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使用前景不容乐观

2017-07-06杨宛静

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公共资源约束前景

杨宛静

近日,共享单车已成为我们饭桌、课桌中必不可少的话题。而围绕此话题讨论的最终结果,都是对其前景的严词否定。这一看似对节约公共资源有显赫贡献的创造为何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我认为其原因有三。

在谈论共享单车的失败原因之前,我不由得想将如今街头巷尾遍布站点的公共自行车拿来加以比较,因为我着实感到疑惑:这二者都是便民自行车,都是公共资源,但为何应用效果却大相径庭?经过与父亲——这个公共自行车的忠实使用者一番讨论后,我想,公共自行车的超时扣钱制度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了。因为如果不扣钱,不归还车对自己就没有什么后果,换句话说就是违规也不用受到制裁。人是在法律约束下同时背负义务、享受权利的社会动物。法律既维护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通过惩戒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若是没有了法律或规章制度的约束,人们就会认为他们不会受到惩罚,也就没有违规可言。因此,没有需要人们自己承担的后果,是共享单车的第一弊病。

其次,是所謂的“匿名效应”。即当人类脱去社会身份,摆脱名誉对自身不良行为的抑制时,人性本恶的一面就会暴露。正如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所主张的“性恶论”中所述,“人之生也固小人”,只是社会身份加予的道德良知为人穿上了一件蔽体的衣服。一旦这件衣服被脱去,人们不用承担恶名,从而就放纵自我甚至极尽罪恶之事。像“腾讯漂流瓶”“微信摇一摇”就是匿名效应的典例。

要想约束人恶的本性,就要加强社会管理。因此,话到头来,问题还出在社会管理上,这是其三。只有加强社会管理,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个社会人,应当承担与自身身份相适应的责任,知道要以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名誉,这才能将人性中善的一面加以表达,从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将有极大的改善。正如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说道:“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我想,社会管理并非是一副枷锁,而是一剂人性的补药。领导者应对这一点给予充分重视,从而不仅像共享单车这类公共问题能得以解决,社会也将更加井然有序。然而民不乐者,未之有也。

总之,在可以预见的数年内,共享单车受冷落的命运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迷你小评】

这篇时事评论对共享单车的使用前景表达了谨慎的悲观看法。行文上很有特色,可谓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多方论证,言之凿凿,令人信服!论据的使用也是可圈可点,既有身边的事例又有网传的现象,既有经典的名言又有自己的推论,既有已然的事实又有未然的假设,这样全方位的论证,自然就能收到不同凡响的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公共资源约束前景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盆景乎?风景哉?
巧妙运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间提高!
马和骑师
广东:基本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系统项目
不能简单将高校资源变为公共资源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