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投资的行业选择
2017-07-07高洋
高洋
[摘 要] 通过选取市场规模、市场潜力、行业政策法规、行业竞争程度、行业比较优势以及哈方合作态度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出对哈萨克斯坦交通运输行业、电力行业、通讯行业及水利行业等四个主要基础设施行业投资的优先选择顺序,四个行业评价所得总分分别为0.45,0.24,0.19和0.11,即在对哈主要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中应该优先选择交通运输行业,其次是电力行业、通讯行业和水利行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先选择投資交通运输业,制定明确的对外投资规划,积极推进国际化和本土化,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提高对外投资风险防控能力五点有效促进中国对哈主要基础设施行业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投资行业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我国近十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约20%,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占全球流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到2015年的9.9%。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在生产国际化中的参与度还较低,我国对外投资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处于深刻的变革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建立“一带一路”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促进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并进一步增强我国对外投资的信心。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对外投资不再仅是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竞争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二、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与中亚五国尤其是哈萨克斯坦投资关系的日益紧密,近些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王志波(2009)[1]通过分析认为应优先考虑对哈萨克斯坦资源开采业的投资,利用中国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大对哈萨克斯坦第二产业的投资,特别是加大第二产业中成熟技术产业的投资,加快发展对哈萨克斯坦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增加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金融业的直接投资规模;马斌、陈瑛(2014)[2]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和国别来源,认为中国在哈国的能源投资以三大国企为主体,以收购股权为主要方式,集中于能源开发项目,在高科技领域和技术服务方面投资较少;孙梦健(2015)[3]认为中国应不断加大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带动中国在中亚地区直接投资的发展,建议将能源与矿产产业、纺织业、建筑业、木制品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作为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优先投资产业;孙玉琴(2015)[4]通过对我国在中亚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存在问题和潜力,提出今后在对中亚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中应借助亚投行的支持,加快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步伐;张驰(2015)[5]通过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各行业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优惠政策,提出中国企业在交通运输业领域和信息通讯业领域具有很明显的比较优势,可以选择对相关领域进行投资;伊万·沙拉法诺夫(2016)[6]运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实质性投资的69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访谈调研,分析中国企业对哈萨克斯坦投资软环境和硬环境的评价,并总结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面临的主要内部和外部风险所在。
综上可知,已有文献大多集中于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产业研究,涉及投资具体行业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行业投资研究就更加稀缺,因而不利于全面分析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投资的具体问题。部分文献虽然涉及了在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领域我国有比较优势可以优先投资,但没有专门研究在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中,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投资应该优先考虑哪个行业的问题。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合作伙伴国,加大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势在必行,这也主要基于互联互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量极大,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投资是不可能做到全面铺开的,必须有所选择。因此,本文选取与我国向西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哈萨克斯坦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我国对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投资中的行业选择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使我国对哈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更加有效顺利地开展。
三、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投资行业的选择分析
在我国境外投资中,制定正确的行业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选择境外投资的行业是我国进行对外投资项目选择的基础和前提,它必须依从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正确的选择境外投资行业相当重要。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控制着工业制成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为工业国的制成品提供初级产品,这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是现存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基础。为了重塑国际分工格局,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我国也必须正确制定境外投资的行业战略,合理选择投资行业,才能在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行业选择的评价方法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投资行业的选择问题。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A.L.Saaty于本世纪70年代提出的(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能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并有效地综合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由于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的选择较为复杂、影响因子众多,而且不同指标间的相互牵制程度不同,不可能简单地确定权重,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各指标分类,逐一确定权重,并确定各层次权重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最终确定各指标对系统总目标实现的贡献度。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创建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模型。采用AHP开始决策分解,起初就要把问题条理并结构化,即将所有因素分成许多组,而且不同的组形成不同的层次,共可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中间层的要素是底层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具有控制底层要素的责任,但它也受最高层的约束。
2.建立判断矩阵。决策者依据自身的经验与专业知识,对某一事物的特点在规定的范围内做出对比判断,也就是说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准则,两个指标哪个更重要,重要程度是多少,并将比较结果按照1-9之间的比例标度进行赋值。
3.单一准则下的层次排序。所谓单一准则下的层次排序则是要在准则的约束下,对这x个指标做出判定并得到矩阵,最终计算出在准则下,这x个指标的相对权重值,进而算出各指标对系统总目标的贡献程度,即合成权重。
4.层次总排序。層次总排序是指依据前面已求得单一层次中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求出本层次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评价标准的综合权重。层次总排序就是按照自上至下的次序逐一展开,即对于紧接着最高层的下一层的各个评估标准的单独排名。
5.一致性判断。一致性判断包含单准则下排序向量与目标层下总排序向量的一致性判定。判断矩阵的数值与决策者对该问题的认识度以及该问题的复杂程度有关,受一定程度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判定矩阵不符合一致性判定标准,那么数据的可信度就大大下降。
(二)行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以下为运用AHP方法对哈萨克斯坦四个主要基础设施投资行业进行评价,从而分析出投资行业的选择顺序。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构造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文献梳理及分析,确定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投资行业选择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为:目标层有1个总目标和6个指标,方案层有4个”。(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如下图)。
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图
2.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次性检验。
(1)求出目标层的权数估计,构造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即在交通运输行业、通讯行业、电力行业、水利行业四个行业中应该优先选择投资交通运输行业,其次是电力行业、通讯行业和水利行业。
四、中国对哈萨克斯坦主要基础设施行业有效投资的建议
基于对哈萨克斯坦四个主要基础设施行业投资选择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先选择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
通过选取市场规模、市场潜力、行业政策法规、行业竞争程度、行业比较优势以及哈方合作态度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出对哈投资的四个主要基础设施行业的优先选择顺序,从总体上分析,交通运输业是首选投资行业。这一方面符合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另一方面也符合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急速膨胀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不仅对中国,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在集中投资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同时,可酌情考虑对电力行业和通讯行业的投资,我国在这两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条件,可以选择适合的项目与哈方展开合作。对于水利行业而言,其投资周期长,还要受到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风险相对更高,对该行业的投资相对应更加审慎。
(二)制定明确的对外投资战略规划
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较为明确的对外投资规划。在各行业中具备条件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将国家对外投资的战略规划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方向相结合,以增强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价值链体系为目标,制定出本企业具体的投资计划。通过此举将对各行业的投资较为明确的反映出来,一方面明确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的角色,做到对外投资中的科学决策,一方面也避免行业内的无序竞争。
(三)积极推进国际化和本土化战略
各行业的各类企业要顺利开展对外投资,就必须实施生产要素资源的国际化配置和在东道国推行本土化战略[7]。尤其是哈萨克斯坦近几年在吸引外国投资中特别强调“哈萨克斯坦成分”,即在外资企业中,哈方所占的股权或用工人数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因此,我国企业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上的各种资源全面提高自身国际化资源配置能力的同时必须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通过合资或合作经营的方式,将哈国企业的利益与我国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科技研发创新要跟上
我国对外投资还应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从目前我国对哈投资情况看,我国对哈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在其吸引外资比例中占绝对优势,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我国在交通运输行业中拥有对高铁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研发。因此,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国际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作为致力于对外投资的企业更要以建立和健全科技研发的创新机制为基础,不断加大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且在对外投资中加强我国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行业标准的推广,加快国内产业和技术升级。
(五)增强对外投资风险的防控能力
我国加强对哈投资,归根结底还需要企业去实现,在企业对哈投资中还必须建立有效的全方位风险监控系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规避跨国投资损失和经营的风险[8]。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周期长,资金规模大,各种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增多,因此,企业必须要充分了解投资环境,慎重选择目标市场,并进行全面分析与认真评估投资风险。不仅要研究哈国的经济环境,还要充分了解哈国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要熟悉国外的法律法规,增强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能力,包括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过程中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环境风险。
[参 考 文 献]
[1]王志波.我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2]马斌,陈瑛.新形势下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以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为例[J].国际经济合作,2014(8):79-83.
[3]孙梦健.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区位和产业选择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5.
[4]孙玉琴.我国对中亚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2015(8):30-37.
[5]张驰.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的行业选择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
[6]伊万·沙拉法诺夫,任群罗.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评价及风险研究——基于69家中资企业调查研究[J].俄罗斯研究,2016(4):169-202.
[7]曲凤杰.国际产能合作:产业选择不妨看看这四个基准[EB/OL].中国经济导报,2016-05-26.http://www.bhi.com.cn/ydyl/gfps/28122.html.
[8]敦忆岚.新时期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责任编辑:史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