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防效比较及效益分析

2017-07-05廖燕俸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防效防控措施效益

廖燕俸

摘要[目的]比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防控措施的防效及效益,为生产上提供经济有效的防控技术参考。[方法]通过大田试验比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防控措施的防效及效益。[结果]不同防控措施试验表明,秧田期全程覆盖防虫网育秧,本田关键期及时防控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高达94.13%,防控效果和稻谷产量与其他防控措施相比差异显著,可提高种粮效益,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是有效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组合。[结论]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上要秧田和本田防控并重,应采取“治虫防病,防前控后,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南方水稻矮缩病;防控措施;防效;效益

中图分类号S43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4-0134-03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e control effect and benefit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duction. [Method] We compared control effect and benefit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through field trials. [Resul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est showed as followed: when the seedlings was covered by net all the way at seedling bed period, and 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was controlled in time at prime field period, the control effect on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reached 94.13%, and its control effect and grain yield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oth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measure could improve grain benefit, reduce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protect farmland ecosystem, so it was an economic and effici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 to control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Conclusion] To control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should combine seedling field controlling with prime field controlling,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controlling insects and preventing diseases, prevention before and controlling after, controlling seedlings field and protecting field.

Key words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Control effect;Benefits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近年来在尤溪县迟插的单季稻、烟后稻、双晚稻上间歇暴发为害,且发生为害日益突出,局部造成稻谷损失严重,2010—2016年累计发生0.91万hm2,损失稻谷2 873.8 t。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媒介为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而白背飞虱的带毒虫源地在越南、泰国和我国海南岛、两广等地,其带毒状况无法及时掌控,且传毒媒介的迁入时间和迁入量年度间又有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基础研究不足,尚未发现明显抗病的水稻主栽品种,缺少早期诊断技术和关键防控技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轻重与耕作制度、传毒介体的迁入时间和迁入量、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密切相关。防控该病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好治虫防病,耕作制度和品种合理布局。笔者比较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防控措施的防效及效益,以期为生产上提供经济有效的防控技术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6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双季稻、单季稻、烟后稻混栽区的西城镇湆头村洋面林荣星农户稻田进行,前茬为烤烟,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水稻品种为超级稻组合天优3301。采用畦播湿润育秧方式,6月5日播种,7月3日移栽。

1.2材料聚乙烯育秧20目防虫网;加多牌简易太阳能虫情测报灯;稻飞虱防治药剂50%吡蚜酮WG,其他药剂48%乐斯本EC、2%阿维菌素EC、30%苯甲·丙环唑EC、75%三环唑WG。

1.3试验设计试验分秧田期和本田期2个部分进行。秧田期设3个处理,每处理秧田面积为40 m2,不设重复,用种量为600 g。本田期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为180 m2,3次重复,由秧田期3个处理的秧苗移栽形成。移栽时不剔除发病苗,秧苗实行随机单本插。秧田期、本田期所有处理水肥常规管理。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

1.4调查方法试验期间每天收集、登记灯下白背飞虱数量;秧苗移栽本田前1 d调查秧苗株发病率,每处理随机调查5 m2;本田黄熟期整小区调查丛发病率;收割时整小区实割测稻谷产量。分级标准[1-2] : 0级,无病;1级植株矮化,株高比健株矮30%以内,能抽穗,少结实;2级,植株矮化,株高约为健株的50%,少量能抽穗,不结实或少结实;3级,植株严重矮化或死亡,不抽穗。

2结果与分析

2.1白背飞虱灯下消长情况试验期间(6月1日至10月25日)共诱集白背飞虱57 371头,其中6月和9月诱虫量大,分别占总诱虫量的41.23%和49.89%,有6次明显迁入高峰,分别出现在秧田2~4叶期、本田返青期、幼穗分化初期和破口抽穗期,6次迁入峰诱虫量占总诱虫量的75.94%(表2)。

2.2防虫网育秧对秧苗发病率的影响采用防虫网全程育秧处理的秧苗发病率为0.09%,药剂防治3次处理的发病率为4.42%,不用防虫网也不用药剂防治的发病率为8.77%。结果表明,秧田期采用防虫网育秧防病效果明显,6月上中旬的2次白背飞虱的大量迁入对秧田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影响明显。

2.3各处理间防效和产量比较由表3可知,处理1丛病率为1.50%,病指为0.49,均低于其他处理,防效达94.13%,为最高。处理3丛病率为3.24%,病指为1.16,防效为86.12%。处理2、5、4丛病率在5.12%~8.98%,病指在1.71~3.91,防效在53.17%~79.52%,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危害有一定防效,但效果不理想。防虫网育秧可有效阻隔传毒媒介白背飞虱对秧苗的危害,减轻本田期的防控压力,同时减少本田的毒源株,可有效减轻本田期南方水稻矮缩病的发生;秧田期和本田期适时防治白背飞虱,对防控南方水稻矮缩病的发生危害同等重要,只防治秧田或只防治本田,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效果均不理想。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明显,各处理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增加稻谷产量均有较好效果,增产效果均在40%以上。处理1的产量最高,为10.47 t/hm2,较CK增产50.35%;处理3的产量为9.47 t/hm2,较CK增产49.52%;处理2、4、5均比CK增产,增产幅度在40.84%~43.30%;处理6由于有适时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2种病害的发生和危害轻于CK,较CK增产10.88%。

2.4各处理间防控效益比较由表4可知,处理1和处理3的投入成本较大,分别为1 669.86 和1 526.14元/hm2 ,种粮效益较高,分别比CK增加51.78%和46.66%。处理1的总投入成本高,主要是物化成本中的防虫网成本拉高了总成本,但用药量少,人工成本较低,而处理3的防治成本高,主要是防治人工成本和用药成本2项均高造成的。处理2、4和5种粮效益比CK增加40.18%、37.83%和39.57%。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秧田期采用2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育秧,本田关键期及时防控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高,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稻谷的产量和种粮效益,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植保、绿色植保和控制农药使用增长”的理念,是南方水稻矮縮病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组合。在防控措施的选择上,既要考虑防控效果,也要考虑防控成本和效益,应秧田和本田防控并重,积极采取“治虫防病,防前控后,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控对策。在生产上要采取集中连片育苗、防虫网育秧、培育无病壮秧、健康栽培等措施,抓住秧田2~6叶期、本田返青和分蘖期易感病的关键时期白背飞虱的施药防控工作[3-5],减少传毒媒介,最大限度减轻病害的发生危害程度,提高防效,增加效益。

南方水稻矮缩病是由于带毒的白背飞虱传毒引起的,该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监测防控难度大、危害损失大等特点[6] 。白背飞虱的带毒虫源地在越南、泰国和我国海南岛、两广等地,其带毒状况无法及时掌控,而且2种传毒媒介的迁入时间又有较大的差异。国内目前对该病的基础研究不足,尚未发现明顯抗病的水稻主栽品种,缺少早期诊断技术和关键防控技术,给防控带来难度。加强虫源地和迁入地之间的早期监测和预警,紧密区域间的预测预报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有利于提早对该病发生和危害的预警预报,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南方水稻矮缩病的危害至关重要。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参考文献

[1] 刘见平,徐志德,刘都才,等.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调查及其原因分析[J].杂交水稻,2012,27(4):72-75.

[2] 刘彩霞,马宁,杨国兆.泗阳县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78.

[3] 段德康.白背飞虱消长动态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的调查[J].江西植保,2011,34(1):36-38.

[4] 李萍,方向群,毕璋友,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1):97-101.

[5] 吴燕,赵帅峰,何建红,等.传毒媒介昆虫控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效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2(8):1151-1152.

[6] 郑和斌,刘中球,刘雯煦,等.吡虫啉拌种控虱防矮效果及对水稻成苗的影响[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9):61-63.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7,45(14):137-138,147

猜你喜欢

防效防控措施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30%苯甲·丙环唑不同施药期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水稻病虫害药效试验初报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