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昌县万户镇:构建“三大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2017-07-07邵国强杨伟平

老区建设 2017年7期
关键词:能人老干部理事会

□ 邵国强/文 杨伟平/图

都昌县万户镇:构建“三大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 邵国强/文 杨伟平/图

万户镇地处都昌县东南部,滨临鄱阳湖,属最边远地区。全镇辖区现有民丰、西湖、杨桥、新屋四个重点贫困村,这些村庄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尤其是青壮年大部分在外务工,在家的大多是年龄大、文化层次低、思想落后、观念陈旧的老人和妇女,此类人员村务参与性不足,导致脱贫攻坚工作举步维艰。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万户镇积极构建“三类模式”着力发挥“三类人员”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构建“支部+能人+贫困户”模式

为充分挖掘能人在脱贫攻坚的引领带头作用,万户镇贫困村党支部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发布倡议书等方式积极号召能人返乡创业,党支部通过选好能人、做好支部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发展能人队伍,建立镇、村二级“能人库”,并为其搭建作用发挥平台,以“能人带众人,众人变富人”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杨桥村垅里沈家沈天明是一位建筑公司老板、为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他毅然放弃打拼多年的事业,出资在本村建立了一支农民施工队,积极动员贫困户到施工队务工。同时,他还积极鼓励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形式入股到自己的施工队参与年底分红,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脱贫难的问题。

构建“理事会+老干部+贫困户”模式

为保证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组建一支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理事会是关键,为此万户镇积极鼓励退休老干部加入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他们知晓政策、熟悉民情、德高望重等自身优势,协助村委会做好钉子户、顽固派的思想工作,同时选定一批有责任心的老干部、在外发展的能人志士为顾问团成员,为理事会出谋划策。民丰夏家村老干部夏孟贵退而不休,在腿部受伤的情况下,坚持组织村民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为做好夏家村“七改三网”工作,他亲自带领理事会成员挨家挨户开展摸底登记工作,并广泛动员群众、积极投身到夏家整村推进工作中去、截止3月底夏家自然村已完成改水改厕42户,拆旧12户,电网改造、清杂基本完工,全村上下形成了一股力量强、人心齐、干劲足的良好势头。

构建“临时党小组+老党员+贫困户”模式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党员干部理应想在先、走在前。万户镇始终以“坚持党旗领航,加快脱贫攻坚”为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引进老党员组建临时党员小组,由老党员带头宣讲政策,带头攻坚行动,带头结对帮扶,积极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切实发挥老党员“夕阳红”本色。民丰村支部副书记宋德升,是一位早已步入花甲之年的老党员,但他依旧奋斗在脱贫攻坚战一线。为破解本村“空心房”拆除难问题,他经常上户做政策宣传,做群众思想工作,耐心与群众沟通,促使民丰宋家村空心房拆除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万户镇通过以上三大模式的构建,成功营造了全民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全镇聚力脱贫攻坚战,有效推进了村庄整治进程,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电网改造、清杂基本完工、拆旧211户,完成进度的67%,改水2729户,完成进度的83%,改厕2093户,完成进度的64%,改沟4085米,完成进度的20%。

邵国强、杨伟平,万户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于龙广

猜你喜欢

能人老干部理事会
本刊理事会理事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宁大宏
《职业》理事会理事
《职业》理事会理事
《职业》理事会理事
成人学校构建“能人”培训果农模式的探究
天柱县委离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取经
六枝特区离退局“志愿服务在行动”
新形势下农垦老干部工作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