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情实感动人心

2017-07-07逄增清宋芝文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叶老叶圣陶用心

逄增清++宋芝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作文要具备真情实感需要做到三点:要做真诚的人,写真实的生活;感情要真实,不说假话,不说套话;感情要健康,要积极向上,要有青春活力。

一、做真诚人,写真生活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源头在于做人,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要注意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那些打动人心的文章往往都是真实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真实的才是独特的,才是“唯一”的,而唯有这个“唯一”才能闪耀真诚的光芒,打动读者。

例如《老王》一文,作者杨绛记叙了在那个特定的岁月里与老王交往的点点滴滴,这点点滴滴虽然平凡,但这平凡中却折射着作者一家人以及老王的善良、真诚,勾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温暖,打动了无数读者。

二、抒发真情,打动读者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可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用心关注身边的事情,用心体验当下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表达对长者、崇高者的尊敬与钦佩,表达对不幸者、弱者的同情与悲悯等等,这些发自肺腑的真情就会传递给读者。

例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作者记叙了叶圣陶先生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小事情。“叶圣陶先生描标点”“修润文章”“叶老送客之道”“叶老写文章鲜明简洁”等,这些“琐事”最能展示叶老对人宽厚、对己严格的方面,作者感受到了叶老作为一位教育大家的优秀品质,也很自然地抒发了对叶老的赞美、尊敬以及对叶老去世的遗憾之情:“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再如,史铁生的《母亲的怀念》一文,作者在生命遭受巨大挫折的日子里,母亲一直默默地陪伴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虽然母亲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但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希望儿子能够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苦难。正是这些,让作者感受到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无私与坚韧,明白了要活得坚强,活出尊严,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含蓄地表达了对母亲的尊敬与怀念:“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三、展示健康情感

中学时期正是人的思想、情感日渐丰富、成熟的关键期。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但这种思想、情感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的、阳光的。这种情感不是宣泄式的,而是有理性思考的。

例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作者回想过去与爸爸在一起的日子,内心充满了感激;面对父亲的离去,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展示的是一种勇于担当、勇于负责的情怀。

现在不少学生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宣泄一些灰暗、颓废的消极情绪,喜欢写孤独、寂寞,写黑暗人性、社会阴暗,写理想幻灭、人生无常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生活,但这个“真实”是片面的,是非主流的,不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情感,是要不得的。

中学生写作文,就要用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体验其中的真善美,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性情,成就佳作。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

猜你喜欢

叶老叶圣陶用心
用心
霜的工作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燕子,住下吧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用什么写作
用心,让家更有味
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