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专体育教师生存现状与专业成长
2017-07-05吴维明
摘 要:中专体育教師生存状况直接决定教师队伍质量,通过对中专学校体育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本文通过对部分地区中专体育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中专体育教师的生存状况,并提出专业成长建议。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师;生存现状;专业成长
中专体育教师素质是决定中专体育教学素质的关键,对中专体育教师生存状态和专业成长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中专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对中专体育教师生存状态和专业成长进行分析能够更娇有效地进行体育师资力量建设,为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1中专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
1.1年龄结构
通过对某区中专院校体育教师进行调研得知,在138名教师中,不同年龄段教师占比如下表1所示。
通过实体调研,发现目前中专体育教师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老教师数量较少,年龄结构明显不合理,造成中专学校体育教师这种年龄结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专体育教师地位较低,收入较少,存在被歧视现象,工作量比较大,并且不受领导重视,造成一些教师“骑驴找马”,趁机另谋职业,教师队伍流动性比较大;
体育教师的劳动负荷比较高,一些身体素质比较低的教师难以适应超负荷工作,造成学校在进行聘用的时候比较喜爱年轻教师;
由于体育教学中条件比较辛苦,女教师从事体育教学需要付出更多地努力,更加辛苦,造成大量女教师改行,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失调,增加了体育教学难度。
1.2学历和年龄结构
由表2可知,在138人中,本科学历有91人,占比65.9%,其中40岁以下有77人,占比55.8%,这些教师中主要都是最近几年参加工作的,41~50岁的有13人,占比9.4%,其中大部分教师是通过继续教育获得非体育专业本科学历,51岁以上有3人,主要是因为工作调动才从事体育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此区体育教师中有近1/3教师没有达到《教师法》中规定的学历要求,特别是一些非体育专业的教师,特别缺少体育基本素养。
1.3运动专业项目结构
由表3可知,球类和田径专业教师占比较多,其他专业教师较少,一些专业甚至没有专业教师。武术等专业的体育教师没有,这种情况难以真正贯彻教学大纲,学生难以储备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体育教学的落后在成课余活动难以很好落实。体育教师在进行培养时专业性比较强,“一专多能”教师较少,造成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专业适合的教师。
1.4体育教师工作量
由表5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工作状况,担任体育教学的专职教师有90人(占比65.2%),每周授课一般在16节左右;兼职教师人数44人(占比31.9%),人均授课在12节左右,课余训练者42人(占比30.4%),这些课余训练者在6∶10~7∶20、16∶30~18∶00进行训练,加班比较多,节假日还会有带队比赛。此外还有83人兼职校内裁判,58人兼职社会工作,承担团委、工会、班主任等职务。由此可见,根据《教师法》的相关规定,体育教师超负荷工作情况比较严重,年长的体育教师难以承受超负荷的劳动,这是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调查结果可知,体育教师渴望得到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广大教师也有待进一步通过进修来提高自身素质,否则将会出现“疲劳战”,必然会降低教学质量。
2中专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建议
根据统计资料可知中部分地区中专体育教师现状不合理,长远来看非常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来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更好地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中专学校体育教学,认真落实《教育法》相关规定,尊重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物质待遇、职称评定和进修,同其他科目教师一视同仁,稳定体育教师队伍。
要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逐渐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完善体育教师素质。定期组织进修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
吴维明(1966.12—),男,云南楚雄,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在楚雄技师学院从事体育教学。