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2017-07-07薛华叶利军粟孟林胡爱明王洪龙

文教资料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革命家家训家风

薛华+叶利军+粟孟林+胡爱明+王洪龙

(1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3长沙师范学院 思政课部,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训”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经典的湖湘文化与爱国主义融合的结晶,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属性及目标都具有高度一致性,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结合点,努力挖掘湘籍无产阶级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淳化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为顺利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合力。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 养成教育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问题思考

自十六届六中全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聚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阐释到实践载体,再到路径创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价值和意义等多个层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仅中国知网搜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示条目就有44495条。通过浏览核心关键词显示的大量文章,认为高校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系统研究不够。

各高校认真贯彻中央精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它的地位得到了突出、功能得到了强化。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授课内容更有针对性,授课模式有了符合时代特点的创新,授课载体更加丰富等,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跨度大、课时少,理论讲授不夠集中,不够系统,缺乏新的系统的权威的教辅教材或辅导读本,教师囿于课本,难于放开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难以产生共鸣和深度思考。

2.合力研究不够。

思想政治理论部是高校中党员比例最高、政治素养最高、学历层次最高的部门,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的努力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够。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若没有高校党委总调度总统筹,则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部主阵地作用,不能实现部门联动合作、师生参与、家校联动,培育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3.深入研究不够。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个明显事实是:经费投入不够、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课时不够、教学任务繁重、实践经验不够、部分领导和技能教师的认识不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时间、精力、经费、动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展大量细致烦琐的教育养成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宣讲者,必须对党的路线与政策有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解读,要求教师政治立场坚定、知识涵养深厚、政策把控能力强等。但对于一个从学校走入学校、从课堂走进课堂、前期社会经验少、后期专业培训不够的教师而言,驾驭课堂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困难,更遑论深入研究了。

4.载体创新不够。

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除了抓课堂讲授之外,还要在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气氛方面下功夫,或通过宣传栏、橱窗、广播等方式,或在学校举行的节日庆典、晚会、比赛等活动中冠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名开展,存在重形式而轻实质,活动载体的手段和内容创新不够等情况。譬如,宣传栏内容更换的频率较慢;宣传案例的选择陈旧过时、单调空泛、过于注重高大全形象的塑造;宣传活动主题不够鲜明,导向不够清晰,不能很好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宣传形式生硬呆板单一,等等,没有有效遵循新时期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既脱离时代要求又脱离学生认知,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5.实践养成活动不够。

古人云,知之非艰,行之维艰。要达到知行合一,青年学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精神追求,外化于自觉行动,需要长期持久的实践养成教育。但是在高校,一方面,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一般采用大班授课,每节课学生人数都在100人左右,组织这么庞大的一个集体到社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不太现实,课内的实践活动因受学生人数和课时限制,各项条件都不具备而难以有效开展,学校自主社团开展的实践活动若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则难以使学生达成共识,以致各级均知道实践养成的重要性,但是实践活动仍存在纸面和形式上,没有形成持久的长效机制和监管机制。

二、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进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意义

中共十八大的会议报告从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实、守信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必须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的载体。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训”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经典的湖湘文化与爱国主义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三者绵延传承的集大成者,是当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典教材,用它来主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的意义:

1.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教材。

第一,两者内在价值高度一致。首先,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中所包含的正心诚意、修身明德、温良恭俭让等人格精神,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层面精神高度契合。《毛氏族谱》中家训总结为八个字:诚、信、仁、厚、勤、俭、谦、卑;家规十八条,包括孝父母、尊师长、友兄弟、教子女、睦亲邻、恤孤寡、崇俭朴、戒奢侈等,这些都深深影响到青年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在他的一生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并传承到他的革命家风文化之中。从他写给子女的二十八封信里可以看出,他对子女的期望与他承接的家族文化和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其次,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念,即经世致用、敢为人先、务实担当,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社会层面高度契合。陈独秀在《欢迎湖南人底精神》中写道,湖南人底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毛泽东常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他多次在诗中歌咏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有牺牲多壮志,好教日月换新天”。这种文化性格非常深刻地影响着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并体现在他们的“家风家训”之中。63岁高龄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他在给妻子信里写道:“从兹奋斗呈新样,勿许人间有不平。六十三龄春又至,惭余意气尚纵横。”[1]虽年过花甲,但仍然肩担道义,感时忧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第三,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中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家国大爱,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高度契合。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历史任务的爱国主义为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风家训”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与精神内核。爱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强的主旋律,也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是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幸福,中国共产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自然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这点来看,所有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者”。曾志在遗嘱中立下了一系列“不”,说:“共产党员不应该有遗产,我的子女们不得分我的钱”,并交代“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家里设灵堂;京外家里人不要来奔丧”[2],等等,这么多“不”字,体现的是一个老革命家的国家观念和人民情怀。

第二,二者社会属性一致。其一,都具有无产阶级属性。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这一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解放,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集中反映和代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二,价值导向方面,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真正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而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则是告诫和嘱咐子孙后代做好无产阶级革命的接班人,如他们谆谆告诫后代要“多读书,为社会多做贡献”[3]、“胸怀国家,心系黎民”[4],“要好好为国家做事”[5]、“不能伸手向国家要这要那”[6]、“共产党人是给人民办事的,不是给一家一族办事的”[7],等等,处处以人民利益为先,以国家利益为重,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2.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具备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体系。

其一,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并始终以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传承“家风家训”,使后世子孙在科学世界观统领下获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二,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同理想。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都是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三,都以爱国主义为旗帜。爱国主义是历史和时代双重选择的结果,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出相同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是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基石。其四,都以改革创新为着力点。李聚奎教育子女要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精神,“纵然让我再活八十岁,我也绝不止步不前”。历史和现实都在实践中证明,唯有改革和创新才能给中华民族赢得发展的机遇,才能赢得更大未来,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其五,二者都遵循相同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实践的真知灼见,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3.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殊价值。

第一,涵养主体具有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性质决定了其“家风家训”的先进性,“从主要特征看,它具有目标引领的科学性、没有特权的平等性、不谋私利的廉洁性、艰苦奋斗的进取性、继承与超越于一体的创新性、家风与党风一致的相融性以及知行合一的示范性等显著表现”[8]。习近平说:“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是全党全社会称颂的表率,是感动和教育后人的好教材。

第二,涵养主体具有典型性。“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卓越贡献,在社会各界达成广泛的共识。其“家风家训”可以看成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典范,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家风家训”完全可以替代相同的革命家风所承载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具有典型意义。

第三,涵养主体具有时代性。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时代动荡巨变,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传承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植入无产阶级思想等新的元素,展现出的个人品格、政治素养、理想信念和时代精神,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易与新时代、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产生共情。

三、用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养成路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9]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强调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因此,用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而开创“全程培育”和“实践养成”的全新局面。

1.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和氛围。

首先,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社会环节,要营造长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态环境。把学生观看时政新闻列入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聘请专家、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博物馆资深研究员等开展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巡回演讲,开辟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訓”文物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持续保持培育热度,为各阶段的培育主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家庭环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反哺家风建设,如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回家与长辈开展一次“我们的家风家训”、“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一席谈”等谈话活动,或者征集“我们的家风家训”、“我们县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好家风”等征文活动,一方面巩固培育成果,另一方面反向影响一个家庭家风向良好家风转变。

其次,重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平台。完善高校“大思政”长效机制,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协调各部门的专职部门,建设校内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宣讲团队;制订高校阶段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深挖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史料,编辑客观真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教辅教材。抽调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相关人物纪念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物传记著作者等多方研究领域资深专家组成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史料研究小组,同时与相关历史人物后代或相关知情人核实史实,史料力求真实、有个性、有特色、生动。

2.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培育。

(1)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色课堂。无论是本科院校4+1模式,还是专科院校的2+1模式,这些课程的理论解读,都可以从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中找到案例作为支撑材料,教师可精挑细选典型案例,将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的故事编写成册,作为辅助教材,这是弘扬优秀家风的一个“看得见”的行动,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涵养品格,养护心灵,这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生动鲜活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同时填补了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缺乏有关教材的空白。

(2)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氛围。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有过一句著名的警名:媒介即信息,湮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历史史实,其精神内涵若不以合适的媒介去传播它,就没有价值,更不会对当前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了解和尊重新媒体时期成长起来的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的媒介传播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训”以培育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比如利用学校公众号适时推出一些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故事和家训、介绍优秀学生写的关于“家风家训”的优秀文章、朋辈榜样的家风故事;利用学校宣传栏、橱窗等平台展出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信、遗嘱,或其他感人事迹和家风故事,并时时维护,定期更换内容;或利用学校广播电台、学校电子屏等“听得着、看得见”的媒介,介绍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素材;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介绍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相关事迹或家风故事的微视频或要求学生自制微视频来播放,这种直观又精简、内涵丰富的微视频在高校一直广受学生欢迎。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方式不断推送相关与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文章;或以学校周边的烈士陵园和革命故居为重心,建立学校实践教学基地,或以学校社团、志愿者的形式,经常在社区,或去福利院、养老院等地开展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外实践活动,等等。这样,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营造浓厚的具有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风家训”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说,在所有媒介中,教师本身也是一种媒介,教师就像一个信号发射台,通过对自身知识理念的加工、再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让学生接受相关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以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

3.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践行方式。

首先要抓好课内实践这个关键环节。2014年5月4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养成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对学生产生深入持久的效果,在课堂实践中,应围绕“家风家训”,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我最喜欢的一句家训”征集、“一封家书”征文、开展“阅读家谱,感悟家风”的课堂讨论、“湘湖好家风”读后感比赛、“家风家训”大家谈的实践,可要求学生从当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训”谈到我的“家风家训”,等等,用多种形式系统深入地阐释一个主题,以使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训”沁入学生脑中。其次,创造条件适当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如把入校军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以学校周边的烈士陵园、伟人故居、博物馆等为重心,建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组织黨员宣誓或开展其他活动,也可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到家乡所在地参加伟人故居,或以学校社团、自愿者的形式,经常在社区,或去福利院、养老院等地开展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外实践活动,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更加灵活的拓展深化教育,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全方位展开又重点突破,找到有力的切入点和基点。

参考文献:

[1]谢觉哉.谢觉哉家书[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7:46.

[2]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6.

[3]刘大千.多读书,多为社会做贡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6/16/c_127919693.htm,2015-06-16.

[4]戴勤,蒋剑平.胸怀家国,心系黎民[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5-07-20/060932125191.shtml,2015-07-20.

[5]杨柳青.要好好为国家做事”——黄克诚长女黄楠谈家风[EB/OL].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5-08/01/content_998582.htm?div=-1,2015-08-01.

[6]白培生,李秉钧.不能伸手向国家要这要那[EB/OL].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5-05/13/content_ 971091.htm?div=-1,2015-03-13.

[7]胡耀邦.共产党给人民办事 不是给一家一族办事的[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13/c_12655045_ 3.htm,2010-10-13.

[8]魏继昆.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N].光明日报,2017-04-26.

[9]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4/c_126460590. htm,2014-05-04.

基金项目:湖南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家风家训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5A0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革命家家训家风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党性风范
勤劳节俭传家风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