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港记者的摄影日记

2017-07-06

大众摄影 2017年7期
关键词:驻港特首摄影记者

— 秦晴

我能有机会接触到各色人等,

特首也好,流浪汉也好……

不过我个人认为,

我们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去认知这里,

总有一种过客旁观者的感觉。

秦晴

新华社驻港摄影記者,

以手机记录日常视角下的香港

香港是个国际性的码头,进出的除了货物、资本,还有资讯。新华社驻港记者秦晴已在香港工作生活三年多,在每日报道工作外,也以手机拍摄生活片段,以散记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晴摄HK”专题。用手机拍摄这些照片时,她的身份一半是记者,一半是暂居本地的旅行者,照片有了对香港的个人化感受与读解,我们请她谈了谈驻港摄影记者的工作和生活体会。

驻港记者的工作与日常

我从大学起就对摄影很感兴趣,本科毕业论文也是探讨新闻摄影的有关课题,在到香港之前,我在新华社云南分社工作。2013年我被派驻到香港,至今已有三年多,主要工作其实跟在内地分社差不多,负责香港本地的日常新闻报道,以及亚太地区比较重大新闻事件的增援报道。比如尼泊尔地震、东盟峰会、澳网等体育赛事。新华社的图片稿件一律都是经由总社面向全球发稿,发稿线路会根据题材有所分众。

在香港,除了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机构都有摄影记者,或是派驻或者本地员工。平时我们之间也有交流。驻港记者的工作节奏与内地差不多,哪里有事情就去哪里,很讲究时效性。有所不同的是,香港本地实在是范围太小,基本任何采访都可以当日事当日毕。不像在国内很多地方,可能一个突发事件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赶赴现场采访拍摄。在这几年工作期间,也能遇到一些香港本地摄影记者,和他们的交流不多。他们比较抱团,对外来的摄影记者比较疏离,比较大的感受是他们也是非常敬业,能感受到当地媒体的工作压力很大。

到香港之前,我对香港的想象和认知主要来自于港剧、粤语歌曲和艾敬的那首歌《我的1997》。猜想虽然是花花世界,但跟内地的文化冲突应该不会太大。最近在做香港回归20年的相关报道材料搜集,去中央图书馆、历史博物馆、港大史料库找素材,查阅了香港历史变迁的部分文字和图片史料。对自己内心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从1890年代的老香港,到三四十年代的渔村发展、五六十年代的制造业起步、七八十年代的金融业发达、回归之后背靠祖国抗击金融危机的种种历练……感觉到香港从一个弹丸之地的小渔村成长为今天国际金融中心的百年变迁,实属不易。

从陌生到熟悉

我觉得摄影首先算是一门艺术,不管如何表达,都得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规律,我也欣赏那种教科书一般的经典画面,对光影的捕捉、对构图的考究、对人物的定格、对色彩运用得讲究。我喜欢宁静而动人的作品。我觉得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既然能在一个不一样的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应该多一点不一样的记录。从2015年年初,我开始随手拍下在香港工作生活中所见有感的片段,当时计划是每天一拍,后来也搁置了一段时间。纯属有感而发,陆续拍摄了近300幅手机随手拍。留住当下的心情,放到微信与朋友分享对香港街头巷尾的观察。

在香港我有一些其他领域的朋友。偶尔也会一起出去郊游。但我们之间基本不谈工作,谈摄影经常也是探讨如何把人拍得更漂亮更上相,以及“有你这样的摄影师朋友真的好幸福”诸如此类之感叹。他们偶尔会对我工作表示羡慕,觉得我能有机会在不同的社会层面接触到不一样的各色人等,特首也好,达官显贵也好,流浪汉也好……生活的维度和宽度会比较多一些,会让他们思考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不过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去认知这里,总有一种过客旁观者的感觉。

现在逐渐熟悉这个城市,但是深入到城市末梢纤维的很多社区,还是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文化冲突比较大、新老交替,在变与不变中纠缠潜行的地区都会吸引我。我比较喜欢坐着已有百年历史的叮叮车四处溜达(因为票价实在是非常便宜),看到哪里比较好玩就跳下车,拍一拍,走一走,换车再走。

香港实在是一个非常有画面感的都市,深水埗、旺角、元朗、铜锣湾、北角、港岛西区、离岛这些地方,现代与传统,摩登与陈腐都完美统一。会展中心、各类拍卖场、政府总部、特首办、立法会、文化中心、红磡体育馆、各大高校、各類街区都是我们经常要去的地方,因为会有很多采访题目在这里发生,基本上香港会展中心每天都有国际性的各类展会举办,内容包罗万象非常丰富,是一个报道富矿。同样各大高校也时常有世界顶尖的高科技项目汇报会、展示会。我个人比较喜欢去中区走廊,维港沿岸、老街区散步拍照。若是希望更多体会香港,发现香港的话,可以关注我们新华社的各类新媒体报道,谁来谁知道!

猜你喜欢

驻港特首摄影记者
李家超宣布参选香港特首
义务劳动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驻港20年:岛屿之中,人心之上
香港女特首的育儿观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