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映现时代 昨天与今天的香港摄影
2017-07-06秦伟
秦伟
“起飞”之前 钟文略与何藩的年代
回溯历史的话,抗战胜利后,香港人口只有四五十万,1949年香港人口增加到两百多万,五十年代进一步增加,带来很大的居住和就业问题。二战后,英国人基本上已经失掉在东亚的势力,在香港没有长远的管制计划,所以当年的香港法律很不健全。英国人当年对左派和右派政治力量,不会控制很严,让中国人自己吵嘴好了,英国人在香港就争取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的管制是有巧妙之处的,在当年来说,香港有一定的言论和出版自由。但关键部分抓得很紧,当年香港是没有民主选举的。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先来看老一辈的摄影家钟文略,他现在九十多岁了,大陆很少人知道他。他是广东人,抗战时期辍学,战后来到香港生活。他很有美学天分,很快就在戏院找到画宣传画的工作。他对一般民众的生活比较关心,参加左派工会,在工会摄影班学习了摄影,算是当时的左派文艺青年,他拍的照片很“贴地”。所以我们看到钟文略拍摄于五六十年代的照片,与何藩的照片有很大区别。
他的一些照片,记录下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情况,有草根阶层的生活,有城市面貌,有殖民政府的活动,还有六十年代香港左派的活动。在他照片中可以看到港岛上很穷的社区,现在是豪宅所在,非常昂贵的地区;可以看到庆祝英女王加冕的花车巡游;还可以看到小孩子在街道上拿着五星红旗玩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还有一张拍摄1967年香港左派游行,民众在港督府贴大字报,这是受到大陆“文革”的影响。
很有趣的问题是,他这些算不算纪实摄影呢?我觉得还不算。五六十年代,西方纪实摄影的理论和思考已经达到很成熟的水平,香港这些摄影师,都还是没有这种理念的。与何藩不同,钟文略来自草根阶层,他的照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社会大众的事情,这是一种写实风格。他因为画宣传画,一定要看电影,这给他很多美学教育,他的影像很有形式感,能拍到故事场景的张力。今日香港人面对他的作品,多是以怀旧心态,看作当年历史的记录,但我认为,研究他的摄影,应该从他的艺术创作角度去看。
主观纪实与“回归”前后的社会观察
钟文略活跃的六十年代,摄影是蓬勃发展的大众文化活动,很多摄影会在香港成立。在冷战和越战等国际背景下,香港出现了比较安稳的日子,很多外商在香港投资,英国人建了廉价房屋,工人工作稳定下来。当时的香港人对政治是不关心的,只要下一代好好念书多赚钱就好。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新一批对摄影有兴趣的年轻人去国外念书,带回新的经验和观念,比如高志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带有主观情绪的纪实性的图像,不再是那种忠于社会现实,而更多描写自己内心的感觉,和钟文略、何藩那种传统的街头摄影很不一样。
七十年代经济起飞,高志强和梁家泰这一辈有几位都去做商业摄影,进入商业摄影发展最蓬勃的年代,可以说那个阶段摄影的人文气氛不浓厚。八十年代,中英谈判,香港面对回归,新闻摄影开始蓬勃起来了,尤其是到九十年代,有不少年轻摄影家都跑去做摄影记者。余伟建是香港美联社的资深摄影记者,他是我们这一辈的人,八十年代学摄影,之后投身于摄影记者,他近期的作品“麦难民”,反映香港的一种社会现状:房价太高,很多人买不起房子,就干脆住在麦当劳里面。对社会的关注是这一辈摄影人的共同特征。
我生于香港,成长于香港,离开香港,回到香港,再用另外一种眼睛去看香港,感到这个城市有一种非常无重量的状态。1993年我从法国回来,原本在学校教书,面对香港回归这个重要的历史进程,我决定去做摄影记者,前前后后做了十六年。我喜欢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外在世界,我的作品《香港德忌笠街的狂想》取自一条香港街道的名字,香港这个地方,直到现在都有很多奇怪的街道名字。每天千万人经过,但没几个人知道街道为何如此命名。其实这是英国十九世纪一个殖民地总司令的广东话名字,这是一种权力的延伸,当年的殖民者用这种名字进入你的生活空间,延伸他们的权力。在这样的经济文化结构下,街上的人狀态怎么样?他们如何生活?将来香港会怎么样?街道名字会不会改?我们不知道。
“我”的位置在哪里
我相信,过半香港人都是1949年之后从大陆过去的,但八九十年代在香港出生的另一代人,没有经历过香港贫穷痛苦的年代。摄影师萧伟恒的父亲当年从大陆偷渡到香港,然后安定下来,萧伟恒这样的一代人就要面对个人身份的问题。这些年轻人很多毕业于香港本土的学院,与上一代海外归来有区别。他们拍照片,没有从大历史去看,他们的问题是关于自己的位置。可能你看余伟建我们这一辈的作品,都没有看到“我”的位置在哪里,但是新一代敢于表达他们自己面对的问题和情况。萧伟恒的这些照片是从香港拍深圳,这些位置就是当年人们从深圳偷渡上岸的位置,暗处是现在香港的郊区,亮的地方是现在发达的深圳。今日的香港年轻人,面对大陆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两边的制度又不同,好像站在十字路口。困惑不是来自某一个具体问题,而是混合了多层面的问题。今天纪实摄影的发展,也不是单纯到路上拍一些人就可以了,里面有很重要的内涵,风格有改变,摄影语言也不一样,概念也和以前有所区别,年轻一代的作品更具观念性和当代性。
从技术培训转向人文教育
近年来香港摄影教育的情况,进展比较好。回归之前,英国不太重视香港的人文教育,而偏重技术,2000年之前,香港的摄影教育主要是职业技能方面。近些年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香港对文化工业越来越看重,很多大专院校纷纷开启这方面的专业或者课程,内容各有不同,比如城市大学的课程侧重新媒体方面,香港大学艺术系侧重艺术史,我任教的港大专业专修学院,侧重当代摄影,创作与理论都有。
这些摄影教育发展了十多年,虽然还不能说很成熟,但已有不错的成绩。很多教师是海外留学回来,课程也有变化。比如我们的课程目标不是训练摄影师,不大谈摄影技术,而主要把摄影作为思考和研究方式来看。我们的学生,有些来自其他行业,有些之前已是资深的摄影家。
画廊、摄影节、艺术发展局
任何创作者如果有比较好的作品或是艺术项目,每年有两次机会向负责文化的有关单位申请资助,这个部门叫艺术发展局,政府提供主要的支持,但它在政府之外独立运作。学生、年轻艺术家要出版自己创作的书、去海外交流、在本地搞展览,都可以提出方案,发展局会根据专业程度、可行性进行综合考量并审批。另外,也有一些私人的艺术基金支持年轻人的创作,同样通过机构或个人提案的方式来完成。
从前的影像很依赖大众媒体的传播,随着报刊杂志的衰落,媒体的语言也发生改变,传统的纪实摄影没法在媒体上待下去了,但摄影会出现在其他各种不同的地方,形式也随之变化,比如,一个展览空间会让作品主题得到更有机的表达。从2010年开始,香港有了国际摄影节,主办单位提倡年轻人的创作,帮他们做展览。香港摄影节每年都有活动,两年一次大型活动,每年一次小型的活动。摄影节的主办机构是非营利自主机构,每年都自己去筹资,政府也会资助。每年小的活动基本是推广香港本地的艺术家,平常也搞一些讲座。两年一度的大型展览是国际性的,也有主题性,展览在两三个月之间,于不同的场地举行。
大体看来,现在的创作者,曾经在大专院校念过专业课程的人比较多。香港这几年艺术活动比较多,很多藏家喜欢买一些当代艺术品,当然摄影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总比没有好,起码现在有三四家摄影画廊出來,摄影展览多了,慢慢带动了一些新的摄影氛围。但是年轻人靠这个生活是不可能的,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营生,供职于某处或是自己做事情赚钱,再搞自己的创作。摄影对他们来说,是自由表达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