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流综艺”迎来春天?

2017-07-07文丨汤嘉琛

遵义 2017年7期

文丨 汤嘉琛

“清流综艺”迎来春天?

文丨 汤嘉琛

京剧版《浮士德》让意大利人为之倾倒。3月12日,在意大利罗马,剧中扮演格蕾卿的演员张佳春在后台化妆。古老的罗马阿根廷剧院12日迎来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京剧《浮士德》。《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巨匠歌德的毕生之作,京剧《浮士德》改编自这一巨著的《悲剧第一部》。故事讲述了浮士德年过半百但欲求未满,在魔鬼的诱惑下签订契约重游人生,疯狂追求少女格蕾卿,最终酿成悲剧的故事。(新华社 金宇/摄)

继年初引发全民热议的《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最近又有一档文化综艺节目在社交网络收获如潮好评,那就是董卿首次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这三档被网友称为“清流”的文化综艺节目,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圈粉”无数,在豆瓣网的评分高达9分左右,并凭借良好口碑“碾压”了同档期其他综艺节目。这让很多人觉得:文化类综艺节目火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到来了。

现象:“清流”综艺成荧屏新宠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电视荧屏都被各种明星真人秀“霸屏”了。每逢周末黄金时段,各个频道都是明星真人秀。《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正好打破了这一局面,难怪被网友称为“清流”。

《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节目走红,暗合了社会上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这种全新的节目形态,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节目“自说自话”“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观众的距离感消失了,传播效果自然好了。所谓“清流”,“清”是指其品质与品位,“流”就是真正流到观众心间。

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活泼的形式、激烈的赛制“新瓶”装“旧酒”,把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牢牢系在电视屏幕前面。尤其能背诵2000首古诗词的上海16岁高中生武亦姝,凭借在“飞花令”等环节的惊艳表现,让她迅速成为风头一时无两的网络红人。此前还有媒体报道称,不少观众表示,自己的孩子看完《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后,开始自觉地背古诗词了。

这已经不是文化综艺节目首次“造星”了。在武亦姝之前,另一档文化综艺节目《中国成语大会》的“白话灵犀”组合,也曾在社交媒体引发刷屏。当时,两个来自河北邯郸学院的小姑娘组成的参赛组合,一个机灵可爱,一个沉稳坚定,她们凭借大气台风和对四字成语信手拈来的文化积累,吸引了大批“铁杆粉丝”。

事实上,在最近这三档节目之前,已有不少文化综艺节目亮相荧屏。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贵州卫视的《最爱是中华》、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陕西卫视的《唐宋风云会》、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以及中央电视台去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

业界普遍认为,如果说娱乐综艺节目已是“红海”,文化综艺节目就是“蓝海”。最近,我在与一些文化节的朋友交流时就得知,在《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后,各家电视台都在铆足了劲寻找文化综艺项目,一些嗅觉灵敏的投资者也乘着这股东风在文化综艺领域“下注”,文化综艺节目或许会迎来一波小热潮。

剖析:“清流”综艺因何荡涤人心?

当前的热门综艺节目,往往会邀请一线明星或老牌明星当嘉宾,那些自带流量的大腕基本就是收视率保证。然而,很多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综艺节目,既没有影艺圈大咖站台,又没有戏剧化的“剧情”,它们为何能实现逆袭?

首先是因为文化综艺节目契合了观众的文化需求。十几年前,网络刚刚兴起,人们充斥着表达欲望,于是《超级女声》火了,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发声诉求和点评欲望;随着大龄青年越来越多,婚恋问题成为社会普遍问题,《非诚勿扰》应运而生;近几年创业潮兴起,许多创业节目便进入人们视线……许多案例表明,比较成功的综艺节目,大多是以满足观众需求和整个社会诉求为导向和目标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中国传统文化常因其历史久远而有些“高冷”,但实际上,无论是各具特色的民间工艺、民俗文化,还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典诗词,都曾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对大众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的流行,其实是文化需求的集中释放。正如有评论所说,这些节目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满足了观众对综艺节目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这些节目有“以静制动”之效,文化既是节目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节目传播的目的。在唯明星、唯收视率、唯点击率的综艺大战中,这些节目更多地彰显了电视台的品格与社会责任。典型例子是,《见字如面》请张国立、归亚蕾、何冰、张涵予、徐涛、蒋勤勤、王耀庆、林更新等人作为读信人,朗读中国历史中、名人往来及普通人生活场景的信件,随后由拆信人讲述信中蕴含的故事。

正如节目中的拆信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说:“书信在走向消亡,但是书信里所承载的文化、文明不应该被消亡。它应该转到电子媒体或互联网上面去,《见字如面》就是在做这件事。”而最近正热播的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则堪称《见字如面》的进阶版——它将朗读与访问结合在一起,“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将值得关注的文字和值得尊重的生命完美结合。

再则,这些“清流”综艺都体现了真正的原创精神。回顾近年来最火爆的几档综艺节目,无论是《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还是《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蒙面歌王》,几乎没有一档节目是中国本土原创,它们都是从其他国家引进的。据媒体报道,有韩国网友曾轻蔑地说“中国最火的综艺节目都是我们发明的”。而《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则是100%原创,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

《中国诗词大会》执行导演韩骄子认为,无论是台湾地区的综艺、日韩综艺还是欧美综艺,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内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并不会买账,因为许多表达方式并不容易被观众接受。“原创节目不仅具有开拓和探索的价值,同时为观众量身定做符合自身需求和口味的综艺节目。这避免了所谓‘拿来主义’,而是学会了别人的思维模式做适合自己的节目,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

此外,这些文化综艺节目寓教于乐,让高冷的传统文化变得通俗易懂,并富有趣味。在很多人看来,文化是一种很“阳春白雪”的东西,普通百姓看不懂也不爱看。但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一大特色是,它们把高冷的文化变成一种日常的东西。比如,《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涉及的许多题目,都是我们在小学初中时就学过的,谁都能背上那么几句,这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由文化部组织的“少林功夫非洲学员培训班”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开班,来自刚果、毛里求斯等国家的20名“洋弟子”正式入住少林寺,在少林寺,学员们与法师一起研习少林功夫,感受少林禅法,学习汉语和书法,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新华社 冯大鹏/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诗词写得“浅”,它们恰恰是观众最熟悉的、也最有共鸣的。选取那些诗词,一方面能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能照顾最广泛观众群体的收视需求,增加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朗读者》则将文字与人(包括普通人)背后的故事联系起来,让一些看似深奥的文字突然有了更为柔软的质地。

文化:综艺崛起的土壤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这两三年崛起,并足以构成一种现象,并非偶然。除了这些节目在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自身原因,还与文化大环境有关。

首先要看到,文化综艺节目走红是近几年政策调控的结果之一。自2015年以来,针对电视娱乐节目过多过滥、跟风严重、内容质量不高,相关职能部门下发了多项被业内称之为“限娱令”的相关政策。政策出台之后,一大电视批节目不得不做出调整,也有一些节目制作人由此调整节目风向,转向更安全、更有意义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不少地方卫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都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

其次,这是电视节目播出规律使然。每种节目都有其生命周期,比如《非诚勿扰》火了,相亲节目扎推出现;《中国好声音》节目火了,一大波音乐选秀节目涌来;《爸爸去哪儿》火了,亲子节目应接不暇;《奔跑吧,兄弟》火了,明星游戏真人秀轮番上阵……近几年,电视荧屏被各种相亲、明星真人秀、亲子节目等霸屏太久,观众已审美疲劳,这为新型节目崛起提供了良机。文化综艺从2015年就开始蛰伏,终在《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中得到爆发。

对于文化类节目集体走红,《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评论:“一条街上如果只有一家饭馆,这家饭馆的生意肯定不行。如果是饭馆一条街,可能大家生意都好。这是一个行业的生态。”在关正文看来,包括各种娱乐节目在内,都是从不同层次共同满足观众需求的娱乐努力,它们一起构成一种生态;如今文化节目也开始产生某种生态,因为它已有一定数量上的积累。

不过,人们对于文化综艺节目显然还有更多的期待——除了书信、古诗词之外,希望更多广泛而具有深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如何借电视传播在更大范围内深入人心。文化综艺节目播出之后,如何做到不只是“火一阵子”,而是持续引领传统文化热,这或许是文化类节目在创作之初以及走红之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在内的节目,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谈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更表示,将传统文化融汇到教材体系中是一项“铸魂工程”,学生应当了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否则他们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的偏离。诗词使人典雅灵秀,书法使人沉稳冷静,民间工艺让人心灵手巧……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知识性和技术性,它更能涵养人心。

隐忧:“多了”并不等于“热了”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无数微信公号都在力荐《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它们在豆瓣的评分也高达8分以上,节目关键词更频频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不少人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火了,它们的春天来了。可事实是否如此呢?

客观而言,讨论“多了”并不意味着文化综艺节目真的“热了”。讨论多,可能只是媒体议程设置的结果,并不必然代表这些节目具有全国热度。比如,《朗读者》收视群体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主,而他们刚好也是社交媒体上掌握着主要话语权的群体,这就造成了《朗读者》在社交媒体上非常热闹的场景。

此前还有论者指出,自己周边许多朋友都在转发《朗读者》的相关文章,但家乡的七大姑八大姨没有一个转发,一问才知道她们都不看这个节目。如果将收视率因素考虑进来,《中国诗词大会》也许是近期各种文化综艺节目中,唯一叫好又叫座的。在这之前,许多地方卫视推出的文化综艺节目,收视率虽然不能说惨淡,但也颇为普通,多数不及《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的一个零头。

虽然目前明星类真人秀呈现出疲软姿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收视数字仍是文化综艺节目可望不可即的。“南周知道”公号的一篇文章还提到,此前讨论度颇高的文化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在黑龙江卫视播出时寂寂无闻,节目连冠名商都没有,目前全网点击率也不算特别突出;《朗读者》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董卿主持,但首期节目的实时关注度在当晚仅排第16,其实称不上亮眼。

换句话说,虽然许多文化综艺节目都努力地想“接地气”,想让普罗大众都能够接受并喜欢,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仍只是少数。总体而言,文化综艺节目的受众,大部分仍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如何打通它们与普通受众之间的“隔阂”,让节目真正变得喜闻乐见,仍是这一类型的节目不得不面对的一大考验。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中国诗词大会》大获成功之后,文化综艺节目已经开始出现雷同趋势。目前的几档文化综艺节目,大都与诗词、汉字、成语、名人故事有关,很多都是“竞赛+嘉宾点评”。如果有一天,观众每次换台看到的都是差不多的模式,感受就会跟现在一换台都是明星游戏真人秀一样,难免会审美疲劳。

有媒体指出,涌现一批有品质的文化类节目是好事,但应避免几种误区,比如浑水摸鱼、盲目跟风,尤其应祛除同质化现象。同时要意识到,不能奢望靠几档节目催醒国人的文化热情。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所言,“我们现在容易起哄,一个东西出来,大家一哄而上都说好,所有人只关注一件事,不就坏了吗?”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曾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相较于这些政策和文件,这波文化综艺热潮在带动“国学热”方面表现更直接。

不过,当各地电视台纷纷试图在文化综艺节目热潮中分一杯羹时,有关各方或许最应重温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等问题的“提醒”。如何让文化综艺节目真正火起来,并能长久地走下去,尽快制造出新的现象级文化综艺,仍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