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教育 张开翅膀放飞想象
2017-07-07殷贝刘晓峰IMAGE
文 | 殷贝 刘晓峰 图 | E-IMAGE
启智教育 张开翅膀放飞想象
文 | 殷贝 刘晓峰 图 | E-IMAG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Open the wings of imagination
中国传统教育重技巧轻感受,这造成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严重缺失,同时眼界也不够开阔。或许我们可以在儿童绘本阅读推广上做点什么?或许只是播撒一颗种子?我们尝试着从图画的角度,将美育融入绘本阅读中,让孩子们认识正直善良,热爱阅读,从这里出发去建立他们的人生。
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还远谈不上兴趣。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孩子们的成长历程对他们的兴趣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目前市面上普通的兴趣培训班,依然无法摆脱技能教育的桎梏,孩子们在呆板、枯燥的课堂上很难获得学习的乐趣,兴趣也随着枯燥的课程而日渐消退。
在教育的道路上,过程或许比结果更为重要,过分追求结果的单纯兴趣培训也是对孩子兴趣爱好的伤害。在珠海,就有这样一群人,相对于单纯的教育结果,他们更追求孩子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不拘泥形式、没有目的性的毕业考核和过分的规矩说教,通过讲故事、读绘本、排演戏剧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放飞自己,为孩子们的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图画书,为孩子打开想象之门
从小学习美术,大学主修美术,毕业后从事美术设计的刘敏,一路走来深知自身能力的最大不足在于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缺失,这和长期以来所受的重技巧轻感受的教育方式有关,也和眼界的不够开阔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在反思“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之余,她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及身边的孩子,不会在他们的童年错过这么多的好书。于是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热情和好绘本的魅力,去感染能接触到的每一个孩子。从此,她走上了一条乐此不疲的亲子阅读推广之路。一晃10年过去,在2016年的世界阅读日,刘敏获评“阅读点亮中国”十大点灯人,入围者中,她也是唯一身处教育系统外的民间“点灯人”。对此,她有点腼腆地说,自己只是个会讲故事的妈妈。
在刘敏看来,绘本是让幼儿接触文字、图画最好的形式,创意的画风、优美的语言、亮丽的色彩,都会给孩子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象,并让孩子慢慢地喜欢阅读。正因此,她更愿意叫绘本“图画书”。比如宫西达也的作品,是很多孩子还没有爱上去读,妈妈们会先喜欢上。像是他笔下的《永远永远爱你》《遇到你,真好》等恐龙读本,都是暖心绘本系列,教给孩子如何去爱,如何被爱,如何社交。每次给孩子读这样的绘本,都会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很感人,也很纯粹。好像在这繁华多态的世界里进入了一个纯洁无暇的空间,爱的单纯,让人向往。
对绘本的热爱,加上每个周末家长都很发愁怎么安排孩子的时间,让她萌发出一个想法:“就是群体阅读,要比去任何地方游玩都更有价值。”为女儿和她的小伙伴们举办的第一期故事会刘敏准备得格外认真,有方案,有主题,有各种细节设置。于是,也有了这样一个动人的场景:前山河边,一个妈妈带着一群孩子讲故事。河边故事会两周一次,做了整整一年,从15个家庭的孩子开始,到最后想要报名参加的家庭要提前很久预约。
2011年,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阅读环境,把更多的家庭纳入到这个阅读群体中,刘敏到处找场地,最后在拱北街道办得到了热情回应。三叶草故事家族华平站成立,很快就在社区获得热烈反响,每次故事会都人满为患。至今,三叶草故事家族已有8个社区站点,凝聚起了数百个家庭,分别服务于3-12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了近300场社区故事会。其中,刘敏全程参与的故事会达120场以上。
“这或许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快乐的生活。”刘敏说,“中国传统教育重技巧轻感受,这造成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严重缺失,同时眼界也不够开阔。”刘敏反省自身的教育历程,深感基础启蒙教育的重要。“或许自己可以在儿童绘本阅读推广上做点什么?或许只是播撒一颗种子?”她开始思考,怎样尝试着从图画的角度,将美育融入绘本阅读中,让孩子们认识正直善良,热爱阅读,从这里出发去建立他们的人生。三叶草社区故事会的历练为刘敏攒下了丰富的临场经验,她开始尝试着在幼儿园、小学等不同场合,为孩子们设计故事,讲述活动。2012年,她向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提出申请,做一名故事妈妈,此后再也没有间断过。孩子升上小学后,她也随之走进小学的课堂,继续和孩子们分享精彩的童书。并着迷于和孩子们所进行的每一场共读,精心准备、事后总结,并带动更多的家长走进社区故事会。
为了更专业地从事儿童阅读推广,2013年刘敏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在心理学、儿童阅读理论、儿童文学理论方面进行系统的自学。并在过程中一直思索优秀绘本是如何从儿童角度出发,贴近儿童心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又该怎样捕捉孩子与故事之间的关联。 2013年底,她成立了自己的绘本阅读工作室,着手研发适合家长的绘本阅读学习课程。2014年,工作室开始实施为期一年的家庭阅读调研计划,“阅读与家庭”“认识绘本”“故事讲述”“主题阅读”“延伸阅读”五个主题课程分别针对0-6岁的幼儿家庭开展。在拱北联安市民艺术中心亲子阅读馆内,刘敏展示了孩子们自己做的童话书。尽管画面稚嫩,却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好多孩子是从河边故事会一直跟着我的,现在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遇见春天”主题故事会上,通过故事和孩子一起认识春天,再通过故事请出冬天的大树,一起妆扮春天;在母亲节的故事会上,和家长们一起制作心型手工书,和孩子们一起打造一份属于彼此的礼物,一起来分享《妈妈心妈妈树》;孩子们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就把《彩虹鱼》请进了五彩缤纷的海底剧场……刘敏的绘本教育早已不再局限于绘本本身,从绘本出发,为孩子们拓展出了一个多元化的缤纷世界。
让孩子们在戏剧中找到自己
除了孩子,绘本教育也让家长们发现了另一种从兴趣出发,引导孩子们接触更多多元领域的教育可能。“我接触戏剧是从绘本开始的。”在幼儿园做老师的罗莞良,进入社区后发现很多家长还不知道绘本是什么,“这让我非常想把绘本带到亲子家庭中去”。她用的方法结合了自己的特长——爱演,会演。“有的孩子太小,光听故事或者让他们只是模仿,他们并不能理解绘本的精髓。我们把故事分享给孩子,再演出来。”学校和家长都看到了这样做的良好效果。
在一次社区活动中,学校领导临时要求颇有表演天赋的罗莞良,上台即兴把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和《有你真好》演出来。“在那么多陌生人面前,她之前毫无准备,就这么演出来了。” 曾经在幼儿园工作十多年的高琼,看到老朋友这次表演感觉很震撼,并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把戏剧和教育结合起来,做一个不同的教育模式。两人的意见一拍即合,“教育戏剧”的探索之路就在她们的手中悄然展开。
“教育戏剧比的并不是单纯的表演技巧,而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这方面,‘蜗牛’已经不比专业演员差太多”,这正是罗莞良和高琼要的“不同的教育模式”。
曾经在幼儿园工作十多年的高琼,2013年为了照顾家庭而辞去管理职务,专心在家带孩子。闲不住的她一边带孩子,一边为下一步创业作打算。“我觉得自己的‘根’还是在教育,所以把创业目标也定在教育领域。”之前从事管理工作、擅长理性思考的高琼,用了半年时间调查了当时珠海幼儿园、小学阶段教育的总体状况,发现特色教育还普遍是跆拳道、美术、舞蹈等内容,都是你教我学的传统方式;只有大概10%的幼儿园有戏剧教育,还主要关注表演技巧的培养和最后效果的呈现。
这并不是她想要的教育模式,而在教学和活动过程中常常自觉地运用戏剧元素引导孩子的罗莞良,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她在心中告诉自己,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教育。两个人共同创办了“蜗牛剧社”,并将自己的戏剧教育模式定义为:教育戏剧。教育戏剧,顾名思义,“教育”在前,“戏剧”在后,提倡把戏剧的丰富元素提炼出来,为实现教育主题服务。“戏剧实际上囊括了艺术领域几乎所有的元素,语言、形体、美术、朗诵、音乐等,孩子们在教育戏剧中可以获得的东西很多。”高琼说,教育戏剧中,表演不是最终目的,表演只是作为戏剧呈现的一种方式,“其实戏剧输出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富有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输出,作品代表着孩子们自己的思考。”
如何能让孩子学得饶有兴致,同时又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善于专研的高琼认为,教育戏剧的观念非常符合全国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中关注的瑞吉欧教育体系和支架式教学理念。“老师对剧情走向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孩子们可以天马行空,充分发挥想象力,填充里面的内容。细节处体现的都是孩子的创造性。”她说,孩子对这种方式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都特别强。
两人现在已经有丰富教学经验,她们说,孩子们在教育戏剧中让人惊喜的地方不胜枚举。 “高琼之前做的莎士比亚戏剧,这么小的孩子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莎士比亚故事的导出过程,她很巧妙地把每一个章节、每一个部分,在课堂上进行探索:为什么麦克白要去杀邓肯国王,他的心理矛盾是怎样的?孩子们就此做了‘良心巷’。” “教育戏剧比的并不是单纯的表演技巧,而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这方面,‘蜗牛’已经不比专业演员差太多”,这正是姐妹俩要的“不同的教育模式”。(笔者注:良心巷,教育戏剧术语,指选取一个角色面临困境或抉择的关键时刻,让角色走进两列学生之间。当角色经过时,行列中的学生可以以某角色或自己的身份提出意见和看法,或者说出对该角色的想法。)
当蜗牛剧社的孩子们把这一幕搬上台时,家长们很震撼。“他们没有想到孩子们会有这么多的思考,虽然是用孩子的语言说出来的。”一个孩子对麦克白说:“杀了他吧,杀了他你就能得到王位!”另一个孩子说:“不能杀他,他这么爱你,给了你这么多,你应该感恩。”两种声音在现场同时存在、彼此冲突时,家长才会发现,这和传统戏剧教育追求华丽的舞台效果不同,“但却有另外一种动人之处”。
从绘本到戏剧,殊途同归的教育之路
这种震撼并非所有家长都能感受到,高琼她们很难说服每个家长认同这样的教育观念。“还是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学教育戏剧,最后学会精彩的表演,甚至成为‘小明星’。” 在教育戏剧领域探索三年,感到无奈之余,她们也很理解家长的诉求。“所以我们一直在追求把两种追求结合,把孩子的自由表达和舞台效果结合起来。
同时,罗莞良也提醒接受戏剧教育并乐于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避免自己成为导演。“很多家长学了教育戏剧以后急于运用。他们也可能觉得自己很懂得孩子,接纳他们的想法,但拍了操作的视频给我们看时,我们发现家长的掌控常常还是太多,希望孩子们演家长认为对的东西。”她提醒操作教育戏剧的成年人,“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要试图控制。让孩子做导演,而不是成人操纵戏剧的过程。”
创立三年来,蜗牛剧社已经不只有高琼、罗莞良两人,许多教育戏剧的发烧友进入团队,也有了专门负责市场的人,蜗牛剧社:“希望用教育戏剧的理念影响更多人。”的理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小演员家长的高度认可,并成为忠实“发烧友”。在这群发烧友中,很多也是“三叶草社区故事会”里的常客。毋庸置疑,这种客群的高度契合说明了刘敏在绘本教育上和教育戏剧殊途同归的教育理念。
刘敏认为:“绘本,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教育的范本和素材。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忽视了绘本的本质:带给孩子纯粹的快乐!”在多年和孩子共同的阅读中,刘敏发现,绘本可以挖掘出潜藏的教育功能,但是这种挖掘有一个‘度’的问题,一定要适度地利用绘本的教育功能。家长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教给孩子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本无可厚非。可如果事事处处都要总结一些规律道理来,反倒限制了孩子在阅读上的单纯的快乐。
而事实上,绘本可以跨越年龄界限,不仅带给孩子难以言传的乐趣和快乐,还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大人,并引起相关的思考。成人也能从绘本中体会到奉献和爱的无私、生命轮回和亲情的温暖、分享的快乐和助人为乐的满足。蒙台梭利说:“孩子是大人的老师。”绘本给家长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从而,绘本与教育的关系也显而易见。
十年的亲子阅读到了一个要小结的时候,刘敏突然想起让她感动至深的一段话,这是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墓碑林中的一篇碑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的时候,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最后仅仅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以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