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支模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2017-07-06周灿荣

建筑建材装饰 2017年8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措施施工问题

周灿荣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工程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会因模板支架的施工问题而发生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及企业发展均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高支模板所面临的施工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的解决方法,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现本文对模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施工现场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高支模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支模板;施工问题;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7)08-0116-02

引言

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少施工建设中也时有坍塌事故发生。其中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因素就是没有对模板施工的技术进行有效控制,导致模板施工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或者没有检验施工方案,没有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以至延长施工工期,严重的还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为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1.高支模存在的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1)支模包边工作没有做好,出现梁侧模漏浆、梁身不平直等情况。还有1.5米高边梁、转换梁、转换板侧模抗倾覆问题,会对脚手架上工人的操作安全有直接的影响。

措施:支模时要将包底模做好,或者在进行底模开料时稍微宽出100~120毫米,做好压脚线、斜撑以及对拉螺杆。使用达到安全要求的对拉螺杆,其间距和直径要达到施工方案的要求,并且要合理使用;此外要使用φ16-φl8短钢筋与楼板底面钢筋竖向焊接,并要设置多根22#铁丝收紧边模悬臂段,减少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水平推力对侧模造成的影响。

(2)梁翼缘处过宽的处理。

措施:在梁底木方上增设一个短钢管,利用短钢管将板翼缘顶紧,再使用扣件将其和水平杆固定,水平杆顶紧两边的侧模。一些项目施工现场只是随意用短木方顶板翼缘,没有进行水平方向的约束,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如果楼板比较厚,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这个位置是非常危险的。

(3)没有保留后浇带的支撑,在拆模后进行浇筑之前会采用二次支撑的方法回顶。

措施:在制定施工专项方案时,要对后浇带底模、立杆以及门架支顶的位置等进行合理的设计;还有,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以及现场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避免出现由于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在拆模时将此位置的模板也拆除掉。梁、板后浇带要按照悬臂式的结构考虑,所保留的支架范围要在后浇带支架两侧60~80厘米之间。

(4)钢管支架可调节顶托太高,甚至超出了规定的300毫米范围,使得顶托承担了支架顶端的全部受力,悬臂过高。而且关于顶托也没有相应的检测和力学参数报告,在相关规范要求中也没有提出对该材料进行检验,顶托安装的验收依据是施工人员仅按以往的经验进行。出现托梁下料长度不够的现象,大多数是出现在梁和墙或者是柱面的交接处。这就是高支模工程发生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措施: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相关规范规定,可调顶托的受压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特别注意的是,在采用钢管或门架作为模板的支架时,必须对配架进行设计,并计算好下料以合理配架,可以借助周围已经完成混凝土浇筑的墙面或者柱作为固结点,支架呈水平方向顶紧结构面。此外,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合格才可以封木方和顶模,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5)设计图纸的结构平面有时会出现跨距不同的柱网,或模板支架的立杆和水平杆不在同一条轴线上,不能完全贯通的情况,对其整体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措施:要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相关规范作为施工参考。支架立杆不在同一条轴线上时,可利用水平杆和固定水平杆的方式,重新固定支架体系,但要注意固定长度不能小于两道立杆的跨度。

(6)在圆弧梁支模过程中,只用粗钢筋作为侧板的主龙骨受力,浇筑时不仅造成模板变形程度加大,还使承载力不足,在拆模时有可能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影响。还有关于支架问题,如果梁下是两条钢管作为支撑,在搭设时由于弧度的走向使梁会偏重于外侧的钢管,导致内侧钢管不能分担受力,外侧钢管由于荷载程度加大,而造成稳定性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措施:圆弧梁侧模的主龙骨应该使用两条φ48×3钢管,将其按照梁的弧度加工成弧形作为主龙骨。圆弧梁轴线和水平杆的交接处,在圆弧梁的轴线上加设一条立杆,可以增强稳定性。

(7)许多民用建筑中会有高度和宽度在5以上的悬挑阳台、雨篷等一些结构支架,这些支架比较容易出现整体失去稳定性的情况,在风力荷载以及其它方面荷载的作用下,会出现整体倒塌。所以,对于类似狭长的高支模整体稳定性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措施:严格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相关规范规定增设抛撑或者是缆风绳,以此确保宽度方向的稳定性。对于高支模周围内侧跨,各个楼层的支模体系要确定不会拆除,并将其横向水平杆与各楼层的支撑连接在一起,接口不能少于两个立杆。

(8)支模体系将单扣以及水平杆作为受力,对钢管立杆造成偏心荷载的影响。施工荷载由模板传递给木方,然后传递给横向的水平杆,再利用扣件传递给立杆,这种支模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但是在设计方案时通常不会考虑到该立杆存在的偏心额头。相关规定直角、旋转扣件的承载力应为8kN,但是有些脚手架厂家的产品仅符合5kN或6kN,实际上,扣件的抗滑性能很难满足规定的要求。

措施:对于一些像转换层大梁这样荷载比较大,或者是搭设的支架高度超过8米的情况,必须使用对接口件与立杆连接,而且立杆的顶部要采用可调顶托,使得荷载可以通过底模木方直接传递给立杆,使立杆得到均匀的受力。将扣件作为受力,qb48钢管作为竖向荷载承受时,因为钢管的抗弯能力比较差,但立杆钢管的抗压能力良好,所以各个立杆之间的距离主要是受到钢管的抗弯性能和抗滑性能的控制,应该采用双横杆和雙扣件做处理。

(9)在高大模板支撐施工中,大多数的施工企业贪陶方便而采用没有锁臂的门式脚手架进行搭设,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门式架专用的连接扣件。门式架和钢管扣件架的立柱底部以及顶部使用可调支座和可调支托比较混乱,存在矛盾,导致操作方面的不统一。

措施:按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的规范规定,满堂脚手架高度超过10米时,上下层门架间应设置锁臂。在脚手架的高度大于10米时,必须采用钢管脚手架。在用qb48扣件时,门式架的杆件与扣件之间有空隙,在搭设的过程中必须用铁片楔紧。

(10)根据相关规定,高大模板的支撑应该采用φ48×3.5的钢管,但是,当前市场上供应的所有钢管都在φ48×3.0以内。在搭建支撑体系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都比较重视对竖向剪刀撑的搭设,往往忽略了水平剪刀撑的搭设。

措施:在实际的计算中必须根据材料的实际尺寸进行检验计算,以此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壁厚为3.0的钢管受力面积只有壁厚为3.5的86.18%,如果使用规范中的方式进行计算就会夸大钢管的受力能力,降低安全性。在规范明确提出了水平剪刀撑搭设的要求,并且附有详细的图片,施工单位应该提高对其的重视度。

2.高支模工程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1)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比如说现场钢管多年的实际使用情况,扣件的承载能力要低于钢管的承载能力等;还要必须进行严密的力学计算,并进行严格的审批,才可以使用。

(2)提高对模板工程整体性要求的重视度,采用剪刀撑与主体连接的方式来提高稳定性。并明确支架构造的要求,包括扫地杆的设置,怎样布置剪刀撑,连接杆件的具体要求等各个方面,并且要进行重点检查。

(3)在模板支架工程中,梁板荷载的实际分布情况是中间大、两边小,但一些工程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却是将荷载平均分担,对中间立杆的安全性造成直接的影响,使其不能达到安全度的要求。为此,模板支架上禁止集中对方建筑所需材料。

(4)技术交底必须要有书面文字的依据,不能是施工人员的口头交底,交底的对象也不能只是班组长。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监测质量,支架搭设完成后还要进行检查,出现杆件变形、扣件下滑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5)拆除支架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检查混凝土的强度是否满足施工方案要求,应对施工人员做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在支架拆除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从上到下逐层进行拆除,要先支后拆,禁止上下两端同时施工。对于大跨度梁支撑架的拆除,要从中间逐渐向两端进行对称拆除,模板支架拆掉后就要及时运走,禁止集中堆放或者随意丢落。高空悬挑架在拆除时,要设置警戒线以及明显的标志,并安排专职的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

3.结语

总的来说,在高支模施工前必须认真制定出施工专项方案,特别是对支撑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法,并对相关规范和制度严格执行,强化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以此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措施施工问题
试析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重点难点解析
浅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浅议公路大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针对道桥施工中出现的钢筋问题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究
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