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牛的悲剧”讲评
2017-07-06施仁港
施仁港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牛群里出了一头跑得飞快的千里牛,别的牛都不喜欢他,尤其是慢牛。他们对千里牛妒忌得发狂,到处散布谣言,说世上只有千里马,从来没有千里牛,要是有,一定是疯牛,而疯病会传染,为了牛族的安全,应该依法将之处死。谣言不胫而走,一时“牛”心惶惶,大家便一致主张将千里牛处决。从此,大家再也不敢快跑了。就是搞跑步比赛,也不是比快,而是比慢。结果,所有的牛都越跑越慢。
突然有一天,来了一群觅食的恶狼,这群牛无一逃脱被吃的命运。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本文题属于寓言类新材料作文题,这类作文题往往用动植物世界来类比人类社会,材料中的角色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中均可找到。就本则材料而言,审题立意的关键就是分析千里牛被杀和牛群被吃的原因,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其实也是大部分故事类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就千里牛被杀的原因而言,慢牛的妒忌和造谣无疑是致命的因素,但处死千里牛是牛群的集体决定,如果其他的牛对慢牛的造谣毁谤不盲目听从,而是能够明辨是非,理性对待,则慢牛也奈何不了千里牛。可见盲从,也就是集体无意识才是杀死慢牛的真正凶手。但是,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即其他的牛本来就不喜欢千里牛,从表面上来看,这也是妒忌使然,但个体的卓越居然招致整个族群的嫉恨,而且必欲杀之而后快,则更令人扼腕叹息,反思再三。
就牛群被吃的原因而言,其表面的原因似乎是恶狼。但恶狼为什么能吃掉整个牛群呢?这源于自从处死千里牛,牛们再也不敢快跑了,大家都以跑得慢为荣,所以所有的牛都越跑越慢。而当恶狼降临之时,牛们便无法逃生,最后整个牛群都葬身狼口。如果千里牛尚在,牛群以之为楷模,大家都以跑得快为荣,牛群——至少有一部分牛——可以狼口逃生。因而可以说,灭牛者牛也,非狼也。千百年来,在人类发展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天赋异禀的先知先觉者被时人视为异端而惨遭打击甚至杀害,其结果要么延缓了历史的发展,要么导致杀人者所在集团的集体覆灭。这其实也是千里牛被杀和牛群被吃的内在联系。
所以,从千里牛被杀和牛群集体葬身狼口的角度来看,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立意构思:
一是剖析妒忌危害,探求规避方法。这是本则材料最容易把握到的一个立意,因为原材料中就有“妒忌”一词,同时妒忌确实也是群牛置千里牛于死地的重要原因。只是写作之时不能只停留在论述妒忌危害性的层面,而要奋力挖掘,可就“妒忌是怎样产生的”、“怎样防止妒忌”、“怎样看待比自己优秀的人”和“产生了妒忌应该怎么办”等问题展开思考,或探讨妒忌这种心理机制的成因,或探究如何避免产生这种有害心理,或讨论产生了这种心理后应该如何抑制或转移。这样的文章,一是能有效拓展层次,二是多少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二是探讨集体无意识的危害和根源,寻求解决的途径。牛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把出类拔萃者视为疯子,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种盲从和非理智,最终导致牛们“一致主张将千里牛处决”。行文的基本思路可以先分析集体无意识的危害,再提出解决的办法,比如明辨是非,提升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力等。
三是倡导包容异端、善待精英。这个角度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郁达夫在悼念鲁迅先生时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异端往往是精英、英雄,是某个历史时期的先知先觉者,他们往往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因为他们的观念和理论往往是超前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民众或者当局一时接受不了,或不愿接受,所以往往被置于死地。而在他们死后,随着历史的进步,他们的理论又往往大放异彩。因此,对于所谓异端,我们要悦纳和包容,对于精英,我们要善待和爱戴,而这往往意味着新生和发展,而扼杀异端和精英,则无异于自毁前程,自断生路。
此外,如果从千里牛(个体)和牛群(集体、环境)关系的角度来提炼观点,论述个体命运与集体命运(或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切合题意的,就像孙膑在魏国遭到迫害,而在齐国受到重用,而其命运又直接影响到齐魏两国的兴衰。如果称危害马群的劣马为害群之马的话,那么,像魏国这样的集团就是害马之群,害马之群的危害远甚于害群之马。
[作文示例]
1.妒忌是盏鹤顶红
高三(1)班 陈若芸
牛群中的慢牛因妒忌千里牛跑得飞快,便恶意中伤他并置之于死地。此后牛群再也不敢快跑,甚至以跑得慢为荣,牛群最终被觅食的恶狼吃掉。
追根溯源,牛群的悲剧,是由那些“慢牛”的妒忌之心造成的。試想,倘若“慢牛”们没有散播跑的快的牛是疯牛的谣言,牛群便不会因为害怕被处死而选择慢跑,那又怎么会因为无法跑得快而沦为恶狼的腹中美餐呢?由此可见,妒忌是盏鹤顶红,被妒忌蒙蔽了双眼,不但会伤害他人,亦会招致自身的毁灭。
心怀妒忌的人,内心往往被邪恶左右而扭曲。这样,非但无法坦然欣赏他人的优点长处,反而会因自身的差距而心怀怨怒恶意,最终伤人伤已。曾读过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对其中一个小故事感触良多。著名女诗人鱼幼薇,十三岁便因诗才名满长安,却因发觉侍女绿翘同自己的乐师有私情而心怀怨恨。妒忌其年轻貌美,失手挞死了她。而她自己,亦因被膨胀的丑恶妒忌之心所害,亲手将自己的性命白白葬送。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的名将周瑜,亦因妒忌诸葛亮才能而屡次加害于他,最终累及自身,英年早逝。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可能事事皆赢,亦不会处处落人下风。面对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妒忌和怨恨只会让自身陷于同他人比较的阴郁愤懑之中,增加心里负担,最终像鱼幼薇和周瑜一样白白断送自己的性命。如此,不如换种心态,用宽广的胸襟对待他人的优势,吸取他人的优点完善自己,并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发现自身优点,从而求得双方“共赢”。
相传,嵇康与阮籍生得形容俊美,是名满天下的美男子。他们二人的挚友,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亦是个“妙人”,曾帮助自己的妻子爬墙偷窥阮、嵇二人。他的妻子之后同他交流说:“他们生得太好了,以你的容貌,只能凭自己的胸襟气度同他们交朋友。”山涛听闻妻子如此赞美自己的朋友,非但不恼,反而乐呵呵道:“他们也总认为我的气度胜过他们。”
面对妻子对友人容貌的赞誉,乐观宽容的山涛在对他们的长处表露出由衷的欣赏肯定的同时,亦没有妒忌自卑,而是乐滋滋地指出自己同样不逊于他人。宽容平和而又自尊自信,这不仅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气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态度,一份高妙的人生智慧。
妒忌如同生长在悬崖边的罂粟花朵,向前跨出一步,便是万丈深渊。或许,我们不能左右客观因素的优劣,然而我们的心态,却决定着自己的人生究竟是晴空万里,还是阴霾密布。
妒忌是盏鹤顶红,莫要饮下妒忌的毒液,莫要让妒忌之心缚住你前进的步伐。用宽广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生活亦处处皆是美。
[点评]本文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考场议论文。标题运用比喻,將妒忌比作鹤顶红(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形象点明文章的观点。开头遵循新材料作文的一般要求,先概述并分析材料后再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既是正反对比,又是逐层递进,先以鱼幼薇和周瑜为例从反面论述妒忌的危害,再以山涛帮助妻子偷窥阮、嵇美貌为例,从正面论述宽容平和而又自尊自信才能有效化解妨忌,给读者多方面的启发。文章起承转合,收放自如,征引恰当,涉笔成趣,显示出较高的人文素养。
2.千里牛被杀的启示
高三(11)班 何鹏昊
①千里牛之死和牛群的灭亡,正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从古到今,多少天赋异禀的奇才受到一个团体乃至一个社会的埋没、排挤甚至迫害。这是这些天才们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②我一向认为,比起人才需要社会,社会更需要人才,因此,社会如果对人才采取漠视、鄙弃的态度,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而人才,常常以一种不易被众人接受的形式,站在众人的面前,他们所追求到的真理,常常颠覆大众所信仰的“常识”,也因此他们被称为“异端”,受到非理性的打压。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布鲁诺因勇敢捍卫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达尔文因提出进化论而惨遭围攻,学说被诬蔑为“亵渎圣灵”,有失人类尊严……无数的例子都证明了人类社会的一个极大弱点:缺乏对异己的包容。这种包容的缺乏不仅体现在对待异己行为的差异上,还体现在对待异己精神的差异上。正因为这样,持有与众不同观点的少数派往往处于极不利的地位。可恰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犹如社会的血液,对他们的压制迫害,无异于割腕自杀。
③为什么社会会对“异端”采取这种荒谬的压制甚至迫害的态度呢?我认为,很大部分的原因来自于大众的集体麻木和无意识,也就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当一个社会过于强调“统一”和“和谐”,那么,观点的不一致也就成为一个“不和谐”因素而被“扫除”;当一个社会过于强调自己的某种“信仰”和“主义”,那么,不同的声音便会被当成反对的声音而被“正义之声”所压倒。这时候,集体无意识的大众已成为体制的一部分,成为盲目的卫道者,善良而残忍的帮凶。君不见,抗清名将袁崇焕被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后,百姓还争食其肉;思想家李卓吾反对思想禁锢主张,“革故鼎新”,被统治者诬陷下狱,自刎而死。即便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中的红卫兵,依然根本不知道被他们“打倒”的那些人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
④这种体制的缺陷造成的集体无意识,固然是吞噬社会向前发展动力的癌细胞。而大众思维的惰性,不能不说也是置“千里牛”于死地的凶手。——现代人似乎已经不愿意思考了!处死了千里牛的牛们根本不去思考牛行千里的意义,更没人质疑死罪罪名的荒诞,大家就像事先约好了一样,放弃思考的权利而放任错误的继续。这恰恰表现了大众社会责任感的极度缺乏。没有人心系社会的发展,没有人关心民族的存亡——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缺乏便是一个社会走向衰败的前奏。
⑤因此,我们若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共和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大的方面,我们要包容异端,承认差异,悦纳多元,营造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而在小的方面,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则应当从自我做起,增强社会责任感,拒绝盲从,理性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被恶狼吞噬的牛群。
[点评]本文重点探讨精英遭受埋没、排挤甚至迫害的根源和危害,呼吁社会要包容异端,悦纳多元,营造宽松开放的人文环境;同时,个人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拒绝盲从,理性思考。文章论据典型,事例繁富,剖析到位,而且层层递进,章法谨严,逻辑严密,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本文将主旨上升到“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共和国”的高度,可谓立意高远,也极具现实意义。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管子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言论类作文材料,审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每则言论的内涵,从三者的共性入手寻找立意的突破口。管子的观点是,做国王的人,如果不能保护国境内的山林、沼泽和草木,就不能做国王了。换言之,就是如果不搞好环境保护,便不可担任国家领导人。雨果把大自然必作“慈母”和“屠夫”,形象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两面性,警示人们善待自然就会受到自然的关爱呵护,破坏自然就会受到自然无情的惩罚。惠特曼则用对比手法,直接表明大自然原本是美好的,而人们对大自然疯狂攫取,肆意毁坏,致使“精华”变成“垃圾”,大自然被糟蹋得满目疮痍,面目全非,触目惊心。很显然,这三则言论都论及“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话题,蕴含其中的关键词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而三者的共性,则是“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这正是立意的最佳角度。只要围绕这个角度谋篇行文,都是切合题意的。例如可以多反思现实生活中“人”对“自然”的非理性开发,让读者看到“非理性开发”的危害和实质,同时明白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物我相融,天人合一,才能更好地发展。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是长远之策;②与自然和谐相处;③掠夺自然相当于自掘坟墓;④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⑤感恩自然,不要竭泽而渔;⑥享受自然精华,关怀自然之痛。
立意确定之后,还必须考虑以怎样的形式表情达意,揭示主旨,取得振聋发聩、耳目一新的效果。按照常规思维,可以揭示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阐释“善待自然”的意义和价值,呼唤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写成议论文,但这样的构思难脱窠臼,缺乏新意。要想“突出重围”,避免老生常谈,必须打破常规,绞尽脑汁在求异思维上寻找制胜之道。例如可以运用想象和联想,构思一个生动的故事,用大自然报复人类的惨痛事实向人们敲响警钟,写成记叙文或小小说;可以别出心裁,从动物的视觉看世界,运用更具文学色彩的寓言体来表现主题;可以以剧本的形式,用蒙太奇式的镜头,对比展现自然遭遇破坏的严峻后果,以此警醒世人……如此一来,就极有可能把这个题目写得新颖别致,精彩动人,最终俘获读者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