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制造看一汽

2017-07-07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6期
关键词:绿色汽车产品

文/本刊记者 宋 莉

绿色制造看一汽

文/本刊记者 宋 莉

长春,一座“森林城”,素有北国春城之美称。

中国一汽,新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起飞,承载起新中国的汽车梦想。

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这些第一次的“奇迹”,见证了一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立下的不朽功勋。

60多年来,在创造一流业绩的同时,作为责任央企,一汽不忘初心,启动了《“十三五”期间推进中国一汽绿色制造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一汽绿色体系,推动绿色产品和绿色工厂全面发展。

5月23日-5月25日,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中国一汽举办了“走进绿色一汽,共享绿色未来”——2017绿色制造媒体采访活动。来自中央、行业、省市的主流媒体记者们齐聚一汽,分别在长春、无锡两地参观采访了一汽技术中心、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及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等4家企业,近距离感受一汽的绿色实践。

勇担责任的企业精神

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长子,几代一汽人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天职,彰显了拼搏发展的使命、情怀。第一次创业,一汽人发扬艰苦创业、刻苦学习的精神,在荒原上创造了三年建厂并投产的奇迹;第二次创业,一汽人弘扬愚公移山、务求必胜的精神,在不停产不减产前提下闯出一条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的新路,甩掉了“解放”卡车三十年一贯制的帽子;第三次创业,一汽人传承“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成功实现上轻型车、上轿车,形成中、重、轻、轿、客、微产品系列格局,开辟了企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面向未来,一汽站在企业发展的新起点,恪守“以绿色实践促进人・车・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弘扬“争第一、创新业、担责任”的核心理念,启动了《“十三五”期间推进中国一汽绿色制造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以“蓝途战略”和集团公司产品规划为引领,加快实现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批量产出,推进一汽产品的绿色化;以绿色工厂标准为引领,全力推进绿色工厂的打造,实现制造过程的绿色化;以废旧电池处置为代表,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承担社会责任,推进供应链的绿色化;以培训和宣传为载体,强化绿色制造的意识,营造绿色制造的氛围,依靠全体员工推进中国一汽的绿色制造进步。

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强国,需要怎样的汽车产业与之匹配?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汽车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如何承担环保责任?在一汽集团的媒体沟通会上,一汽生产制造技术部副部长陆波说:“全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制造是中国一汽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兼顾环保责任,这既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汽车央企的使命要求;通过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建立绿色发展体系、制定完整的低碳节能技术战略等重要举措,实现从工厂到产品的全面绿色化。陆波向媒体记者们阐述了一汽对绿色制造的理解,使媒体记者们对一汽绿色制造的工作范围、主要任务、发展规划有了宏观了解。

彰显绿色低碳创新技术

随着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一汽技术中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汽车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基地。走进一汽技术中心,依次排列的自主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整车以及轻量化部件产品凸显了一汽绿色研发的强大实力。通过一汽技术中心技术研发院副院长刘明辉的介绍,媒体记者进一步了解了一汽在突破传统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新成果。在技术中心发动机试验室里,记者直观观看了模拟自然风速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并与模拟整车试验台架实现“亲密接触”,充分感受到一汽在绿色产品研发上的丰厚技术储备和清晰的发展路线。

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品牌的影响力,核心在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2011年上海车展上,一汽首次提出以低碳节能为核心的“蓝途”战略。“蓝途”战略的发展原则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环境上可容”,其核心是兼顾传统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注重自主创新,提升传统动力节能水平,加速新能源产品开发,突破核心技术,掌控关键部件,强化战略资源培育。六年来,一汽在“蓝途”战略指引下,在传统节能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均取得一系列突破。

一汽技术中心党委书记平华告诉记者:“让每一滴油都发挥最大功效是中国一汽的低碳价值观。”近年来,一汽加快自主乘用车低碳技术开发,先后实现了二代蓝途发动机产品——CA4GB14TD发动机以及一汽第一款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器产品——CA7CH350D的量产投放。

2016年度,一汽自主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67L/100km,优于法规目标值(6.82L/100km),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满足了国家法规和用户的需求。针对商用车绿色低碳技术开发,一汽率先实现了国内重卡发动机换油周期由1万公里到10万公里的跨越,使重型柴油机具备的“机、箱、桥”长换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在提升传统动力节能水平的同时,一汽也在同步推进混合动力节能、电动汽车的自主开发。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一汽对外展示了奔腾B30EV、骏派A70E两款纯电动产品,以及一款应用插电式油电混合技术的红旗H7FL PHEV产品。此外,一汽还打造其它四个新能源汽车平台:包括在A级及以下的小车上做的轮毂电机;在A级和B级车上打造的纯电动平台;在B级和C级车上打造的插电式油电混合平台以及燃料电池平台。

“十二五”期间,一汽共完成节能改造项目637项,实现节能89780吨标准煤/年,节约价值14283万元/年。在环保方面,一汽每年都投资2亿多元用于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危险废物处置和新建/改造环保设施。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COD排放降低了1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38%。

倾力打造绿色工厂

工厂是绿色制造的主体,是推进绿色制造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汽全面淘汰改造了过去的老厂房、老设备,告别了过去粗犷式的生产方式。绿色制造逐渐成为一汽的新招牌、新名片。

中国一汽以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标准,加快推进绿色工厂建设,促进了所属30余个主要制造单位节能环保水平的提升。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轿车”)是一汽绿色制造的样板单位,5月25日,记者现场有幸见证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向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授予的“绿色工厂”荣誉称号。而不久前,一汽轿车刚刚通过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的审核,跻身于全国绿色工厂的行列中。

长期以来,一汽轿车秉承绿色管理思路,构建绿色工厂评价体系,从工厂规划到后续的新增项目或改造项目,都紧紧围绕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的水平提升,在绿色制造技术、环保和能源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记者在一厂涂装扩建线参观,切身感受到作为“绿色工厂”的一汽轿车在推进节能减排、共建生态文明方面的决心和信念。

在高污染、高耗能的涂装车间,烘干炉采用废气焚烧热力回收系统(TAR)技术对废气进行处理,既实现废气的焚烧,又起到漆膜烘干的作用,可使排放气体当中的废气净化率达到99%以上。为了节省涂装过程的用水量,一汽轿车实施了空调纯水系统改造和重水再利用改造项目,年节约用水量超过2万吨。

记者们来到绿树掩映的鱼塘边,看到鱼儿在欢快地游嘻着、野鸭在远处嘎嘎地欢叫着。没想到池塘里竟是净化处理过的废水,记者们不禁感叹:“一汽真的是将每一滴水都用到了极致。”

在节能方面,一汽轿车还摸索出了一套“经济化用能管理”的思路,在“供给端”、“用户端”两个终端推行“停产减供”、“停产停机”、“重点耗能设备定标运行管理”、“合理排产和安排工艺调试”四项管理对策,同时推行了空压机余热回收、露点节能、变电间动态补偿及储能保护系统、空调变频等一系列节能技术改造,真正做到了“开源节流”降能耗。今年一季度,一汽轿车在产能提升22.58%的情况下,能耗反而下降了11.7%。

专注全生命周期绿色化

绿色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覆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材料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消费使用等各环节都需要进行绿色管理。

应用汽车轻量化材料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在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联合厂房里,记者在生产现场了解了降低能源消耗、应用先进工艺、改善作业环境等方面的绿色创新之路。

一汽模具公司积极研究高强钢板、铝板等车身轻量化材料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解决冲压成形过程中回弹扭曲变形大且不易预测、高强钢板模具易磨损开裂影响寿命、铝板模具易粘屑等问题,形成铝板、高强钢板冲压模具的开发、制造能力,为实现绿色制造打下坚实基础。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峰告诉记者,通过开发、采用铸造合金模具钢、合金球墨铸铁等材料替代锻造合金钢,简化了模具结构、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模具材料使用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很好地实现了精益生产与低碳环保的双重目标。

吴国峰说,公司承接的国家智能专项《基于机器人的汽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此项目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汽车白车身的绿色制造。其中,柔性主拼核心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三个车身平台六种车型的快速智能切换,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工位占用面积;高速输送装备的应用,实现了焊装线工位间的高速精确输送,有效缩短了生产辅助时间;高速工业机器人与节能环保次高频点焊设备的集成应用,有效降低了生产能耗,减少了焊接飞溅,提高了厚板焊接质量,此外,在线检测设备的自主应用、智能生产控制系统的应用也均体现出了绿色智能环保技术对汽车制造技术进步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作为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给记者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一汽解放锡柴,始终将绿色节能与“自主创新、引领市场”的研发理念有机结合,并将其贯穿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钱恒荣书记自豪地说,一汽锡柴绿色制造不仅体现在生产出的产品是绿色产品,而且在制造产品的整个产业链都是绿色的;不仅出厂时是绿色产品,后期使用过程中直至生命周期结束,始终保持绿色理念;直至产品消亡时的处理也要符合绿色制造。

一汽解放锡柴的再制造配件在保证同等质量和性能的同时,还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材料成本约5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

伴随末端产品的大量产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资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再制造工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末端产品处理方式。

一汽解放锡柴再制造基地总经理蒋伯明说:“把旧机交给我,给你一台全新的再制造发动机,性能与三包政策和新机完全一样!”这是一汽解放锡柴再制造基地对用户的庄重承诺。这一句话,不仅仅是对客户的承诺,也是锡柴再制造基地持续挖掘国内需求潜力的能力,更是实力的体现。经过6年的发展,目前一汽解放锡柴在发动机再制造工艺、电控喷油器再制造、燃气系统再制造、后处理再制造等技术方面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自2011年正式投产以来,一汽解放锡柴再制造基地已累计销售再制造发动机5000余台,再制造喷油器30000余支,销售额超亿元。

根据最新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一汽解放锡柴产品的综合油耗比同类产品省3~5%(超越国际竞品)。据最新测算,一汽锡柴再制造基地每生产5000台奥威系列再制造发动机,回收的产品附加值接近1.25亿元,可节电700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吨。

“‘省油’已成为一汽解放锡柴产品的品牌个性。一汽解放锡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企业的每一个细胞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发并制造绿色环保产品,为‘打好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钱恒荣说。

“走进绿色一汽,共享绿色未来”的釆访活动,让记者分享到了一汽绿色制造的工作成果、明晰了一汽绿色发展理念、思路。

有创新的企业拥有现在,有责任的企业拥有未来。一汽依托“推进中国一汽绿色制造方案”的实施,坚持“追求人、车、社会和谐发展”,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全面发展,将绿色制造与企业创新发展有机融合,彰显了汽车央企的社会责任和大爱情怀。我们由衷地相信,一汽在绿色制造方面将拥有更值得期待的广阔未来,成为国家经济的栋梁和全社会企业绿色发展的榜样。

猜你喜欢

绿色汽车产品
绿色低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3D 打印汽车等
新产品
产品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