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初探

2017-07-06李小平沈洋张川骎蔡吉梅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古籍少数民族

李小平 沈洋 张川骎 蔡吉梅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医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对于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资源,若不及时抢救保护,将濒临消亡。数字化建设不仅实现古籍医药文献的开发与利用,也实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医药文献信息的资源整合,使珍贵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资源得以传承与发展。文章梳理古籍文献数字化的发展历程,阐析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的重要意义,提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50.76;G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3-0039-0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y medicine in southwest China is faced with severe challenges, especially for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f timely rescue protection were not installed, the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ould be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Digitization construction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but also realize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medical literature inform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which can make the precious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be heritaged and developed. This article combed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expla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digitization of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and proposed the overall thoughts for digi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Key words: southwest China; ethnic minorities; ancient works; medical literature; digitization

西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世居少数民族有30多个。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生产活动中,西南少数民族沉淀出独具一格、多姿多彩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医药等文化遗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项目(2014ZXYJ3);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类硕士科研启动资金项目(FS-2016-11);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qn37)

第一作者:李小平,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医药信息管理及医学社会学。E-mail: lixiaoping65@163.com

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卷帙浩繁、具有民族特色的医药文献。这些医药文献记载着各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和治病经验,其中古籍医药文献传承着富含地域特色的医药文化。但近年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把目光聚焦于现代医学发展领域,而作为文化遗产的古籍医药文献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给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医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严峻挑战。若不及时抢救保护,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资源将濒临消亡。

1 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发展历程

1.1 起步阶段

古籍文献数字化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源于美国PJ Ivanhoe利用电子计算机开展数字化建设编制而成的《朱熹大学章句索引》《戴震原善索引》等数据库。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台湾、香港和大陆地区陆续开展了中国古籍医药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这一工作,是依托计算机技术对古籍医药文献加以整理和开发。但由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实现较高水平的数字化建设。这一阶段,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仍局限在以建立可供检索的数据库为主要目的[1]。直到20世纪80年代,文献数字化只是具备了理论发展的雏形,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的实践应用尚未得到充分推广,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便促使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向前推进,受到行业内人士的更多关注和研究。

1.2 缓慢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由于互聯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与提高,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借此契机得到发展,数字化建设的方式改进与技术融合变得多元而高效。在此时期,国内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于文字转化、全文检索、汉字字符集、元数据建设等[2]。同时,此阶段的古籍数字化建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西南地区开始启动对于民族医药文献的抢救、保护与研发,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对各类医药文献的初步挖掘,整合了相当一部分医药文献资源,填补了西南地区医药史上的很多空白,为当时开展民族医药文化和西南医药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具有极高价值的信息资源。但由于技术手段、传播方式等因素的局限,并没有使西南医药文献资源得以全面的开发与利用、传播与推广,未能充分发挥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的巨大价值。

1.3 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受到各方重视。2007年,国务院在颁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中,将“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工程”列入重点工程,并明确指出,“加大少数民族医药诊疗方法、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保护抢救力度,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发掘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献资料,建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名录及其数据库”[3]。从此,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数字化得以重视和发展。

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随之启动,相关机构结合学科优势病种、专家经验和特色疗法对古籍医药文献加以搜集整理,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古籍医药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对中医古籍文献知识的提取、转化和共享服务,也为医药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意义[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5]。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族医药文献整理、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截至目前,据相关统计,我国大陆地区有180多家单位(含隶属于某机构的个人)从事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形成各类古籍文献数据库已近500个,预计“十三五”计划完成后古籍文献数字化规模将达到30亿字[6],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已经取得实质进展,很多大型的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据库仍在不断完善,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和方式也在不断研究和升级。

2 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医药文献中所蕴含的医药文化资源尤为宝贵,这也为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古籍医药文献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文物价值与文献价值的双重属性。因此,对古籍医药文献抢救保护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扫描、文字识別、转换或录入形成数字信息资源,建立古籍医药文献数据库[7]。西南地区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保护抢救了濒临消亡的古籍医药文献,整合了少数民族医药文化资源,使宝贵的医药文献资源得以传承,更好地实现了古籍医药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2.1 整合医药文献资源,保护西南文化遗产

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记载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医疗技术、中草药采集、炮制方法等理论,汇集了几千年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及学术成就[8]。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通过对古籍文献全面系统的整理,实现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最大程度地抢救和保护。

2.2 解决藏用矛盾,实现藏用双效合一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现存的古籍医药文献一般由图书馆馆藏保存,图书馆不仅承担保护工作,还具有古籍医药文献开发和利用的职能。古籍医药文献由于历时已久,极易损耗。所以古籍医药文献一直面临着馆藏与利用的矛盾[9]。而中医药教育是一门传承性很强的经验教育,失去前人的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教学难免沦为无本之木。因此通过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将古籍医药文献转化为数字信息再进行资源传播,既可以保障民族医药文献原貌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还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有效地解决了古籍医药文献馆藏的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实现藏用双效合一。

2.3 实现资源共享,助力教学科研知识服务

建设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据库,使古籍医药文献中的知识价值通过数字通讯技术进行网络传输,实现同一本古籍医药文献跨馆际、跨地域的阅读和下载,实现资源高效共享。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可以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有针对性地知识服务,教学科研人员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高效获取所需信息资源[10];为临床、科研、教学提供强大助力。

3 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总体思路

立足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的现状,紧密结合需求结构,从基础、技术、人才、管理等4个层面统筹规划数字化建设总体思路。

3.1 立足需求结构,分层次开发古籍医药文献资源

由于对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现状缺乏统一认识,对古籍医药文献的信息需求缺乏深入调研,所以已开展的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项目存在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而亟待需要的数字化建设的项目却未能立项。因此,开展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要统筹规划、深入调研,立足西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准确掌握古籍医药文献的需求结构和相关用户的信息行为特征,分层次进行开发。例如可以划分为急需抢救性保护的善本古籍、面向大众的经典古籍、面向“产学研”提供知识服务的医药古籍等,运用不同的数字化技术和体系进行数字化开发建设[11]。

3.2 寻求技术突破,提高数字化效率和创新水平

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来自于信息技术支持。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项强大的信息化工具,更是为现代社会带来巨大便利的创新工程。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这一复杂工程,应从数字化流程视角,寻求各阶段技术突破,着重研究数字化采集、存储技术,数字化复原与再现技术,可视化与传播技术,民族文字处理技术、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潜在语义挖掘、大数据技术等[12],形成一系列科学、合理、实用的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数字化关键技术体系。

3.3 充实人力资源,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项目多数属于科研人员或机构的单一行为,而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古籍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的投入和支持。因此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需要培养一支复合型专业人才,主动挖掘契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引进具有古典文献学与计算机学科双学位的人才,同时注重后期培训及继续教育,或以定向方式与计算机领域、数字出版商联合培养,借助学科交叉,形成优势互补。在人力资源建设中,为打造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精品团队,明确考核评价标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3.4 全面统筹规划,实行标准化管理

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是一项整体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仅凭数字化建设单位的自身条件和技术力量难以完成,为了保证数字化建设的长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需要政府支持、政策许可、社会参与、资金投入、人才支撑、技术融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宏观调控,统筹规划,寻求政府支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13],相互协调与督促,制定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统一规范标准,实现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和建设。

4 小结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古籍医药文献数字化建设成为传承和发展古籍医药文化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已取得实质进展,但还不能满足息用户的需求和古籍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的需要。因此,全面调研医药信息用户的需求结构,充分调动各方优势资源,从基础、技术、人才、管理4个层面形成四维一体化格局,实现资源整合,使珍贵的西南少数民族古籍医药文化得以开发、传承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金荣.古籍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31(8):144-146.

[2] 姚俊元.关于制定古籍数字化标准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2):50-52.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6-09-18].http://www.gov.cn/zwgk/2007-03/ 08/content_545955.htm.

[4] 朱宗晓,王江晴,田微,等.少数民族古籍的数字化传播[J].图书馆建设,2013(3):23-26,29.

[5] 保利娟,李永强,刘虹.云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数字化现状及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5):62-64.

[6] 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谈“理想的古籍数据库”——《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图年会行[EB/OL].[2016-12-01].http://www. cnpubg. com/digital/2016/1107/31465.shtml.

[7] 包和平.關于我国少数民族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3(4):25-26.

[8] 高建辉,李全华,余正祥,等.彝文古籍保存现状及其数字化保护中面临的难题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6,46(1):19-22.

[9] 张强,江南,吴永贵.云南民族医药古籍数字化整理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5.

[10] 刘汉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应加强中医药古籍数字化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7):72-74.

[11] 葛怀东.论古籍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3,35(1):47-49.

[12] 崔蒙,杨寅.关于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4):1-3.

[13] 程新.中医药古籍数字化若干原则思考[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39(1):6-11.

(收稿日期:2017-03-02)

(修回日期:2017-04-24;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古籍少数民族
西部大开发20年:西南地区内部比较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夜郎自大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少数民族的服装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西南地区气象资料测试、预处理和加工研究报告
促进西南地区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