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7-05柳建敏

经济师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柳建敏

摘要:民营企业多以体制灵活、约束少等优势活跃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但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其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通过内部的挖潜来获取收益。文章从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及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部控制 原则实施路径

一、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民营企业多以体制灵活、约束少等优势活跃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但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监管制度的不断规范、以及互联网经济的盛行,使得其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這样就让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利益开始变得越来越小,而财务风险却在逐渐的复杂化和加大。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的目标就是根据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要求,建立起权责比较明确和管理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让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更加科学和合理,建立起有效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对风险加强管理,对内部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堵塞,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各种错误进行有效的防止、发现以及及时的改正。让企业各项物质、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还不是十分的理想。主要是由于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所引起。我国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一股独大的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只有少数大型民营企业建立了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但股权集中度依然很高。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集中,使得民营企业很容易处于“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企业的重大经营方针、日常的经营管理事务都是由家族做出决策,而且主要是由企业主决定。虽然有些民营企业建立了董事会,也聘请了独立董事,但董事会其他成员大都由家族内部人员兼任,而独立董事却往往很“‘懂事”,使得董事会不能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内部人说了算”的模式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广泛存在,缺乏专业背景和技能支撑的家族成员成为特殊阶层,他们往往会把持企业中各个重要的管理岗位,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失去存在的基本环境。

2.企业风险意识不强。在我国,民营企业家对风险的认识不够,还不能够设置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来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管理。民营企业家在进行投资时,往往是靠个人的经验来决定,自我性较大。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莫测的时代,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相应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民营企业风险控制的需要,特别是在民营企业进入到陌生的领域。没有对经营效益进行科学的论证,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导致企业的失败。

3.缺乏内部审计监督。由于我国民营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较小,因此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还未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虽然建立了内审机构、审计委员会,但由于受雇佣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内部审计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内部管理的落后,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还停留在会计账目查错、防弊上,而不是针对企业的管理状况提出分析、评价、建议,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未完全发挥出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缺失,使得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建立,并将给民营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4.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不到位。民营企业中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不到位,由于民营企业很多重要岗位都是由家族成员担任,造成民营企业分离控制流于形式,甚至对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行为不加抵制。从而使这一控制失去作用。比如对于出纳和会计两个岗位,往往是由一人担任,这人既是出纳,又是会计,既进行资金管理又进行会计信息处理。

三、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

1.内部牵制原则。内部牵制是指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及各岗位间所建立的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其主要特征是对有关责任进行分配,使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对任何一项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处理权,必须要经过其他部门或人员的查证核对。从纵向来说,至少要经过上下两级。使下级受上级的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各有顾忌,不敢随意妄为;从横向来说,至少要经过两个互不相隶属的部门或岗位,使一个部门的工作或记录受另一部门工作或记录的牵制,借以相互制约。

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过程中,一项经济业务活动各项环节既可以由不同部门处理,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其比较客观、公正的作用。比如,在工程项目业务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专业能力的社会中介组织编报项目建议书等;在销售业务活动,发票开具环节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处理而不是由销售部门的人员处理,目的在于增强牵制作用。坚持牵制制度,需要明确各单位和部门的职能与性质,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赋予其相应的权限,职责与权力必须尽可能以规范文件夹方式明确地授予具体的部门、岗位和人员,以免发生越权或出现舞弊时相互推诿扯皮。

2.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本身就是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降低成本和人为因素,最大程度上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如果实行这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本身所能带来的效益,就不存在实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因此,对重要经济业务活动要进行重点控制,对一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关键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选择关键控制点是实现少花费而高效率控制的重要途径。对关键控制点的选择。应统筹考虑会影响整个会计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以及能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差异的事项,有利于对问题作出及时、灵敏反应。注意能反映单位主要目标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均衡的控制点。

3.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涉及单位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由于会计工作贯穿于单位整个经济活动,是对单位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因此,制定会计控制制度要求全面。二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全体员工都有约束力,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也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听取和吸收执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自觉执行制度。由于单位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因此,制度设计要有系统论的观点,即把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将各部门和各岗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以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照单位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四、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路径

1.建立恰当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包括企业使命、愿景、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等相关目标,战略与经营、报告、合规等相关目标要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要对这些目标进一步细分,相关目标要足够明晰,以利于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标准。从内部控制设计的角度来讲,这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目标设定机制,主要包括目标设定职能的分配和目标设定程序的设计,目标设定机制要确保从战略到经营、报告、合规等目标体系的恰当性和合理性。

2.结合目标识别和评估风险。战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要结合行业内外部环境和企业的战略目标及战略进行;经营目标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要在战略风险的基础上结合业务流程进行;报告目标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要结合业务流程和报告流程进行;合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要结合企业的业务活动和法律环境进行。从内部控制设计的角度来讲,这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主要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职能的分配和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程序。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要确保识别出所有的相关风险并进行有效的评估。

3.控制环境及控制活动的评估与完善。首先是控制环境的评估与完善。结合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从企业层面控制的角度评估控制环境的适当性,并结合评估结果完善控制环境。控制环境要确保提供充分、有效的企业层面控制。其次是控制活动的评估与完善。控制活动不是单独的,而是与业务流程融合在一起的。控制活动的评估首先是对业务流程的评估和优化。即在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中嵌入恰当的控制活动才会是有效的。应结合优化后的业务流程评估控制活动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