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的思考超越了教材
2017-07-07余菊仙
余菊仙
“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学生想法的本质!”
——题记
科学课上,我正在指导学生根据“降水量等级表”来区分下雨的等级,孩子们拿着笔专心致志地填写着作业本中的“活动记录表”。
“老师,周正在科学书上乱写!”一个孩子突然叫起来。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只见周正在科学书中的“降水量等级表”上涂涂写写,书上的印刷字被擦破了,取而代之的是他自己写的狗爬一样的字。我明明在第一堂课上就强调过:科学书是循环使用的,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这孩子!不过对他,我真是有恻隐之心的,因为在教师节那天,他是唯一来拥抱我的男孩子,更是每天都要冲我笑的“小傻冒”。当时班主任就提醒我:你瞧,多大的人啦,还这么……别理他!
“堵”不如“疏”吧,于是我问:“在做什么呢?”
“老师,我在修改叫法。”他抬起头看了看我,显得有些怯意。
我仔细一看,表格中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都被改成了“小水、中水、大水、洪水……”真是自作聰明!
“为什么要这样改?”
“因为这里说的是降水量,不是雨下得大不大。而且你刚才说下雪、下冰雹也是一种降水,而且如果是很大很大的阵雨、暴雨,但是就下了一下子,降下的水比较少,你能说刚才下的是小雨吗?”他说得很激动。
本来有点恼火的我一下子愣住了。有位校长曾经说过:听孩子说话,是你要学的。尽管条理不够清晰,但是我听懂了。他的回答好像拨开水藻,露出了一眼小活泉。我轻轻拍了一下他的头,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你很会思考!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也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
周正抬起头傻笑,这回他眼里完全没有了怯意,而是带着满满的自信走向讲台,声音洪亮地讲述他的“重大科学发现”。
听完,底下同学一片哗然。
接着,周正像老师一样在台上“点兵点将”,下面的同学依次发表见解。
“周正同学,我要纠正你的观点。我们这里讲的降水量不是你说的一段时间内的雨量,而是24小时里总的水位升高了多少。”
“我也不同意周正的说法,因为我们测的是水位的高低,而周正讲的好像是下雨的猛烈程度。”
哈哈,本课的科学概念越辩越清晰了!我暗自得意。
“我支持一下周正,既然你们也说下雨的等级是描述下雨的猛烈程度,那怎么可以用来区分降水的多少呢?所以我也觉得用大雨小雨来描述降水量不大科学。”
“我也有同感。我们平常看到很大的雨滴密密麻麻地下来,肯定会说下大雨了,谁会因为它下的时间短,而说这是毛毛雨呢?又或者毛毛雨24小时连绵不断地下,你会说这是特大暴雨吗?”
更多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这科学书都是科学家编写的,难道会错?”有人窃窃私语。
“你们迷信权威!”有的力挺周正。
……
“我可以发表意见吗?”我这一问,正中孩子们下怀,纷纷作洗耳恭听状。
“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水,在没有蒸发、渗透和流失的情况下,24小时内积聚的深度。不管这24小时内,有没有下雨,下了多长时间的雨,都只算24小时中总共的降水深度。而周正说的其实是降水强度,比如在下雨的这30分钟内降了多少水,没下雨的时间段不算在内。这是更深的知识!目前,在气象上统一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所以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我顿了顿,继续说,“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周正的名称表述,这样的确不容易把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混淆起来。但是要所有人都认同你的命名,得有个前提——”
“像牛顿一样杰出,力学的单位才用‘牛!”“像林奈一样有贡献,才有资格给植物命名!”“像发明温度计的科学家一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接茬。
我悄悄地瞥了周正一眼,他正悄悄擦去那些字,然后在作业本上工整地写下答案:小雨、中雨……神情是如此专注,目光中饱含着无限憧憬。
我窃喜:我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理解为完美实现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而是落脚于成长中的人!
(浙江省龙游县西门小学 32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