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创业孵化器未来的四个使命

2017-07-07科技日报社社长房汉廷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6期
关键词:资本化孵化器创业者

文/科技日报社社长 房汉廷

中国创业孵化器未来的四个使命

文/科技日报社社长 房汉廷

机缘巧合,作为长期执着于建立中国科技金融理论体系与工作体系的我来说,创业孵化器是我百吹不厌的事物。因之,在中国创业孵化器发展三十年之际,我不想继续说孵化器已经贡献了什么,而更想谈谈三十年后孵化器的新使命是什么。

前三十年孵化器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正如李克强总理在给2017国际创业孵化器峰会的贺信中所言,“创业孵化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手段。三十年来,中国创业孵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吸纳和服务了40多万家初创企业、带动就业200多万人,实现了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之后中国创业孵化器的新使命,我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诸项。

第一是技术被孵化为创业项目。很多人误以为技术即项目,有技术则就可以创业。其实,技术距离项目还存在N个距离。其一是技术的成熟度,或者说技术的标准化程度。成熟度越低越不容易成为项目,反之则项目化程度越高。其二是技术产品化维度。一项技术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产品或服务维度,单一维度或少维度的技术更容易项目化,而多维度技术则容易使项目指向泛化,甚至主指向模糊化。其三是技术价值化程度。按专利技术分类,发明专利属于大技术,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属于小技术,大技术项目化难度大,小技术项目化难度低。

当然,从技术到项目的前提是有效技术多少及其商业价值大小。从历史脉胳看,前三十年中国孵化器孵化出的好项目、大项目并不多。总结一下原因,核心还是发明专利太少。1991年全中国的发明专利只有4000多件,2001年也不过16000多件。没有技术之源头活水,怎会有孵化器之项目生成呢?

从目下情况看,技术匮乏现象已不复存在。2015年中国有效专利存量高达547.8万件,发明专利超过20万件。令人扼腕的是,目下这些有效技术,特别是发明专利技术并未顺利成为孵化器的孵化对象。鉴于此,笔者认为新时期孵化器的重要使命,就是为已经积累和还将不断创造的新技术提供更有效的孵化方式。而这种方式之一就是技术资本孵化器。即把差异化、异质化的技术,利用资本化处理为标准化权益单位,成为可拆细、可交易的资本化商品。

第二是创业者被孵化为企业家。企业家是市场细分领域的指挥官,是新企业、新产业的创造者。可企业家并不是天然存在的,也没有哪一所大学可以直接培养出企业家,唯一的成长路径是创业。因此,看一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企业家保有量的多少以及产出企业家的效率至关重要。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点之一就是企业家存量资源的释放与增量资源的提升。据相关研究显示,1978~1999年期间,是中国存量企业家资源的集中释放期,在整个GDP贡献中,企业家与劳动、资本的贡献相当。2006~2013年期间的要素贡献显示,企业家资本每增长1%,可带来GDP20%的增长。

在自然市场状态下,一个创业者要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机率非常低,即使是美国市场该数据也只有2.8%,中国市场稍好也不过3.2%。

为此,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后发经济体,都纷纷通过设立创业孵化器的方式,提高早期(主要是创意期和初创期)创业者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企业家的产出率。中国创业孵化器前三十年,较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技术项目化”,而对“创业者~企业家”关注度不够。为此,笔者认为中国孵化器未来的产出指标,应将企业家产出率纳入重要考核指标,甚至可以让孵化器孵化出的企业家资本化、证券化。

第三是实现资金创新资本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说,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其成为财富创造要素关键的一步。在中国孵化器起步的1987年及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都是资金匮乏,资本严重短缺的国家,由此造成了入孵企业门槛高,所获资本资助少,以致大量被孵化企业错过了最佳成长期,即使侥幸存活下来,也多成了“小老树”。

如今中国的情况大不同于以往。以2017年国家资产净值看已经超过500万亿元,GDP总量已经接近80万亿元,人均GDP也达到了8000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多年都在3万亿美元以上。可是,如此规模的资金,

并未能有效地转化为资本,国家外汇储备多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国有金融资金多用于房地产信贷,民间资金多用于炒房、买黄金等。更为严重地是国家资金创新资本化比例奇低,据笔者统计和推算,2016年中国全年创新资本增加额不过5万亿元左右,占国家资本净值比例只有1.25%。

为此,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孵化器的另一重要使命是给政府和公民资金孵化高附加价值的项目,让更多的资金转化为创新资本,分享创业者成功的果实,分担创业者失败的风险。

第四是孵化创新文化人创造者。李克强总理指出,

我们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更好的创业孵化环境,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大中小企业跨界融合发展、资源与收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打造动力更加强劲的经济发展新引擎。

创新理念从哪里来?创业行动从哪里来?创新创业难题如何解决?这些在国务院“双创”任务中,都可以归结为创新文化。创新文化首先是一种创新实践活动驱动力。创业者利用其拥有以及可利用的要素开始以财富增值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活动,本身就是创新文化驱动的结果。在这里,创新创业表现为创业者亲力亲为的行动和行为。创新文化还是一种担当精神。创新创业者踏上的是一种非常不确定的道路,每一步的挫折都可能导致失败,而他们必须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担当风险,敢为天下先。没有担当的创新创业,即使侥幸成功也难以持续、持久。

因此,未来中国孵化器之重要使命之一,应该是孵化出千千万万的创新文化创造者、担当者和传承者,在文化生态上,让创新创业植根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理念之中,为中华民族前行提供绵绵不绝的文化动力。

猜你喜欢

资本化孵化器创业者
军工资产资本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浅谈电视媒体广告经营的公司化与资本化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