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藏书印度、巴基斯坦、伊朗
2017-07-06本刊编辑部
丝路藏书印度、巴基斯坦、伊朗
“丝路行”
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在新栏目“丝路行”中为读者带来沿路国家和地区最美的人文景色。
约翰·马歇尔、阿尔弗雷德·福歇:《桑奇的纪念塔》,加尔各答,1942,初版,3册。
本书是马歇尔桑奇发掘报告的初版,1942年由英属印度政府出版社印行。全书共三册。第一册文本部分的内容,包括1.桑奇的历史;2.桑奇的艺术;3.马歇尔的合作者、法国佛教艺术史专家福歇对石雕艺术的解读;4.莫炯达对桑奇所见铭文的释读。第二三册为桑奇遗址的摄影图版。此书是佛教艺术与考古最珍贵的史料之一,也被推崇为考古学学史上的纪念碑性作品,自出版以来,曾多次复刻。由于初版为手工刷印,印数很少,全球学术机构也罕有收藏。
桑奇、塔克西拉
丝路时代流行的宗教中,以佛教最盛,流传也最广。其扩散的中心,主要集中于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与前苏联中亚地区。本次展览选择的佛教考古地点,一是代表了印度本土佛教及其艺术呈现的桑奇(Sanchi),二是代表了希腊–罗马式样的塔克西拉城(Taxila)。其中桑奇原为一片佛教寺院,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城附近的桑奇山上。它初建于阿育王时代,此后代有扩建,13世纪伊斯兰教崛起后始遭废弃。
位于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的塔克西拉,是犍陀罗王国最重要的都城。其最辉煌的时代,是月氏贵霜统治(约75~450年)的500余年。这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大乘佛教与犍陀罗希腊化佛教艺术的兴起与繁荣。这一繁荣景象,在我国西行求法的高僧如法显、玄奘等人的游记中,皆有记载。其佛教艺术的样式与风格,与我国中古佛教艺术也有密切关联。
桑奇于1818年为一名英国军官“发现”,其后迭遭探险者、古物爱好者与业余考古学家的破坏与扰动,直至1912年,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JohnHubertMarshall,1876-1958)始第一次以科学的方式,对桑奇遗址做翔实的调查、记录、发掘与复原。除桑奇外,马歇尔考古生涯的另一成就,是对塔克西拉系统发掘。发掘始1913年,结束于1934年,前后长达22年;期间共发现12座古城遗址,基本廓清了塔克西拉古城的轮廓。
约翰·马歇尔:《塔克西拉:1913-1934年间奉印度政府之命在塔克西拉从事考古发掘的附图报告》,剑桥:1951,初版,3册。
此书为马歇尔塔克西拉发掘报告的初版。全书共三册。第一册是对塔克西拉地区地理和历史的描述,分章记录了重要的遗址。第二册为发掘物部分,其中对遗址出土的古代遗物做了详细记录,收录文物达上万件之多。第三册为图表和图版。《塔克西拉》可称马歇尔考古生涯的另一座丰碑,是研究印巴早期文化及其与我国佛教文化与艺术之关系的第一手史料。
波斯波里斯、塔齐布斯坦
绿洲丝路的开启,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崩溃的后果。在经过短暂的希腊统治后,伊朗的本土势力安息与萨珊帝国相继崛起,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约1000年间,一直统治着伊朗、伊拉克以及中亚的辽阔地区。由于丝路的交往,伊朗文化、宗教与艺术,也不同程度地传播于欧亚大陆(包括中国)。
伊朗的考古发掘始于19世纪,主要由西方机构主持。本次展览所呈现的,主要是两个重要的考古地点,即阿契美尼德帝国的首都波斯波里斯,与萨珊帝国时代的浮雕群“塔齐布斯坦”。
埃里希·施密特:《波斯波里斯》,芝加哥,1953-1970,3册。
施密特关于波斯波里斯考古报告的初版,是世界考古史上最经典的考古报告之一。其中清晰、精美、充满细节的图版与绘制精准的线图,为艺术史学者提供了翔实可信的资料。作为一部为研究者编写的学术著作,书中还包含了丰富的注释与参考书目。此外,作者又将波斯波里斯的考古发掘与同时代的遗址进行比较,使读者可全面地了解阿契美尼德的文化和艺术。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京帝国大学伊朗–伊拉克考古队考古报告》,东京,1969。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ターク·イ·ブスターンTAO-IBUSTAN実測図集成》,东京,1983。
东京大学于20世纪60年代关于塔齐布斯坦的考古报告,共两册。第一册为对浮雕群之地理、历史与图像学的描述与研究,以及浮雕的照相图版。第二册为单页印制的线描图(超大型开本)。此书不仅描述准确,在印刷品质上,也是考古图书出版的巅峰。
亚瑟·波普、菲利斯·艾克尔曼:《波斯艺术概览》,伦敦、纽约,1938-1939,6册。长38.9厘米宽30.2厘米
波斯艺术的经典指南,也是丝绸之路艺术与考古研究的基本书之一。全书共六册(另附索引一册),其中文本两册,图版四册,内容通贯史前、阿契美尼德王朝、安息王朝、萨珊王朝与伊斯兰时代。其中的文章与图录,分别由来自16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撰写,许多章节在质量上甚至超过了某些专著。此书代表了20世纪初中叶波斯艺术领域的学术前沿,迄今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本书由当时伊朗皇家资助印刷,至为精美。
埃里希·施密特:《伊朗古城航拍图集》,芝加哥,1940。长49.6厘米宽30.7厘米
1935至1937年间,施密特对古伊朗的四个重点地区作了航拍:阿塞拜疆、鲁里斯坦、德黑兰、波斯波里斯。本书即此次航拍的影集,内容为伊朗自阿契美尼德时代以来古城与遗址的记录,收入图片119幅,128个航拍场景。由于航拍所获的信息,往往无法得于地面观察,故而是研究伊朗及丝绸古代地理的重要资料。
波斯波里斯始建于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在位期间,又做了大规模扩建。工程前后耗时约60年。这是古代世界最壮观的都市之一,可称阿契美尼德伟大文明的象征。
塔齐布斯坦浮雕群位于伊朗克尔曼沙省一山上,地当丝路要冲。这是萨珊皇家启动制作的一大型纪念性作品;内容描绘了萨珊君主从天神手中接受君权、武功与狩猎等情景,是萨珊艺术的经典作品。
波斯波里斯的系统发掘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并持续至二战爆发。主持者为芝加哥大学埃里希·施密特教授。塔齐布斯坦则由日本东京大学“伊朗–伊拉克考古队”于1959年开始发掘。■(摘自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撰《从敦煌到犁靬——浙江大学新获丝绸之路研究外文文献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