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人际关系主题教学研究

2017-07-07马莉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文化价值教学研究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学习至关重要。然而学好一门语言,除了单纯的学习词汇与语句,还不能落下对其文化的了解与认识,这就需要加强对人际关系主题教学的研究。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英语文化价值的认识显然不够,英语文化并没有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而被单独区别在外,缺乏对英语文化中人际交往特点的了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以“自然而然”的状态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本文就文化视角下的小学英语人际关系主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并围绕文化知识要与语言材料结合、在文化对比学习、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开展英美童话剧表演这四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价值 小学英语 人际关系 教学研究

近些年,英语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的最基本学科之一,归根到底,英语教学的目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这就离不开文化价值的体现。体现英语文化价值最好的方式便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时理解与吸收英语文化中的合理价值,将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与精神一并带动起来。“主题教学”是这些年研究英语教育与文化的新方向,它在强调语言作为交流载体的同时,更是语言人文性的一种体现,通过英语人际关系主题教学,能促使师生更好地投入英语课堂活动中,以推动英语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人际关系主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文化价值的显现偏颇

“文化价值显现偏颇”较为突出的问题体现在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方面。

(1)教学目标

通过收集一些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主体教学教案,发现多半教师都没有从整体层面来思考单元教学,文化教学意识明显不足,教学时文化与语言呈现的是相互脱节的状态,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内容也并非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有部分教师虽然在单元设计中提到人际关系,其内容也牵涉到了文化内涵,不过并没有细化在单课时的教案中。

(2)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如果教学目标体现不出文化价值,教学内容也仅仅是进行语言操练的一种呆板工具。对话是英语中极其常见的教学内容,然而有些教师并不能充分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在课堂教学中,英语词汇只是词汇,而对话也不过是练习新单词与语法的一种载体。如,在英语中,无论是姐姐还是妹妹都统称为“sister”,哥哥或弟弟都用“brother”表示,“uncle”则代表的是叔叔或伯伯。而在汉语中,有着姐妹之分、有叔伯之称,也有着“長兄如父”的文化传统,这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但是对英语国家的人而言,这是一种由年龄、称谓引发的不平等。教师应就这个单元或是这些词汇进行对比与分析,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英语文化,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很少会有教师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更多强调的是英语的发音及其运用。笔者以往听课中特别注意到会有学生问:“怎么辨别brother到底是指哥哥还是弟弟呢?”而教师的回答通常是“根据对话中提到的年龄就能知道了”,或是“直接通过图片进行观察”。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往往是以考试为主,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渗透与融入,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及话语方式。

2.文化价值假体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文化价值假体现并不是指教师教学时传授的虚假文化信息,而是教师在教学时强行渗入的文化意识,其与教学动机、开展方式及其效果最终不能很好地吻合,难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英语文化的特点。

(1)文化元素引入失真

目前,小学英语教师普遍把文化作为讲课的背景知识,而没有将其渗透进学习中,因此学生很难自然而然地感知英美儿童的人际交往,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英美文化的价值。曾有研究者专门为此进行过调查,在收集的100份教案中,有75份教案涉及到了人际交往主题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而其中有49份教案仅将文化当做教学的背景知识,这就占据了总比例的65.3%。这样的方式很难将英美文化真正落实在学生内心,他们也不会有深切的感受,且互动性不足,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再加之处于小学阶段的英语人际关系主题教学所能涉及到的文化知识极其有限和重复,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厌倦,然而绝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

(2)教学中中外文化失衡

这也是假文化的一种体现,跨文化不是单方面的表现,而应该是跨文化的双向交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平衡两种文化,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严重,要么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传统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思想带入到英语教学目标中;或者是重视英语文化,将跨文化交际作为目标,让学生与英美小朋友交流时,一切皆以西方惯例为主。小学时期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交流,应该是教师将英语文化有意识地引进教学中,解析其人际交往的特点,带领学生同时接触中英文化,在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的同时,还能提升对英语文化的认识与敏感性,使学生具备人际交往中应有的跨文化意识及其技能。因此,在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衡是一种误导,它传递给学生的是不真实的信息。

3.教学活动缺乏整体设计

国内小学英语教材多半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关联,且素材比较丰富。小学英语人际关系主题教学的内容涵盖了社会行为、合作交流、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三方面的子话题,子话题里面又包含着大量的日常对话,比如问候、介绍、道歉、邀请、建议、拒绝等等,这些对话无一不体现了英美人际交往的特点。但部分教师并未对教材进行整体的分析与整合,没有将单个的话题教学划入到人际关系的范围内,因此,单个话题间就容易出现逻辑断节的现象,人际关系主题教学因此变得碎片化。由于话题间缺乏连续性,容易出现对主题把握不准,教学主题不明晰,教学作用不明显。

二、人际关系主题教学实施的方法

1.文化知识要与语言材料结合

由于小学生对外界,尤其是对英语国家的认识尚浅,对于教师将英语文化当做背景知识来讲解,学生短期内可能会觉得新鲜,但小学阶段能接触的英语文化通常都比较单一且重复,长此以往,学生无论是在认知心理还是在感性思维上,很难做到真正理解与认同英语文化价值,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自然就难以达到驾轻就熟的水平。教师可在背景材料中融进英语文化,或是适当调整教材里的对话,以突出英美人际交往的特点,重新设计情境或调整对话,使其能适用于课堂教学,这既不耽误学生正常学习,还能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英美人际交往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本文针对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my new teachers》这一课,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重新设计了新的阅读材料与对话,使学生能感受到英美国家师生之间平等友爱的关系。

My English teacher has a kind heart.

My P.E teacher is very strong.

My music teacher sings nice songs.

They help us learn. They help us piay.

When school is over,I want to stay.

此材料的最后两句“They help us learn. They help us piay”与“When school is over, I want to stay”真实再现了英美学校中师生之间的生活状态,教师既与学生一起学习,还能陪伴学生一同玩耍,在这种愉悦平等的氛围下,学生在放学后依然想留在校园,这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友爱,英语文化被完美融合进了教材中。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督促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多思考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强化自身的文化教学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多样化文化教学,而不再是单一而呆板地引入文化元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文化教学能力。

2.在文化中对比学习

不同文化价值取向自然有其相应的人际关系特点。本文所描述的文化对比主要是指在深切对比与感受中英两种文化下的人际交往特点后,让学生从中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外界的一切事物都能在比较法的帮助下使人明白对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加深对该对象的理解,同时也说明比较法是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方式。在教授人际关系主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整体分析单元教材,明确能体现英语文化人际关系特点的单词或是语句,并通过文化对比将其体现的内涵进行深度的分析。教学中可能会含有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语句,这样的语句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教师需将这些语句找出来,并将其作为教学重点,之后用上文中描述的“文化知识与语言材料结合”整合教学内容,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比如,同样是面对別人的恭维与赞扬,但是英美人与中国人的反应却不尽相同。在教“thank you”与“Its nothing”时,教师就可通过具体的情境将中英文化代入其中,对比出这两个句子的使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3.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

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小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且因其年龄尚小,阅历也很浅,人际关系也比较单纯,因此,在课堂交际实践的开展过程中,模拟再现的生活场景不能过于复杂,教师须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语言水平真实再现。如,在学习打招呼、询问姓名的课时时,教师可让每位学生都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在英语课堂上以英文名相互称呼,也要鼓励学生在平时与教师、同学、家人间多用英语问候。同时,英美国家推崇的人人平等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细节,比如他们的学生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很常见,并不是不礼貌的表现。教师可充分利用这点,真实再现这样的生活情境,不但能使学生在充满自然的氛围中用英语愉悦地沟通交流,也能体会到英语文化中的平等、友爱、自由的精神。

4.开展英美童话剧表演

英美童话剧里面的故事与对白及语句理解起来相对更为简单,且小学生通常都喜欢看童话故事,童话剧是他们非常容易接受的一种文体。童话剧能将英美儿童的心理与人际交往特点展露无遗。比如《灰姑娘》中,灰姑娘必须在午夜12点之前离开宫宴,把衣服准时还给仙女。这无形中向孩子们传递了在人和人的交际中需要守时、信守承诺的思想。英美童话剧的开展,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也更容易接受童话剧的表演方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另一方面是因为童话剧来源于西方,在情节的设计上更符合英语文化,其口语化的表达也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能从中获得愉悦、舒畅的感觉,在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同时,还能通过童话剧的对话了解到英美国家人际交往的特点,于潜移默化中注入诚实守信的精神,并成为一种自觉。

英语词汇不单是语言的载体,英语教育也绝非单纯教授语言的工具,其中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信息。中英两国的人际关系各具特色,但又能相互补充与发展,人际关系主题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展示两国人际关系的特点,将培养、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通过人际关系主题教学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价值的认识,在增强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能使其人际交往素养及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琳.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价值意识[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

[2] 郑晓红.以文化价值观念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7).

[3] 朱丽君.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 张月英.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5] 谭丽.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1).

[6] 窦春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3).

[作者:马莉艳(1971-),女,甘肃兰州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文化价值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