略、目标定向与表现性评价成绩正相关。江琦据此编制了信效度良好的《大中学生考试绩效问卷》,确定了考试绩效包括考试自主性、任务绩效和人际促进三个因子,并将为同学服务,助教举动等学习之外的利他行为作为关联绩效主要评价指标。廖明英利用该量表,发现考试绩效与高考压力显著负相关,与积极的应对策略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策略不显著负相关。张大均等据此问卷,证明考试心理素质是考试心理问题影响考试绩效的中介变量。胡巧则证实了该问卷在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检验上,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王雁飞等将大学生在某一时期内的学习结果、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的总和定义为大学生学业成就[5],并据此编制了由行为绩效和客观成绩两个部分构成的大学生学业成就绩效问卷,其行为绩效量表由学习奉献、学习绩效和人际促进三个维度组成。

考试绩效评价技术的发展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对网络学习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兴趣。陈跃发现Moodle平台通过知识获取能力、协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评价能力、迁移能力等方面,提升了学生网络学习绩效。郑勤华使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发现学习者个体因素是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成绩最大的因素,家庭社会环境次之,而远程教育机构投入的影响不显著。赵哲以此构建了网络学习品质、学习行为、学习结果、组织效率、组织经济5个一级因子、12个二级因素和33个三级维度的学习绩效评价指标。石娟则建立了包括学习行为(感知、共享、论证、协商、创作、评价、反思)、学习成就(测验成绩、智慧制品、能力水平、荣誉影响)等因子的网络协作知识学习绩效评价体系[6]。

三、考试绩效的胜利力评价模型构建

胜任力(Competency)于197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提出,并建立起冰山胜任力模型。他认为传统的智商、能力倾向测验不能准确预测出职业成功或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成就,其测验对少数群体、贫苦人群、妇女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此,他倡议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评价体系。那么胜任力模型适用考试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吗?胜任力是认知、行为技能、某领域专业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机、自我形象、特质等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且能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个体特征。胜任力模型融合Freud冰山模型、Maslow需要层次理论、成就目标定向等先进理论的研究成果,模型底部代表着深层次的绩效预测指标,顶层则代表表层的预测特征(Pellegrino 2016)。胜任力模型已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绩效评价技术的基础性与关键性理论模型。江琦认为影响考生考试绩效的原因众多,既有宏观环境、组织机构的作用,又受考生与情境交互的情境因素,包括认知、性格、行为、情感、态度等考生心理因素的影响。基于胜任力的考试绩效评价模型对考生的内隐素质(如个性、动机和价值观等)反馈的显现,有助于协调考生科学备考,减少考生学习资源浪费,降低备考成本,从根本上提升考试绩效(Chauhan 2017)。吴坚红从心理学的视角,检验了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的考试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下图),对考生未来绩效产出可能性和潜在素质“标记”出的绩效产出稳定性进行评估、预测。及时对在冰山面上的行为、技能、知识和能力等易被评价的显性绩效指标和冰山水下自我认知、个性特征、价值观、态度、动机与需要等关联绩效进行综合性鉴定、评估(Jubaedah 2017)。以综合其他绩效管理手段,如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全视角反馈、平衡记分卡等绩效管理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明确努力着力点,进而更好更快地提升考试绩效,是未来考试绩效评价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以江琦考试绩效评价的研究为开端,考试绩效结构基本确立。众多学者对考试绩效评价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探索,但目前主要围绕考试绩效结构建构、学习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偏重于学业绩效的评价,较少探讨关联绩效。总的概括起来,当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研究考试绩效及相关概念间关系时,定义不统一,概念含糊。其与学业成就绩效、学习绩效的区分不够严格,各研究成果间难以交流比较。现已揭示考试绩效中介、调节变量作用的研究,未从整体上考察考试绩效及各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其构建的评价指标完整性、关联性还有待强化。

2.在研究方法上,描述性、横向研究较多,实验、纵向研究较少,质性和定量综合研究则更少。大部分考试绩效评价是从教师、教学机构、考试机构的角度进行的经验性总结或现象描述,系统性探索相对较少。我们不仅要揭示考试绩效评价的静态结构,还要考察考试关联绩效、考生心理、考试胜利力的动态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加强纵向研究,并联系考生就业绩效、个人成长、社会适用,大范围、长时段地对考试绩效进行深度研究,发挥考试绩效管理工具、价值导向、教学反馈和个人改进的功能。

3.在研究场景上,考试绩效评价场景大部分集中于网络学习、网络考试绩效的探索上,线下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地方呈整体性缺乏的状况。具体考试情境、新型考试中的绩效评价研究较少,而一般学习情境、网络学习场景中的研究相对较多,少有考试绩效评价工具的研究。

五、展望

今后關于考试绩效的研究,可以尝试构建以胜任力为理论基础的考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层次性强的考试绩效评价工具。建立考试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形成考试绩效胜利力档案,将考生考试绩效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联系,避免单方面从最终结果或考试过程来评价[7]。

首先,理清考试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加强考试任务绩效及关联绩效的作用机制、因果关系研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教育学、考试学、人才学等相关学科最新成果,合理吸收其积极部分,理清考试绩效各因子、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从系统性、整体性上把握考试绩效,奠定考试绩效评价的坚实理论基础、科学应用价值。

其次,评价工具需严格的信效度检验,确保绩效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尽量避免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使用者个人因素带来的偏差,力争胜任模型指标对考试绩效评估的高预测力。平衡模型评价实施成本和效益间的关系,综合纵向、横向研究优势,结合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从绩效差异入手,提高考试绩效评价结果的表面效度、生态效度(李银萍,2013)。

最后,重视考试绩效评价的反馈作用,构建一个全视角及时反馈系统。Kim指出个体主动寻求反馈有利个体更好地融入组织,感知其主人翁身份。寻求反馈是积极沟通交流的方式,有利于组织和个人目标实现,和谐文化创建(Hays 2011)。Stobbeleir也发现,与反馈者在任务信息、角色信息、绩效评价和绩效感知等方面积极互动,有利提升自我学习动机,实现自我目标,提高双方的创新绩效和任务绩效。多个评价者对被评价体进行全视角反馈,减少了基于有限信息产生的偏误,增强了评价的真实性、可信性和透明度,有利找准病因,精确诊治,改善考试绩效,这在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

如何对考生考试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胜利力模型的考试绩效评价注重实践与过程,关注考生能力提升及潜能发展的特点,为考生考试评价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绩效评价需考虑如何不断更新绩效管理目标并指标化,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符合考试胜利力特征;如何客观评估考生适应能力的变化;如何设计、开发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的评价工具,使之更加便于考生使用;如何跟踪考生能力的发展,理解其与社会、周围环境的交互机制等问题,都是考试绩效评价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萧鸣政.现代绩效考评技术及其应用(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20-22.

[4]吴岚,钟志贤.绩效评估:一种有效的远程教育学习评价方式[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4):18-22.

[5]王雁飞,李云健,黄悦新.大学生心理资本、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1(6):128-136.

[6]石娟.基于问题的Web-CKB的学习行为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教学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3).

[7]Hu M I M, Horng J, Teng C. Developing a Model for an Innovative Culinary Competency Curriculum and Examining Its Effects on Students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016,50(3):193-202.

猜你喜欢

绩效考试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