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习者学习副词“却”和“倒”的偏误分析
2017-07-07刘莉
刘莉
(黑龙江大学 研究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 汉语副词中的“却”和“倒”由于在语法意义和用法上具有相似之处和细微差别,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是学习难点。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副词“却”和“倒”产生的偏误类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却 倒 偏误 教学建议
一、副词“却”和“倒”的偏误类型
(一)“却”的偏误类型
1.错序
“却”在连接复句中两个分句时,只可以放在后一分句上,而且要放在主语之后,外国汉语学习者经常使用错序,例如:
(1)春天却来了,天气不暖和。
(2)我写作文的能力却没有提高,越来越不好。
(3)我同意你来,却他不同意。
(4)我本来想去美国留学,却我父亲不允许我去。
前两个例子中都将“却”放在前一分句中,正确句子应为“春天来了,天气却不暖和。”、“我写作文能力没有提高,却越来越不好”。在例3和例4中,错在将“却”放在主语之前,正确句子为“我赞成你来,他却不同意”、“我本来想去美国留学,我父亲却不允许我去”。这两种错序的方式,是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偏误。
2.误加
误加是在不该使用某词语的时候使用该词语。汉语學习者在副词学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在不该使用的情况下也会加进句子中。例如:
(1)小吴在美国的时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回国了之后却才知道了这个消息。
(2)外面阴天了,却马上要下大雨了。
(3)我却这样做是为他着想的。
出现这一系列“却”的误加类型的偏误,是因为学生没有弄明白它的语义关系。例1中这句话是因果关系的,不用表转折,因而应将“却”去掉。例2中这句话是顺承关系的,不表达转折,应将“却”去掉。例3同例1一样,加“却”是多余的。
(二)“倒”的偏误类型
1.错序
副词“倒”在句子中与其他句法成分在位置上出现的错误即为“错序”。“倒”的错序可表现为分句主语与“倒”的错序、特殊句式中“倒”的错序、其他副词与“倒”连用的错序、主谓谓语句中“倒”的错序。例如:
(1)昨天爷爷还身体不舒服,倒今天好多了。
(2)都到秋天了,倒温度比夏天高。
(3)平时我们之间没有什么话题,今天都倒很聊得来。
在例1中,爷爷“昨天”和“今天”的身体状况成对立关系,应该把副词“倒”放在后一分句主语“今天”的后面。例2是一个特殊句式:“比”字句,“倒”应位于介词短语“比春天”之前,“都到秋天了,温度倒比春天高”。在例3中,后一分句是前一分句中说话人未预料到的,“倒”是整句中的评价性副词,应放在其他副词(“都”和“很”)的前面。
2.误代
副词”倒”的误代状况和副词“却”的误用是一样的,即该用副词“倒”的时候用了其他副词或者应该用其他副词却用了副词“倒”,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习更多的副词容易混淆,出现以下误代的偏误。例如:
(1)与其在家看电视,却不如跟朋友去逛街。
(2)你可以出门了,倒别忘了带雨伞。
(3)我们刚要去找他,他倒回来了。
例1前后分句是对比关系,说话人更强调后一分句“跟朋友去逛街”,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副词“倒”,不用“却”。例2和例3是应该用其他副词却用了副词“倒”,例2中前后分句是转折关系,没有比较,不能用副词“倒”,位于句首又表转折的是“但”,即“你可以出门了,但别忘了带雨伞”。例3中没有表对比关系的,不能用“倒”,应用“却”。
二、副词“却”和“倒”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对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影响很大,这是由于刚开始接触汉语副词,掌握的语法知识还不够,就会经常用母语知识进行汉语类推。例如:英语中的“but”翻译为汉语的意思可以为“倒”、“却”、“但是”、“不过”等多个转折副词,而在汉语中每个副词的具体用法却有细微的差别,汉语学习者就会运用母语的思维思考汉语语法。
(二)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
汉语学习者的汉语知识会随着汉语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增加,但是汉语副词“却”和“倒”在意义、语气轻重和搭配上都有细微差别。汉语学习者由于对汉语副词知识掌握的不足,没有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出现混淆从而产生偏误。
三、关于副词“却”和“倒”的教学
(一)优化教学方法
1.加强副词辨析教学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师通常会根据教材的顺序,即课文中提到哪个副词就讲解哪个副词,这样会使副词间的联系和区别割裂开来。在教授新课中的汉语副词时,应该将以前学过的相近的汉语副词和新副词联系起来,讲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适当地增强副词间的辨析教学,若后学习了副词“倒”,就应将先学习过的副词“倒”拿出来,与之进行对比,先是两个副词间的词义,再比较不同,最后举例说明,让学生对二者的辨析有清晰的认识。
2.适当引入情景教学
副词和名词、动词等实词不同,虚词的含义很难用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对虚词的教学大多采用直接解释词义,很少给学生讲副词的使用规则,以及在什么情景下该如何使用。对于副词“却”和“倒”的讲解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诱导学生用实际的情景模拟让学生明白在什么语境中应该用什么词语。
例如:在讲解副词“倒”的其中“表示跟事情常理或一般情况相反或不一致”的这个语法含义时,教师应给出一些有上下文联系的句子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这种语义的使用条件。
(1)昨天他说不来参加班会,今天他倒来了。
(2)刚刚外面还在下雨,现在倒晴了。
(3)大伙沒请他,他倒自己来了。
通过以上例子,学生可以体会到副词“倒”通常识表示前后状况不一,后面的状况与前面的状况相比有违常理。除了这种举例的情景引入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体现出画面感和动态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景中更容易引导学生学会副词的运用。因此,适当地引入情景教学更容易减少副词学习中偏误的产生。
(二)科学编写教材
1.增强副词“却”和“倒”注释的细致化
许多对外汉语教材对于词语的注释都是用英文标注,或者出现哪个词就解释哪个词,这样并不能完全地使汉语学习者学会词语,特别是对于初级的汉语学习者来说。以副词“却”和“倒”为例,教材在注释的编写上除了给出英文释义外,还应该给出汉语的释义。若学习副词“倒”,则可以单独在词汇表下面设计一个辨析的版块,说明“倒”和“却”的易混淆原因及区别。若在课文中出现了“倒”或者“却”语义的一个用法,则在词汇的注释上说明它的其他用法,这样对学生完全学会这两个副词起到很大的作用。
2.提高副词“却”和“倒”在教材中的复现率
副词本身就是汉语词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若在教材中学习“却”和“倒”这两个副词时,除了要在词汇表中给出详细解释外,还要在课文和练习中增加它的出现频率,重复出现有助于学生不断巩固词汇。根据如今的一些教材编写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重要副词的复现率不高,有的甚至在课文中只出现过一次。调高“却”和“倒”在教材中的复现率是减少汉语学习者偏误问题产生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结语
本文在前人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基于HSK语料库和语法大纲对副词“却”和“倒”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进行了较细致的对比和分析,总结出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副词“却”和“倒”上存在句法和应用上的偏误,对于所提出的偏误提出的一系列教学建议可能还不够成熟。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周行健.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3]岑泽丽.“却”、“倒”及“但是”比较[J].语文教学研究,2007(2).
[4]齐沪扬.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