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7-07-06胡道波谢星宇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军校研究生对策

胡道波+谢星宇

【摘要】军校研究生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其培养质量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军校研究生学员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如何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军校 研究生 培养质量提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30-02

随着我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武器装备和作战理念更新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可以说军事领域的对抗和斗争其实质已经转变为一场科技和人才的较量。军校研究生,作为军队中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来源,担负着我军“三化”建设和科技强军的重任,其培养质量高低对于军队改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军校研究生学员的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军校研究生学员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军队院校均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于研究生学员的管理也有了丰富经验,但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近年来进行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总结了当前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学习意识较差

军校学员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生活学习环境与本科阶段相比有了巨大改变,学员队管理更加人性化,学习任务更加轻松,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等情况的变化,让许多新入学的研究生一时难以适应。一是没有了本科时期严格的纪律要求,使得部分研究生学员过起了“舒服日子”,把大部分自主学习的时间用来进行放松娱乐,造成思想上的懈怠,导致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对纪律、制度、规定等有一定的抵触敷衍,既不想违章违纪受到制裁,又不愿自觉遵守执行,出现领导在场和不在场不一样,领导抓与不抓不一样,集体场合与单独行动不一样的现象[1]。二是研究生阶段的授课方式区别于本科阶段“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研讨式教学为主,课程考核常以一篇论文或一次汇报交流来替代课程考试,使得部分学员在课程学习中浑水摸鱼,敷衍了事。三是研究生阶段以课题研究为牵引和目标,部分学员“实用主义”太强,认为开设的许多课程与自己的课题毫无关系没有意义,产生厌学情绪,乐衷于学习那些课题研究中需用到的研究理论和软件等,但又由于基础知识没有打牢,学习起来费时费力。

(二)创新能力还有差距

军校研究生是研究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军人,其必须要有绝对服从的纪律意识;作为研究生,其又必然需要有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对研究生群体来说,创新能力是指具备灵活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2]。作者认为,当前制约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的制约,由于军校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大四下学期既是本科阶段专业课学习的关键时期,亦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一些研究生学员为了读研,专攻几门考试科目,在学习上不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知识结构欠合理,导致创新基础薄弱。其次,军校研究生受制于军队保密要求,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导致对学科前沿、专业研究方法和其他社会热点知识较为缺乏,造成创新能力不足。二是思维定势的制约,军队院校有着严格的纪律,长期的军校生活使得部分学员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习惯于按规定办、按制度办、按套路办,反映到学术研究上就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不爱思考,较少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导致创新性思维不足。三是培养模式的制约,学员在课题研究中处于被动地位,往往是由导师指定课题研究方向,学员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对军事装备的认识来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研究生思维的懒惰性,限制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管理方法有待提高

军校研究生专业方向多、小班授课多、自由学习时间多、外学外训多,与本科学员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3]。目前采用的管理方式与本科学员类似,主要是建立在模拟连基础上的学员队管理体制。一些学员队的管理模式过于保守,过分强调共性管理而忽略了研究生学员思想活跃的特点。其次,学员队在研究生学员的不同时期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研一阶段学员主要是课程学习,学员队担任管理和培养学员的主要任务;进入研二之后,学员进入到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学员队则转变为提供服务保障为主,为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但学员队与院系教研室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及时,管理相对独立,没有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甚至出现“打架”的情况,造成管理和培养出现脱节。同时,一些学员队干部管理方法不创新,虽意识到了培养研究生学员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管理中仍然采用老一套,着眼点较低,往往忙于事务性工作,静心投入创新学员队管理的研究较少。

(四)评价体制不够科学

经过长期的发展,各院校基本都有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评制度,划分有详细的评价点并对考核指标进行了具体量化,旨在通过量化评比督促研究生学员成长进步,但在具体执行时还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比如,大部分军校把发表科研论文的多少作为认定学员研究成果的最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并明文规定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才能顺利毕业。这就使得一些学员过于浮躁,沉不下心来做长期的科研攻关。为了发表论文急功近利,不顾及论文的质量,只是简单移植和延伸,没有任何创新和改进。同时,受到量化指标的影响,一些学员不得不放棄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难度较高的、出成果慢需要长期攻关的或者研究内容涉密无法公开发表的课题,而选择了其他风险更低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往往导致一些研究生的创新主动性、积极性及探索性遭到打击,不仅仅将影响一个人的研究领域甚至会改变他的一生。

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引导,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一个人主动调控和管理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在入学之初就应该对研究所学员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学员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其综合能力素质。研究生学员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因此,管理者首先就是要帮助研究生学员分析其学习专业的学习要求和应用前景,将来合适的任职岗位和能力需求,需要在哪些方面做何种努力等,这是研究生自我管理实施的原始动力和逻辑起点。其次,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大胆放手,负责把握方向和守住底线,具体执行落实上应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具备自我判断、自我评估和自我纠正的能力,这是研究生自我管理实施的必备能力。再次,就是要通过氛围营造,促进学员进行自我管理。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氛围影响学员的日常行为,可以通过定期的对比讲评,让学员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差距,形成互相督促、互相竞争、互帮互助的良好势头,让学员能自觉自愿的进取拼搏,这是研究生自我管理实施的最终目的。

(二)改革培养方式,激发学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学员培养中的核心内容,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历来是各大院校关注的重点[4]。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把学员摆在主体位置上。首先,是要树立学员的创新自信,要通过帮助学员分析其自身知识体系,对比课题知识需求查漏补缺,让学员相信自己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实现创新,这样才能让学员敢想敢干,敢于向创新发起挑战。其次,是要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邀请軍地知名专家教授进行讲座座谈,成立各种形式的交流会、研讨会并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要让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员充分进行思想碰撞,以此开阔学员的眼界和思维,掌握跨学科知识,满足当前形势下科研创新的需要。同时,要创造机会让军校研究生更多接触和操作武器装备,了解武器装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发挥问题导向作用,让学员的创新更有目的性、指向性和实用性。再次,在科研选题中,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作用,更要让学员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自主选择权,用兴趣激发学员的创新动力。

(三)健全考评机制,引导学员健康发展

考评机制作为衡量研究生学员学习期间表现好坏的一种办法,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学员努力的方向、方式方法都必然会受到考评机制的影响,如何建立健全一个科学的考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一定要把学术道德作为研究生考评不可逾越的红线,育人最重要的是育德,要引导研究生学员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坚决杜绝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对违反这一指标的学员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其次,在具体进行考评时要注意把握几个关系,一是要把握量化评比和定性评比的关系,在指标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全面性、关联性和可执行性;二是要把握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的关系,不能把考评简单的细化成几个指标,几个分数,在注重结果的同时,也要重视研究生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把握不同专业共性对比和差异对比,对那些短期研究不易出成果,确实无法发表文章的研究领域要采取专门的考评办法进行考评,不可一刀切;四是要把握学术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军校研究生身份特殊,既是进行科研学习的学生,将来更是一线部队的带兵人,在考评中要充分强调指挥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考评,军校培养的人才归根到底是要满足部队和战争需要的人才。

三、结束语

军校研究生作为贯彻科技强军战略的主力军,肩负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必须立足于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实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既要注重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也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提高军校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水平,也要提高其带兵打战的综合能力素质,唯有这样才能切实把军校研究生培养成为满足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发展和高科技、信息化战争中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丹.自我管理:军校研究生管理的另一个维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34(2):50-52.

[2]叶良表,周师军.从主体能动性视角谈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5,12(1):9-10.

[3]侯祎.军校研究生学员队管理改进建议——来自军校研究生学员的调查[J]. 《科教导刊》,2013,8:251-252.

[4]徐卿翔,高磊.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J]. 《新西部(下旬刊)》,2016.06:106-107.

作者简介:

胡道波(1979-),男,汉族,陕西汉中人,中校,研究方向:长期从事研究生管理培养工作。

猜你喜欢

军校研究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