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新生学校适应性初探

2017-07-06刘迪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2期

刘迪

【摘要】步入高中,对高一新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体系和学习要求也与初中有明显的差别,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种种原因使得高一新生在很多方面出现了学校不适应情况。针对高一新生这一阶段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的干预引导,尽可能地帮助高一新生调整学校不适应情况,进而平稳顺利地过渡到高中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高一新生 学校适应 调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99-02

一、重视高一新生的心理特征

对高一新生来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遇到学习和学校生活中的困难,只不过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各种心理反应都会出现。弥尔顿说过:“你的心,可以使天堂变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天堂”,这意味着心理反应和思维方式对人的行为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视高一新生的心理引导对其高中的顺利进入和过渡有着十分积极必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必须注意的:(1)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课。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使学生能敞开心扉,认真积极地面对自身在学校不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产生共鸣,获得同理的心理感受,并群策群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2)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和引导,激发高一新生的上进心和目标感,并通过活动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活力和力量。总之,以活动为载体,传播心理正能量,使高一新生感受到心灵的正向牵引,从而在心理上能積极主动乐观地面对高一学校生活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二、构建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高一新生从不同的中学进入高中的同一个班集体,由于缺乏互相的了解而产生陌生感和孤独感,部分学生会把自己“隐藏”起来,对班级发生的事情采取观望和回避态度,部分同学觉得班级死气沉沉,压抑无聊,这些很明显都属于消极思想。那么,构建一个和谐充满快乐的班集体则明显是当务之急。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简单阐述:(1)民主选举到班委会成员。班主任老师可以让学生投票选举,结合自我推荐的方式选出有组织能力、有亲和力、学习有上进心的班委会成员,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同时,班级规则的制定必须明确,且贴近班级实际情况,使新生在行为上有据可依,行而有范。(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一个使学生热爱的班集体,必然是充满活力和欢笑的,高一初期学生之间有陌生感和孤独感,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有效地拉近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和温暖。(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高一新生入学初期最大的学校不适应方面应该是来自学习,科目增多,知识程度加深,作业数量和难度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进而产生厌学和恐学心理,因此,对高中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学校和教师都应及时给高一学生进行指导和介绍,使高一新生对自己所处的阶段和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稳定心态,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

三、提高高一教师对学生学校适应性的重视程度

社会在发展,高一新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也会每届有所不同,对于新生可能会出现的学校不适应情况,教师应提前做好功课,做到心中有数。另外,班主任老师应熟练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并能实际应用,针对高一新生的学校不适应问题能给予及时切实的疏导。高一教师在班级管理上应胆大心细,火眼金睛,能及时发现新生在学校不适应方面的症状,包括班级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学生的不适应情况,以班会、班级活动、个别谈话或电话沟通等方式和学生交流,适时地点拨,切实地提出对应措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老师在高一新生学校不适应性方面起到的调节作用是很大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优秀的班主任老师能加快高一新生学校良好适应的进程,使高一新生能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校生活。

四、学校加强对高一新生学校适应性的监督和评价

学校层面,一般从开学初期就安排了军训、心理辅导、主题班会等活动,目的就是促进高一新生学校适应性的良好发展。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该对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性情况有更确切真实地了解,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学校信箱等方式,了解学生入学初期的适应性情况,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新生学校适应性的调节和干预,与此同时,学校应该有相应的记录,比对,跟进,监督和反馈,把对新生的学校适应性情况掌握清楚,意识到这种适应性对新生高中人格发展和学业进步的积极影响作用,把这项工作的监督和评价落到实处,进而改进这方面工作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地面对高一新生在入学初期学校不适应性的情况,对这种情况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引导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校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斌.《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适应性教育》,百色学院学报(2000)

[2]束峰琛.《高效课堂环境下的高一新生适应性策略》, 现代教育(阅读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