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演奏家到维修师

2017-07-06宋瑛芮

琴童 2017年6期
关键词:手风琴专业

宋瑛芮

王学,1985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在当地知青宋连发老师的启蒙下,开始学习手风琴。8岁起跟随内蒙古当地老师刘宏滨、鄂芳学习。1999年考入内蒙古艺术学院附中跟随高明琪、张新化老师习琴。2003年有幸跟随世界手风琴冠军德米特里·索阔洛夫学习手风琴。200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曹晓青教授,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手风琴专业学生。

他多次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风采:2006中法文化年,受法国大使馆文化处邀请,与法国杂技大师热罗姆·托马斯合作,在北京、上海、武汉演出;2008受中国广播交响乐团邀请,在北京音乐厅、保利剧院参加“天空之城”久石让经典动漫音乐会,同年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参加俄罗斯经典歌曲春节演唱会;2009年与中国爱乐乐团录制“打开音乐之门”手风琴协奏曲,并出版CD唱片;2014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武汉琴台大剧院参加经典电影音乐会;2015~2016年,在英国国家话剧院和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合作的舞台剧《战马》亚洲巡演中,担任手风琴手等角色。此剧还将继续在亚洲巡演。

他多次摘得国内外比赛的金奖,如: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手风琴比赛专业组第一名,2005年“海资曼杯”键盘乐器大赛手风琴青年专业组第一名,2005年天津国际手风琴比赛成年组优秀演奏奖,2005年珠江手风琴比赛优秀表演奖,2006年北京手风琴艺术节演奏金奖,2007年北京手风琴比赛室内乐组第一名。

2012年成为意大利著名手风琴厂Pigini中国售后服务技师。

说起王学,他是中央音乐学院首批手风琴专业的学生。曾经,在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的第一场音乐会,王学参与其中,是舞台上一位演奏者。如今的他,已然不是当年那个拉着手风琴、到处比赛的学生,而是一位经验丰富,在手风琴维修、修造业小有口碑的“老师傅”了。一位青年手风琴演奏家,是如何走上乐器修造之路的,是如何走上手风琴维修之路的?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的封面人物—王学。

王学性格很内向。与其他学音乐的人不一样,他比较理性。因此,他对自己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认为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在幕后工作。但毕竟在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科班出生,他不想放弃演奏专业,心里还是很留恋舞台。对于演出,他是认真而又执着的。他说:“在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年轻教师许笑男的推荐下,我于2015~2016年出演出亚洲版《战马》舞台剧,在剧中担扮演手风琴手,一年间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哈尔滨等地演出了203场。这部剧是由英国话剧院和国家话剧院共同合作的。因为剧中需要一位既能演奏手风琴,又能进行戏剧表演的演员,便在全国进行筛选和面试,我很荣幸能被选上。在这部舞台剧中,我要演奏4段手风琴音乐。导演组给我提供的是带有爱尔兰风格的旋律,我要在剧中现场演奏,自己配伴奏。由于舞台表演和音乐会表演完全是两回事,一切都要为了剧情服务。在剧中我要一边拉琴,一边走路,这样的演奏方式从专业上看是很不合适的。为此,我练了很久的走路姿势,才没破坏演奏效果。此外,为了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我还要跟很多演员一起训练形体。尽管我在努力突破自己,第一场演完之后,导演还是说我‘这不是你的独奏音乐会。最终,经过这200多场的演出,我已经慢慢地找到了演戏的感觉。今年,《战马》中国版这部剧还会在亚洲巡演。这部剧在英国非常有名,已经连续演出了8年,成为很多到英国旅游者的必看项目。导演斯皮尔伯格就是看了《战马》话剧,才决定拍摄电影的。”

手风琴行业的活跃带动维修事业

说起王学从事手风琴维修,熟知他的人都不意外。上大学的时候,他就经常帮助同学修理手风琴。那时,同学们使用的都是国外进口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国内几乎没有进口手风琴的维修点。王学却在维修方面很有心得,一些小毛病在他的手里捣鼓两下就解决了。目前国内的手风琴专业师生,知道王学的人越来越多,送到他这里维修的琴也越来越多,现在泰国、台湾、越南等地也有人来向他求教。比如,前几天他才刚刚从台湾传授手风琴修造知识回来。而王学表示,他自己也希望用他的知识,能把两岸,甚至是亚洲国家的手风琴文化联系在一起。另外,让王学对手风琴维修行业充满信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目前的环境。经历了痛苦的挣扎期,手风琴事业开始复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手風琴行业,增加了行业的活力,也从中孵化出很多大有可为的事业。

大学毕业后,王学在曹晓青老师的推荐下,到天津佰迪手风琴厂工作,从事手风琴的维修和修造。这段从学校走进工厂的经历,在王学看来,是收获,是成长。他说道:“从校园踏进工厂大门的那一刻,我还真有些不适应。毕竟这里都是工人师傅,跟校园完全不一样。不会做,就会挨师傅批评,但师傅们批评完了就没事了。我是学习演奏出身,在学校期间我们要爱护手,很多东西不让碰。但是,到了工厂,什么工具我都要摸,又脏又乱,有时候手上流血了,师傅看了看说没事,抹点土接着干。这样的反差让我真的有些不适应。”心灵手巧,是修造专业的基础。为了练手,王学每天除了完成师傅交给的任务,下了班还在工厂里自己加班练习。毕竟是学表演出身,他有耐心,坐得住,白天工作结束,晚上继续加班,一干就一晚上。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王学逐渐摸清了手风琴修造的所有环节。但在国外进口手风琴的维修上,国内还有一块空白。为了在手风琴修造专业方面得到更高的提升,王学只身前往手风琴之乡—意大利卡斯费达多小城,到Pigini手风琴公司继续深造手风琴维修。

在意大利的求学经历给了王学很大的收获。“在那里,我学会了忍受孤独,那份孤独是无比想念自己的家乡;享受孤独,在满是咖啡味道的空气中,处处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学会孤独,是为了排除杂念,能更全面地掌握修造技术。”王学说,初到意大利学习的日子,最让他感到挑战的就是语言,“那种想表达又不能开口的境遇非常难受。”所以,他开始努力地打开耳朵听,从“早晨好”“晚上好”之类的生活用语,到手风琴上的各个零件,他都随时随地地学,不懂的就问。经过一段时间的猛下功夫,他终于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

意大利人的工匠精神,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进入pigini琴厂,印入眼帘的就是那把来自中国的笙,它被摆在最显要的位置。因为笙是手风琴的前身,它们都属于簧片乐器。”

在跟随意大利师父学习的过程中王学发现,意大利人的动手能力特别强。“之前在国内看到他们生产的手風琴内部机械,以为都是机器模具压制制作出来的,可是到了那边才知道,那些完美的角度、美丽的弧度都是手工制作的,那些师傅都是从小就来到厂里学习,才有这样的手艺。师父告诉我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艺术品都是出自意大利。”王学介绍说。

对于怎样才能制作出好的手风琴这个问题,王学在意大利也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极其精准的工艺,看似很繁琐,但是就是多出的一道工序,才使手风琴变得更加稳定、耐用。

“其实,我觉得他们没有把琴厂当作工厂,他们是把琴厂看作是家庭。每天到10点钟准时响铃,是为了提醒大家,到了咖啡甜点品用时间。还有些年轻人做运动,几人一组的足球传递运动充分展示了意大利人的脚法。意大利人的敬业精神令我感动,到了下班时间,大家不是放下工作就离开,大多数师父都会留下来继续工作。

手风琴就是一个精密技术的结合体,由多位能工巧匠技艺的结合才能造出好的手风琴。如果某个部件的制造者水平差一些就会影响到整台琴的质量,所以手风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请多多学习这件美丽的乐器吧!”王学感慨地说道。

从台前到幕后的自我定位

手风琴传入中国不过七八十年的时间,而手风琴的维护和修理却是近些年来才开始被大家所关注的。老一辈手风琴维修人一批批消失殆尽,而新的维修者又存在着断代的问题。随着手风琴在国内的发展,手风琴的圈子也越来越活跃,王学便是在手风琴圈子里,从最初的爱好者成为专业演奏家,最后又在手风琴事业找到了自我的典型案例。

从聚光灯前走到幕后,也许很多人不能接受这种落差与转换。然而,在王学看来,这是水到渠成的选择。他说:“现在很多学生用的琴比较昂贵,专业院校几乎都是国外进口琴,因为曲目本身要求,参加比赛的规格都决定了琴的使用。但是国内能维修这些高端琴的师傅太少了,琴稍微有点改变都是不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我性格比较内向,于是选择幕后。每次修完琴,我都很有成就感。”

从手风琴的现状看到未来

王学的维修对象不仅仅是手风琴,还包括管风琴、钢琴等其他键盘乐器。为此,他依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拜师学艺,希望能在键盘乐调律和维修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王学对手风琴事业充满了信心。在他看来,手风琴的确经历过困难时期,但它没有就此消亡。手风琴独特的音色和时代性的文化符号是不可替代的。如今手风琴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尤其是手风琴室内乐和流行音乐蓬勃发展,在牵手姊妹艺术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手风琴自身力量,这样对手风琴专业帮助很大。

“据了解,现在我的很多学弟、学妹在学习手风琴专业的同时,还增加了第二专业—学习作曲,就是为了以后能为手风琴进行创作,给手风琴专业不断增加好的、新的作品。”王学笑着说。

简单的快乐与幕后的成就

王学最终选择幕后和他的性格有着很深的渊源。他说道,上小学时,老师在班里问了一句“谁想学手风琴”,他就举手了,从没见过手风琴的他就稀里糊涂地背起了手风琴。虽然琴技不是班里最好的,但父母很支持他,总是鼓励他好好学习。谈起小时候学琴的趣事,王学愉快地回忆:“小时候只要比赛、考试,拉琴就能吃一个锅包肉,它是我们东北的名菜。这道菜就成了我最好的奖励。其实小时候我就很喜欢做各种模型,而且一坐就能坐很久,可能这也是我对手风琴维修感兴趣的一个原因吧。由于生在满洲里,那里的信息比较闭塞,来到北京之后,我才开始慢慢了解社会,也体会到了生活的意义。我感谢手风琴,是它带给了我寻找自我、寻梦、筑梦、圆梦的机会。从手风琴演奏到手风琴的维修和制造,让我清晰了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每当看到别人拉着我修好的琴,那种成就感比我自己拉还高兴。”

手风琴保养小提示

说起手风琴的制造,就不能不说到王学去深造的城市—意大利卡斯费达多小城。这座普通的意大利小城,有着100多年的手风琴手工制造历史。在那里,王学收获很大,特别是他们的工作方式给王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那里的手工制造手风琴的方式很独特,师傅们都是站着工作,因为这样能让他们更加集中精力。另外,与国内制作相比,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师傅们是用锉刀手工打磨簧片的。

关于手风琴的保养,王学也颇有心得:“手风琴的保养很重要,最好在温度25度左右,湿度在50%的环境下去演奏。尤其是出产于意大利的琴,要格外注重放置的环境,毕竟那里的气候跟中国有很大不同,良好的保养和维护才能让乐器的性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它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这句话用来评价王学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演奏家到维修师,王学基于正确的自我认知的选择,可谓是一位智者。智慧的人,终究会实现熠熠生辉的自我,王学如是也。

猜你喜欢

手风琴专业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