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真正“教+育”
2017-07-06杨生文
杨生文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教”,更在“育”
最近,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很火,说的是一位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高材生,年薪可高达6位数的精英,放弃优厚的待遇、舒适的工作环境,甚至光明的前程,突然来了个急转弯,成为人流中的逆行者,2011年从美国回国后,毫不犹豫地带着行李,一头扎进偏僻的湖南贺家村,当起了一个月薪当时只有1000多元的大学生村官。
他就是秦玥飞。这篇文章让我们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在“教”,更在“育”。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高材生是利己主义者,那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这位同学有责任、有担当,无论他学历如何、能力如何,“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那他活着,一定是有意义的!
“教”“育”不能分家
但是,今天想交流的,还不是要不要“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教”或者单纯的“育”,而是“教”“育”不能分家。
先说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故事。因为走路快,经常把一起出差的女记者甩在身后一大截;有时候,跟家人散步,也是走得非常快。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经常被她们嘲笑。其实,我不是有意的,而是习惯使然。我军人出身,每步75厘米,每分钟112步,部队长时间的养成,让我平时的步幅、步速已经被定格了。
再說另外一个小故事。在军校学习时,一个下雨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课后,我们中队列队行进返回宿舍。途中,突遇瓢泼大雨。队伍刚开始还成队形,后来有人说“跑吧”,大家就自动解散了队伍,一个个向宿舍狂奔。在宿舍门口,我们看见了教导员,只见他铁青着脸,威严地站在雨中,怒视着我们。“像什么话!带回去,重来!”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那么愤怒。在瓢泼大雨中,我们重新列队,迈着标准的步伐,重新走回了教室,又喊着震天响的口号,迈着标准的步伐,重新回到了宿舍楼前,任凭瓢泼大雨湿透了我们的衣裳。教导员还在宿舍楼前的雨中站着,一动不动,像一座雕像一般,也任凭瓢泼大雨湿透了他的衣裳。
从此以后,我几乎没有改变过我的步幅和步速,每步75厘米,每分钟112步。这不是严格要求自己,而是习惯了,改不了。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什么是标准,什么是原则,标准和原则,是不能打折扣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因为,我永远记得那个瓢泼大雨的那天,记得教导员威严的目光。
像这样的小故事,在我的军旅生涯中,数不胜数,很多都忘记了。想想现在自己的一些品行或习惯,就是在这样一个个小故事中养成的,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养成的,并不是脱离工作和学习时,单独学习的。“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很认同这句话。感谢部队这个又教又育的大熔炉。
这也告诉我们,教育中,“教”“育”是不能分家的。部队的教育方式,也有集中起来进行的专题教育,包括理想理念教育,但更多的是通过平时的训练、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一些养成教育,比如整理内务、队列训练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更具体、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效果也更好。在“教”的同时,融入“育”人的道理,“育”在“教”中做,“教”伴“育”来行。
如何更好地“教+育”
但是,今天想交流的,还不是部队如何培养人、教育人,也不仅仅是“教”“育”不能分家,是如何更好地“教+育”。
再说几个无关紧要的小故事。前些年,我们带很多校长参观了厦门一所职业学校。这个学校非常小,但是每年的招生却非常火爆,有些学生甚至需要递条子进来。当我们走进这个学校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向我们问好。这个学校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他们没有物业和清洁工,这些工作则全部由学生负责,学校把清洁费都给了学生。校长说:“教和育要结合起来。学生养成很重要,只有平时让学生不断锻炼,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学校管理非常严格,学生在这所学校学习两三个月之后,很多家长都感到惊讶,甚至来到学校说,你们这所学校太好了,我们孩子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做家务,这次回家之后还知道洗碗、打扫卫生了,变化太大了。后来,我为这所学校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管出来的硬气》。
还有一个故事,是在三亚遇到的。有一年在三亚采访,在一个酒店吃早餐时,我要了一碗面。服务员端上来时,我发现面条是辣的。于是就告诉他,我不喜欢吃辣。第二天吃早餐时,我又要了一碗面,另外一位服务员端上来的时候没有放辣椒。我问服务员,你怎么知道我不吃辣?那位服务员说,昨天您吃饭时,我就在您旁边,当时您说不吃辣,我听到了。我看见她带了个实习的胸牌,便问她是哪个学校的。她告诉我,她是三亚技师学院的学生。当时,我就觉得这位小姑娘有很好的职业素养。后来,在三亚技师学院采访的时候,他们校长告诉我,他们对学生有个要求,要求就是每个毕业生都要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成为三亚的一张名片。
其实这就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问题。在习惯养成方面,三亚技师学院还有很多具体的规定。例如,他们要求学生在坐公交车的时候,要自觉排队。后来,无论是在学校附近的公交车站,还是在别的地方,他们的学生都会自觉排队,成为了三亚市的一道风景线。对此,三亚的媒体还进行了报道。其实,学生的管理就是习惯的管理,只有要求到了,学生才能够做到。三亚技师学院就是通过一件件日常小事,在“教”中融入“育”,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在重庆一所学校调研时,听到一个案例。有一天,校长看见一位教师提前两分钟下课了,就严肃地批评了他。这位教师很想不通,认为校长小题大做了。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说,教师提前两分钟下课,无形中会让学生感觉到以后在工作中可以提前两分钟下班。作为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并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把专题教育与日常养成相结合,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这个学校,还有一个故事。校长告诉我,工厂负责人反映这个学校的学生流失率低,“好用”。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学生实习时,所有的环节都是按照工厂的要求来进行的,不仅是技能上的要求,还包括着装、安全管理、工作时间、职业道德。可以说,他们送给工厂的,不仅是高技能人才,也是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所以,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最后,我想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王晓初同志的一句话来作为结束语:“职业素养的养成应寓于技能培养之中,只有一体化才有利于潜移默化,习以为常,两张皮很容易异化成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