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07-05李冬艳孙亚君
李冬艳 孙亚君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增加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主要通过选取反映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的投入、产出、环境和绩效四个二级指标,建立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吉林省2015年创新驱动能力进行评价。以此分析吉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吉林省的特点提出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 创新驱动能力 指标 因素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将落脚点放在重大科学技术上,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等。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以及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强调要提高整体研发水平,增强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力。在国家的计划指引下,我国的各个省市都在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创新驱动能力。但是各个不同的地区在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因此其创新驱动的影响因素也将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吉林省与我国其他省份的各级指标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吉林省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方面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实际提出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的对策建议,为吉林省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实现转型提供参考。
一、创新驱动的含义及意义
(一)创新驱动的含义
熊彼特是最早提出“创新”理念的学者,但是较早提出创新驱动说法的应该是波特。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曾经指出,创新驱动是国家和地区必经的发展阶段。之后洪银兴、刘志彪、张来武等人也曾经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观点,普遍认为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都将失去其原有的优势,创新驱动因是针对模仿和学习驱动而言的新的发展方式,才是实现创新型经济的主要武器。
经济要增长,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带来的效益来实现,其增长方式也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用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因此创新驱动指的是利用其个人的创造力、技术和天赋来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可以创造潜在财富,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动,是以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推动资源实现最有效合理配置的一种方式。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必须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支持与引领作用,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促进我国能够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二)创新驱动的意义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增长的动力源泉在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从经济学角度说.驱动要素分别为土地、劳动力、资本。然而要素投入“量”的多少本身起到的作用毕竟有限,因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成为“质”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压力提升,作为常规项目的土地和劳动起到的作用渐渐为资本和科技所取代。科技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也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的关键。经济要发展,就要全面调动各个要素,不断促进制度、科技、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完善与创新。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创新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解决经济的问题与矛盾、增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大战略关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也成为目前各省市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优势与促进科技创新的战略措施。
吉林省在經济发展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够推动吉林省科技创新成果商业价值的转化,也能促进一个产业的优化,还能够促进产、学、研的配合以及合作积极性的提高,为吉林省各个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助力。但从目前的发展状态看,吉林省与我国先进省市相比,创新驱动能力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各种的制约因素的存在,致使目前的创新驱动战略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的不适应、不协调。
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对全国30个省市(由于西藏地区部分数据缺失,因此没有纳入选取范围)进行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找出吉林省创新驱动能力所处水平及其与其他省市存在的差距,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分析国内先进省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吉林省创新驱动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
二、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借鉴众多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以省域创新驱动能力指数为一级指标,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为二级指标,并在二级指标下选取19个三级指标,具体如表l所示。
三、评价模型及运作步骤
本文采用熵值法作为评价模型。墒值法在信息论中经常被用来作为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在度量不确定信息过程中,对于某项指标,其值变化程度与该指标权重呈正比,与信息墒值呈反比。其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二)吉林省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2015年吉林省的创新综合能力在全国30个省市中排名第22位,属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这四项二级指标的排名分别为第22位、第24位、第23位和第18位,均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结果堪忧。
1.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制约创新驱动能力提高。从结果看,创新投入指标和排名前面的北京、广东、江苏等的差距极大。在影响创新投入的各个指标中研发机构数量排名和R&D人员全时当量分别为第17位和第19位,在众多能够影响吉林省创新驱动能力的指标中,属于中等水平。研发内部支出整体排名第20位,每人每年投入不足0.02万元,相距江苏省、广东省的每人每年约0.23万元的水平甚远。而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21%,占主营业务支出比重23%,相较于北京、上海的水平也极低,同时更是低于同处东三省的辽宁省和黑龙江省。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束缚创新产出量提高。吉林省排名第24位,非常落后。说明吉林省在创新产出方面与其他省市差距更大。在创新产出各项指标中,科技论文数量总和排名相对较为理想,为第14位,明显看出吉林省高校教职员工表现出来的研发张力。发明专利申请受权数的增长率排在第24位,可见,吉林省尽管科技论文数量排名靠前,但是在成果转化方面效果不佳,这和高校教师理论专长优势明显,实践能力欠缺相关。技术市场交易金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数表现同样不佳,排名为第23位。足以看出企业的自主研发观念落后,整体研发能力也有待提高。当然校企结合也是存在的问题。吉林省在创新产出效率方面有待提高。
3.创新型人才短缺影响创新环境改善。创新环境指标整体排名全国第23位,各项二级指标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排名属于中等水平,为第13位。教育支出排名24位,六岁以上的每十万人口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数所占比例排在全国第23位,说明吉林省尽管公共预算投入比较大,但是为教育投入部分明显不足。而且人口教育程度明显较低。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中,吉林省高技术企业数排名略微靠后,但是高技术企业利润总额排名13位,比较靠前。说明其还具有比较强的发展能力。
4.产业结构不合理抑制创新绩效水平提高。2015年,广东、江苏、山东省的GDP排名列前三位,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排名第22位。人居GDP为每年51851.55元人民币,排名第12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排名第27位,尽管没有垫底,但是与先进省市相比存在着的差距比较悬殊,这表明吉林省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政府存在过度发展工业和农业,轻视第三产业的观念与行为倾向。另外就是能吉林省的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每万元GDP的工业污水排放量达到了9.024吨,处于全国第7位,每亿元GDP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93.29吨,处于全国第18位。因此吉林省急需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另外一定注意污染的治理方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才是正道。
五、吉林省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的對策建议
(一)增加创新投入
增加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是提高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政府应该站在战略性的高度看待增加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将建立稳定的创新资金投入增长机制纳入到体制上来,建立健全全社会资金投入体系,招商引资,积极吸纳各种投资主体,认真对待每一笔创新资金投入。深化资金管理改革,建立资金运行监督机制,从而在更大可能上提高资金投入利用比率。
(二)推动自主创新
创新驱动能力的提高的根本在于自主创新。产业中技术水平含量决定着一个产业发展的全体,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技术本身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程度。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等,学者、政府、企业都义不容辞地成为创新的主体。而企业的管理者更是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企业家应该担负着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本身,同时也担负着大学知识创新成果的实践,并将两大创新系统成果兼容起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因此政府的保障性措施应该出台,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对各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进行引导和扶持,坚持市场化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应努力完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强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当然自主创业也与创新投入水平的高低存在着一定关系。科技投入,特别是R&D投入对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再次强调,增加创新投入,以保障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
各项创新活动开展的核心主体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吉林省的创新驱动能力与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制度创新,人才都是关键性因素。吉林省政府应该做到:加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在GDP的占比,从而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体制,确保资金投入落到实处。同时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工程,利用激励措施引入人才,留住人才,从而增加R&D人员全时当量。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氛围。事实证明,只有—个区域能够培养、吸引并对人才具有凝聚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领导权和主动权。
(四)调整产业结构
吉林省应该加大扶持服务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提高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同时应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并加以政策扶持,提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产业中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契机,建立合理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管,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加以治理,提高再生性资源的重复利用效率,积极推动经济的循环发展,倡导节约资源、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