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十二)
2017-07-07钟承岳
钟承岳
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a:40 Mn: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灿若星辰的中国典籍,有许多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于谦的《石灰吟》就是一个范例。诗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是贵州省内最大的河流。乌江豆腐鱼,脍炙人口,誉满天下 。该菜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糖类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
3.“冰澈泉”是来自遵义汇川的天然矿泉水。判断“冰澈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4.“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生铁、锰钢、青铜
B.碱:纯碱、烧碱、消石灰
C.盐:氯化银、氯化钠、氯化氢
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铝合金
5.湄潭翠芽是贵州十大名茶之一。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鋅、硒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B.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茶叶中所含茶氨酸属于有机物,锌、硒属于单质
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6.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了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B.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向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往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7.图1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粉末][稀HCl 稀HCl 稀HCl][样品][H2O][滴入
NaOH
浓溶液][小气球][Fe Cu Ag][① ② ③ ④][CO2]
图1
A.①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②实验中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为Fe>Cu>Ag
C.③U形管中液面的变化可以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D.④中根据小气球变大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8.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②中所得溶液呈浅绿色
B.反应③中D物质可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铁
C.C物质是盐酸
D.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Ca(OH)2+CO2=CaCO3↓+H2O
9.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 [一定条件][甲 乙 丙 丁][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图3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10.下列有关“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
B.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X的化学式是NO2
C.加热24.5 g KClO3和4 g MnO2的混合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24.9 g,则O2的质量为3.6 g
D.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SO2和C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S、O元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11~16小题每空1分,17小题4分,共40分)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C、O、N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有剧毒气体: 。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③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小苏打: 。
(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③可以利用厨房中的 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12.图4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x] [y][A B]
图4
(1)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A图表示的微粒符号为 。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
(3)若A中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3.Cu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 ,氧化亚铜 。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5所示),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 。
14.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20\&30\&40\&50\&溶解度(g/100 g水)\&KCl\&34.0\&37.0\&40.0\&42.6\&KNO3\&31.6\&45.8\&63.9\&85.5\&]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KCl、KNO3两种物质的溶液都析出晶体,该方法是 。
(3)KCl、KNO3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填字母)。
A.20 ℃以下 B.20~30 ℃
C.30~40 ℃ D.40~50 ℃
(4)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 g;40 ℃时,将70 g 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 g。
(5)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溶
质
质
量][冷却时间][冷却时间][冷却时间][冷却时间][O][O][O][O][析出
晶体
质量][溶
剂
质
量][溶质质量分数][A B
C D]
图6
(6)实验设计:将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不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 \&KCl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5.请结合图7回答问题。
盐
酸][水][弹簧夹][有孔
隔板][A B C D E F]
图7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下同)。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见图8)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
(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②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 。
16.“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探究
(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有 (填化学式)生成。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双氧水的双重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鱼浮灵”样品的组成测定
利用图9所示装置进行“鱼浮灵”样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查阅资料:①活性氧含量是指样品中能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3.0%>活性氧含量≥10.5%是合格品。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和氧气。
样品][浓
硫
酸][稀硫酸][铜网][碱石灰][A B C D E]
图9
(3)实验前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入N2。实验前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4)装置B的作用是 (填字母)。
a.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b.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5)若没有装置E,会导致x∶y的值
(填“偏大”或“偏小”)。
(6)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 g,D装置增重2.2 g。该产品中活性氧含量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属于 (填“一等品”或“合格品”);x∶y= 。
17.某石灰厂需要测定产品生石灰中杂质(杂质只含CaCO3)的质量分数,小斌进行了图10所示實验。
(只含CaCO3杂质)][加500 g水][加100 g稀盐酸
完全反应][609.78 g溶液]
图10
请计算:
(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见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