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PDCA循环理论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作用研究

2017-07-06唐奇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唐奇

【摘要】PDCA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及团队的管理工作中,作为一种持续改进的方法和理论,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整合工作资源、提升工作效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学校中重要的理论课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特点的需要。互动与交流、思想碰撞已经成为学生对于这类课堂的基本渴望。通过PDCA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得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反馈,真正实现实际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关键词】 PDCA理论 思想政治课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71-02

导言

为不断提高思政课在学生中间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多年来各门课程的课程组都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如:一是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内容体系,即依据教材内容进行专题教学;课程组依据教材内容对课程进行深层次的提炼,更加重视课程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二是实施问题导入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至两个大问题,并依据问题进行系统阐述,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即便如此,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仍未明显改善。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仍有深远的影响:首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源于意识形态领域,在学生中改变不了“说教”的印象;其次,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求新、求奇、求快。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获得的信息更新速度之快,是教师教学内容调整无法比拟的。尽管学生意识到课程重要性,但是仍对思政课缺少学习兴趣。再有, 西方国家在文化、艺术、影视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国内网络、媒体对社会现象、文化等领域的多元化宣传,这些都使得学生所见所闻与教师讲授的知识的融合度降低。从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上来说人们更愿意接受那些负面消息,而往往忽略那些正面信息。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90分钟里进行正面宣传与讲解,就是与学生的思想进行博弈的过程。而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这种博弈对教师而言仅是表面上的胜利。而PDCA理论的实施与应用必将大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步伐。逐步提高和改善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PDCA 理论的内涵及特性

PDCA循环这一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开发,后来又得到戴明博士大力倡导,尤其是在日本获得成功,所以又叫“戴明循环”,简称“戴明环”,现已在全世界推广。PDCA循环可简述如下: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实施: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PDCA有哪些特性呢?首先,循环的四个阶段缺一不可。PDCA理论存在于所有领域,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改进),这是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的一个过程,必须形成闭环管理。其次,每个阶段都有它本身的PDCA循环。再次,PDCA循环是一个滚动循环不断上升的行动模式。它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和改进事物的客观规律。按图循环前进, 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新的水平上再进行PDCA循环就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促进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PDCA循环在几十年的实施过程中从大力倡导、迅速普及到广泛取得成效, 对质量持续提高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和改进事物的客观规律。深刻理解PDCA 循环的含义,灵活运用PDCA 循环的方法,成为一個组织确保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1]

2.PDCA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升教学效果的重大作用

2.1 PDCA理论的应用,能全面提升课堂设计的合理性、先进性。提升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效果。

真正的参与式课堂应遵循六四的时间原则。即讲授占60%,讨论占40%。这样才有利于反馈听讲人对讲授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实际执行中,由于受到讲课学时的限制,真正预留给学生去讨论和思考的课堂时间比例不到20%。这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思政课源于意识形态,任课教师不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堂上还承担着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工作。而现行的课堂设计模式是不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

PDCA理论应用于课堂的合理性在于:课堂结构单元更清晰,课堂内容的整合度更高,重难点的分析和总结更有针对性。

将PDCA理论熟练运用于课堂教学时,教师在最初进行课堂设计时,将每个讲课单元进行目标设计、时间规划和总结分析。对设定的目标进行执行、通过设置课堂问题进行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和探讨,以便检查学生掌握情况;通过检查执行的结果分析,及时改进和改善对原既定目标的修正工作,进而进行下个目标的合理设定。

应用PDCA理论在课堂设计上的先进性突出表现在:更注重教学过程的时效性。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则通过不断改进课程内容与整个课程的目标紧密结合,逐步形成由学生需求—课程目标设定—课程执行检查——结果分析的良性循环中。把真正的课程评价重心转移到平时教学和听课环节中,而不单单是靠期末考试的测验成绩来进行评定。

2.2将PDCA理论应用于思政课课堂,能够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兼顾二者的平衡。

PDCA理论简单理解为持续改进循环策略。这种持续改进策略,重点侧重于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反馈与参与程度。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这种理论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使教师广泛的、及时获得学生对课堂设计的意见和想法,使教师有能力将这些意见和想法有效的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将大幅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每个教学班的进行持续改进的循环,能使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不同教学班的学生特点、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而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真正实现了以学生需求和兴趣为导向,在课程教学上即突出个性,又能充分掌握共性;真正把教师放置到课堂主导地位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为学生“量身定制”。

2.3将PDCA理论应用于课程考核分析,改变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单向链条,而形成有助于课程评价的持续循环使课程始终处于总结、提升的良性循环中。

传统的思政课考核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以考试为例,在教学实践中,考试“不能准确反映教学效果”,“不能正确导向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等等。[2]

而应用PDCA理论,使课程一开始就处于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置(改进)的过程中,等于不断形成了课程的阶段性考核报告,而这些报告又被及时应用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改进的时效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教师一开始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一些重、难点问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突出体现了课程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2.4 PDCA理论的应用,能减小多媒体时代对于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冲击。

多媒体时代尤其是微信和微博主导的短阅读形式的普遍,使得学生对于社会现象、信息和知识的了解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信息量更大。这往往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环节相脱离。甚至是一门课讲一学期的效果还不及一部电影、一本小说对学生的影响大。

而PDCA理论的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形成了一种督促机制。为了实现既定的课程目标,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课程设计方案、更新教学手段。课程的设计会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喜欢什么、关注哪些内容,教师就要从这些内容和材料着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真正做到能从理论的高度解释现实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而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这类课堂自己的主体地位,课堂参与度会大大提升,进而将会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整体认同度。

总结

高校思政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将PDCA理论应用于教学环节中,必将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的一项新的挑战。而面向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又身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更应善于从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为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所用,引导学生发现马克思主义与事实相连接的实际意义,从而让永远新鲜的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青:《应用PDCA理论促进学校质量持续提升的思考和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7期。

[2]楊乃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研究》[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2页。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