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级制度该不该恢复?
2017-07-07张灵
张灵
最近,义务教育阶段是否恢复留级制度,引发舆论关注。2017年4月10日,江西省教育厅公布了修订后的《江西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原则上不允许留级、跳级,特殊情况由学校报请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但是,长期从事幼小衔接教育和儿童成长发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却表示,学校教学是一个高速度、高效能运转的过程,好多孩子并不是学不会,而是在起步阶段比别人慢一些,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他希望能够恢复留级制度,给这些孩子缓冲时间。
那么,留级制度该不该恢复呢?
正方留级也是一种尊重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经常与各种“问题孩子”打交道,每年都会接待不少因为孩子学习差求助无门的家长,也有不少家长跟他探讨过是否需要让孩子留级的话题。“
孩子学习能力水平不一,从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角度来看,恢复留级制度有必要。”温方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学籍管理制度的建立, 如今学校已不能随便开除、留级学生。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太差,旧的知识还没消化,就得跟着学习新的内容,老师一人要面对全班的孩子,没有更多精力去照顾个别,在这种“大拨轰”教育下,孩子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又不得不跟着大部队一起前进,最后导致知识欠债越来越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温方表示,由于现在学校很少允许学生留级,遇到这样的家庭来咨询,一般都会建议家长平时多加强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先把当前的知识掌握好,再查漏补缺。必要时,可以找老师或社会机构进行个性化辅导,针对孩子的情况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重建孩子学习的自信。“如果恢复留级制度,对于这些学习实在赶不上的孩子,就可以给他们多一年时间打好基础。”温方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对孩子是否留级还应做谨慎的甄别,完善过程性评价制度,引导家长和孩子注重平时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选择留级的学生并不代表就是“差生”,只不过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某一阶段比同龄人发展得慢一些,很多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一般甚至比较差的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后发制人成为学霸的例子不胜枚举。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在同一年级里,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当然也就有跟不上的情况,那么那些跟不上的孩子怎么办?如果不能留级,就可能导致学生应付着学、老师应付着教的情况,致使义务教育的质量下降,甚至上学无用论再次流行,越来越多的孩子初中没毕业就早早辍学打工,义务教育的目的反而没有实现。而留级,无疑是保证義务教育质量的办法之一,我们通过一定方法考核学生,合格的升级,不合格的留级,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有质量的教育,而不是仅仅在学校呆了九年。”
反方留级忽略孩子心理感受
“我个人不赞成留级,孩子应该和同龄人一起成长。”美国夏威夷大学教育学博士贾琼认为,不要只顾及孩子的学业,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感受,这不利于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和发展。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应该利用学校资源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进步。同时,建议小学任课老师不要更换过于频繁,稳定的教师队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学生。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阶段都会不同,不能单纯依据一个量性测试而定性一个孩子,这样是不公平的。
贾琼在美国旅居11年,在她的观察中,美国小学也有留级制度,但基本上都有措施有效介入。美国特别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任何教育策略的实施,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多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后,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执行的。
贾琼介绍,在美国,学生可能会因为如下几点留级。首先,孩子年龄太小,年龄稍大对他们的发展更有利。因此,有的学区可能会设置两年的学前班(低级班和高级班),或者设置过渡学前班和一年级。其次是因为学业表现较弱。比如,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美国学校会个性化地给予帮助,如对外国插班生单独进行英语辅导,符合特殊教育的则放到特殊教育班补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也认为,在考虑恢复小学留级制度之前,应该提出相应的措施抵消它的负面作用。
如何防止老师为了升学率而把成绩不好的孩子踢出班级?如何避免留级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怎样让孩子在留级之后尽快地融入新环境?这些问题不解决,留级很可能适得其反,变成另外一种唯分数论、成绩排行现象。同时,在留级问题上,必须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见。如果孩子不愿意,老师、学校强迫他留级,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而且,从之前的教育实践看,恢复留级亦未必能尽如人意:有一部分学生留级后,确实有了明显进步,而有一部分学生留级后的表现并没有明显起色,有的一如既往地稳定,原地踏步,有的还出现了退步,留级的效果不具有普遍性。相反,有些一开始发育稍微迟缓的学生即便不留级,也能够通过成长,慢慢地适应学习节奏。
总结陈词
今天的学校教育是高速度、高效能的运转过程,一些孩子可能需要拼命地追赶。但是教育根本的目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合格的现代人,而这恰恰不是留级能解决的,留级可以让学生多一点时间背书,但不能够让他多一点儿公民的素养。如果没有合理的机制、没有很大的把握来保障留级评估的准确性,来控制留级的负面影响,来提升留级的良性效果,那么,对于留级制度就应该持一个谨慎态度,不能盲目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