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朝动武论”在美国没热起来

2017-07-07萧达李珍莽九

环球时报 2017-07-07
关键词:朝鲜

●本报驻美、日、朝记者 萧达 李珍 莽九晨 ●本报记者 谭福榕 崔杰通 ●柳直 王伟

联合国安理会5日应美日韩三国提议,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朝鲜4日试射洲际导弹的事件,这是今年以来,安理会第七次召开会议讨论朝鲜问题。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在会上严厉抨击朝鲜,声称“必要时会使用军事力量”,俄罗斯与中国的代表则反对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半岛问题。此前一天,驻韩美军司令布鲁克斯警告称,“停战还是开战就在一线之间”。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在波兰称,对朝鲜试射洲际导弹将“不得不做些什么”。7月4日朝鲜试射“火星-14”型洲际导弹被许多国际媒体视为美朝关系的“转折点”——朝鲜第一次将美国领土纳入攻击范围。毫无疑问,对于美国而言,这是朝鲜半岛几十年来敌意累积、发酵而结出的一枚“苦果”,而从目前来看,除了澳大利亚,包括美国国内几乎没有什么人支持对朝动武——《纽约时报》6日引述一项研究称,如果半岛开战,前几天就可能导致30万人丧命。

只有澳大利亚“摇旗呐喊”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在5日的发言中猛烈抨击朝鲜,她称,“今天是黑暗的一天,因为朝鲜昨天让世界变成了一个更加危险之地”。黑莉称,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是“尖锐的军事升级”“快速扼杀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美国有准备全面动用我们的力量来保护自己以及盟友,其中一种力量就是可观的军事武力。必要时,我们会使用它,但我们更希望不必走向这一方向”。英国广播公司(BBC)题为“朝鲜导弹危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称‘不得已时会动武”的报道称,法国大使向安理会表示,法国也希望对朝鲜问题采取新方案,进一步收紧制裁。俄罗斯谴责朝鲜的试射,但表示采取军事手段的可能性“应该排除”。中国代表称,北京认为朝鲜的举动不可接受,但重申中俄联合呼吁美国取消在韩部署“萨德”的计划,并呼吁美韩暂停在朝鲜附近的军演。

6日,“美国威胁对朝鲜动武”的报道在国际媒体上大量传播。韩国《文化日报》称,黑莉的发言,加上白宫也对外表示“所有可能都在评估中”,美国这些表态被认为是对朝政策向强力军事应对方向转变的重要征兆。韩国《中央日报》同日引述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希尔的话称,“7月4日是个转折点”,他认为朝鲜越过了美国在心理上和现实中的“红线”。

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在波兰的记者会上称,朝鲜的行为“非常、非常危险”,他呼吁所有国家对抗朝鲜“非常、非常坏的行为”,还称他正在考虑“某些严厉的东西”,美国“不得不做些什么”。

俄罗斯“今日政治”网6日引述该国军事专家日林的话称,美国正试图让朝鲜半岛升级到战争边缘。因为破坏半岛局势对美国有利,让朝鲜重蹈顿巴斯和车臣的覆辙,朝鲜崩溃将沉重打击俄罗斯和中国。报道称,朝鲜半岛发生军事冲突将对俄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极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俄新社称,俄中坚决反对美国对朝动武。

许多国家面对“美国可能军事打击朝鲜”都小心翼翼,不寻常的只有一个国家。据澳大利亚《新闻报》报道,6日,该国副总理乔伊斯——因总理特恩布尔前往德国参加G20峰会而成为代总理——声称如果朝鲜向美国发射核弹头,澳大利亚将加入到针对朝鲜的军事行动中去。他还称,“谁也不要走得过远,考验美国的决心”。

“朝鲜的导弹试射是一个不祥之兆,但做出军事反应可能是一场灾难。”美国《洛杉矶时报》6日刊登社论建议美国政府应敞开与朝鲜谈判的大门,包括直接会谈。社论称,国务卿蒂勒森周二重申美国“永远不会接受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朝鲜”,但是一个持续的沟通管道可能缓解紧张,阻止失控,“无法保证外交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鲁莽的军事反应肯定会让事情变得更坏”。《纽约时报》同日分析美朝韩“核战争”时警告说,分析人士称,朝鲜在非军事区朝方一侧部署了8000门火炮和火箭发射车,在反击的第一个小时里,这些武器能够对韩国发射30万枚炮弹与火箭弹。诺蒂勒斯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预测,朝鲜对首尔周边地区的军事目标发起突击炮击的24小时内,会有6万人死亡,主要发生在前3 个小时。若朝鲜对平民发动攻击,预计伤亡还要高得多,一些研究估计最初几天内会有30多万人死亡。

转折点?

“通过将阿拉斯加纳入射程范围,这一次新的导弹试验毫不含糊地成为一种转折点,不管是在象征意义上还是实际操作上。”分析朝鲜半岛局势时,BBC引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学者尼尔逊的话称,美国领土(尽管是与美国本土有距离的另一片土地) 现在终于进入朝鲜的瞄准器了。历史上第一次,一个美国总统必须接受事实,朝鲜不再仅仅是对亚洲和美国的主要盟友而是对美国领土,都带来了“真实而迫切”的危险。

连日来,许多美国媒体都在分析美国是否具备保证本国免遭朝鲜导弹攻击的能力,但大多结论悲观。CNBC 称,美国的导弹拦截能力与保卫国家的需求之间存在一道鸿沟。自1999年开始陆基中段防御系统试验以来,17次中只有一半成功,并且从现在到明年晚些时候,再无试验计划。报道称,现在朝鲜的新洲际弹道导弹可能覆盖阿拉斯加,一些专家认为平壤可能已拥有打击加州等地的技术,而朝鲜媒体称,“火星-14型导弹能携带核弹头打击世界的任何地方”。

“朝鲜洲际导弹是刺向日美、韩美同盟的利刃”,《日本经济新闻》6日以此为题道出了日本的忧虑。文章称,让人“心神不宁”的是,朝鲜的洲际弹道导弹几乎已实现将美国本土纳入射程,日本和韩国必须想到万一遭到朝鲜军事攻击,美军的支持可能会变得没有以前确定的事态。换句话说,日美与韩美的关系可能都会疏远,美国对日韩提供的“核保护伞”信用度可能降低。日本遭到朝鲜的核威胁时,以前能期待美军通过核武器再威胁回去,但今后也许不一定能确定这个前提了。会陷入“容易向威胁屈服的状态”。

6日截止到本报发稿时,未见朝鲜对美国威胁军事打击的直接回应。当天,《劳动新闻》头版刊登社论称,我们党提出的独创性的经济建设和核武力建设并进路线是我们的革命利益和民族未来的保障和不灭的旗帜。我们党的并进路线无论是谁强迫都不能放弃,要将其视为生命线一直坚持到底,直至帝国主义灭亡,社会主义取得最后胜利之日。社论还称,朝鲜作为拥有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军事强国,将从根源上终结美国核战争的威胁和恐吓,并将忠实地维护朝鲜半岛及地区和平稳定。同一天,《民主朝鲜》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美国最近结束新建造的“福特”号超大型核动力航母的海上试运行,计划7月中旬将之交付海军。近来,美国以朝鲜“核导威胁”为由,把其战略资产陆续调至朝鲜半岛及其周边,也同其在亚太地区维持霸权的阴险居心息息相关。如果包括东北亚地区在内的亚太地区局势恶化,陷入失控状态,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应由美国承担。

走出“死胡同”

“朝鲜不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西方可能还在期盼一个方案,但朝鲜政权的存在时间已经超过几乎所有人的预测。即使今天,它仍没有崩溃的迹象,朝鲜人也没有要举行大规模起义的迹象。”美国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大卫·康6日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署名评论文章,建议“接受朝鲜现实”。他反问:还有人真的认为新一轮的制裁就能让朝鲜领导人突然放弃核武器、朝鲜将变成自由民主国家吗?真有人认为华盛顿靠炫耀航母就能让朝鲜军队和政府投降吗?文章称,美国人忽视了一个事实,朝鲜也是一个国家。而美国越是向朝鲜施压,朝鲜人越是可能继续发展他们的核武器和导弹。文章认为,20年前,美朝本来有机会达成一个协议,但华盛顿和平壤都有证据认为对方食言。这是一个经典的悖论:一方采取行动让自己更安全,将引发对手的反应,结果让双方都更不安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同日提出的问题可能让不少美国人“心塞”:美国会被迫回到谈判桌?报道写道,朝鲜,一个人口只相当于得州的小国,使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陷入外交困境,特朗普政府的高级官员已经升高对朝鲜发起军事行动的威胁,但外交政策专家称唯一的选项就是回到谈判桌。新墨西哥州前州长理查德森曾几次到过朝鲜,他说,“外交是最优选项”,“他们想成为地区大人物,想和我们直接谈判,我认为我们做出反应时应该小心,不要谈论先发制人的打击”。英国前驻朝鲜代办吉姆·霍尔认为,华盛顿与平壤之间现在充斥着“大男子主义”,谁都不后退,“基本的问题是美国将自己视为一个超级大国,而不服气的朝鲜在大胆地抵抗它,告诉美国‘你不能教我们该干什么”。

《韩民族日报》5日称,朝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是想在完成核威慑力、确保拥核地位的情况下,站在优势地位进行谈判。报道称,这只会加大包括韩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朝鲜的不信任。

“实际上,美国的对朝政策已经走进死胡同,只有改弦更张才能取得突破,如果还不考虑政策方向上做大的调整,朝核问题只会越绑越紧。”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事情不是别的国家可以帮得了美国的,美国自己必须做调整,就像奥巴马对古巴进行政策调整一样,美国制裁了古巴几十年,最后也是发现政策走进死胡同。▲

猜你喜欢

朝鲜
提议与美磋商后,朝鲜射了导弹
朝鲜迎接韩总统展现“最大诚意”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英媒:大部分美国人根本不知道朝鲜在哪里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朝鲜4月发卫星令韩日美紧张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美日韩碰头商讨对付朝鲜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